吳曉英,吳修英,張輝琴,余天貴
(1.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重慶 402160;2.重慶市永川區婦幼保健院,重慶 402160;3.重慶市永川區人民醫院,重慶 402160)
消毒供應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是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門,負責醫院各科室所有可復用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滅菌與無菌物品供應。根據國家消毒供應相關規范以及二、三級等級醫院評審要求,大、中型醫院CSSD 得到了快速發展,其消毒供應質量得到了保障。但我國基層醫療機構的消毒供應發展不平衡,還有較多地區的基層醫療機構的消毒供應工作與國家規范要求差距甚遠。部分基層醫療機構未設置供應室或供應室不達標,其器具清洗、消毒、包裝、滅菌質量不符合規范要求,硬件投入和軟件建設嚴重不足[1-2],潛在的醫院感染風險令人擔憂,迫切需要規范基層醫療機構消毒供應工作。我國《消毒供應中心第1 部分:管理規范》鼓勵符合要求并有條件的醫院CSSD 為附近醫療機構提供消毒供應服務[3]。本研究依托重慶市永川區現有醫院CSSD 資源,為附近基層醫療機構可復用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提供集中管理服務,探索解決基層醫療機構消毒供應管理不規范的可行方案,為基層醫療機構感染防控提供參考。
研究對象為重慶市永川區8 家具有執業資質的醫院,其中建設有CSSD 的二級醫院1 家、基層醫療機構7 家。該醫院CSSD 于2019 年經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驗收通過,使用面積約500m2,軟件、硬件設備設施齊全,人員配備、流程布局合理,平均每天承擔約40 臺手術的器械清洗消毒量,最大工作量可承擔80-100 臺手術的器械清洗消毒量,具備接收10 余家手術量為1-6 臺/日的基層醫院的器械清洗消毒的能力。7 家基層醫療機構供應室區域分區與操作流程不合理,清洗基本設備設施配置不完全,防護設施差,診療手術器械包品種多,配置未統一,器械銹斑嚴重,光潔度、亮度差,無菌物品存放不規范,各種監測缺乏,濕包現象嚴重。
實施醫院CSSD 資源共享工作模式,由重慶市永川區1 所建有CSSD 的二級醫院為7 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集中消毒供應管理服務。CSSD 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簽訂委托消毒供應服務協議,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做好各環節任務落實和責任劃分。共同討論制定標準器械包目錄,便于交接、追溯。進行成本核算,制定收費標準,洗消費用每季度結算一次。醫院CSSD根據國家相關規范結合本區域實際,制定無菌物品使用管理制度、轉運制度、查對制度、消毒隔離制度、物品器械管理制度、應急器械管理制度、無菌物品質量缺陷應急預案、物品交接流程等。醫院CSSD 建立規范的收發窗口,每天固定時間段接收和發放基層醫療機構診療器械包等,避開CSSD 醫院自身診療手術器械包回收、發放高峰時段。設專人負責器械、物品的交接、清點及登記。
在實施醫院CSSD 資源共享工作模式前、后,隨機抽取7家基層醫療機構采用壓力蒸汽滅菌的棉布包裝滅菌器械包50個,評價消毒供應工作質量,同時調查基層醫療機構半年消毒供應直接支出。評價指標:(1)清洗質量合格率:從50 個滅菌包內抽取血管鉗、管腔器械共210 件,通過目測法、帶光源放大鏡觀察法、杰力試紙法檢測器械清洗質量,器械清潔光亮及蛋白殘留檢測陰性,判定為清洗質量合格,反之為不合格。 (2)包裝質量合格率:滅菌包包裝閉合完好、滅菌包無超大超重、使用專用膠帶封包、包布無破損與污漬,判定為包裝質量合格,反之為不合格。(3)滅菌質量規范監測執行率:落實壓力蒸汽滅菌的物理監測、化學監測、生物監測,規范開展3 種監測判定為執行,未開展監測或監測不標準判定為未執行。 (4)化學監測合格率與濕包率:滅菌包包內化學指示卡、包外化學指示膠帶的顏色和形態變化合格,判斷為化學監測合格,反之為不合格;包內或包外存在潮濕、水珠等現象的滅菌包判斷為濕包。(5)半年消毒供應直接支出:實施前直接支出包括耗材、器械損耗補充、水電費用,實施后直接支出包括消毒費、器械損耗補充、運送車油費。
應用Excel 2007 工作表進行數據匯總,采用 SPSS 23.0 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或Fisher 確切概率法,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施醫院CSSD 資源共享工作模式前,基層醫療機構診療器械目測有污漬、銹跡,和(或)杰力試紙檢測殘留蛋白陽性較多,器械清洗質量合格率為47.62%(100/210);實施該模式后,基層醫療機構器械的器械無污漬、銹漬、光潔度好,清洗質量合格率為99.05%(208/210),實施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42.013,P=0.000 )。
實施醫院CSSD 資源共享工作模式前,基層醫療機構滅菌包包布破損多,且多未使用封包膠帶,包裝質量合格率為42.00%(21/50);實施該模式后,滅菌包包布清潔無破損,使用封包膠帶封包等,包裝質量合格率達100%(50/50),實施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40.845,P=0.000 )。
實施醫院CSSD 資源共享工作模式前,基層醫療機構壓力蒸汽滅菌監測無物理監測記錄,未開展生物監測,僅開展了化學監測,且有少數包內未放化學指示卡,規范監測執行率為0;實施該模式后,CSSD 規范開展物理、化學、生物監測,規范監測執行率為100.00%(50/50),實施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0.00,P<0.05 )。
實行醫院CSSD 資源共享工作模式后,基層醫療機構壓力蒸汽滅菌包化學監測合格率由84.00%(42/50)提升至100%(50/50),濕包率由26.00%(13/50)下降至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
7 家基層醫療機構實施醫院CSSD 資源共享工作模式后半年消毒供應直接支出較實施前增加251-6767 元,見表1。

表1 基層醫療機構實施醫院CSSD 資源共享工作模式前后半年消毒供應直接支出比較 (元,%)
基層醫療機構消毒設施的建設與管理水平不如二、三級醫院,且相關從業人員在使用消毒設施設備及檢測滅菌效果方面存在缺陷[4-5],其消毒供應管理現狀與國家CSSD3 個行業標準要求嚴重脫節,管理人員不重視消毒供應質量,導致消毒供應環境差、管理差、清洗滅菌設備落后的狀況一直未得到改善[6]。本研究依托區域內現有醫院CSSD 資源,實現基層醫療機構復用診療器械、器具、物品的集中消毒供應管理,其清洗、包裝、滅菌等消毒供應工作質量控制指標均有明顯改善。實施該模式前,基層醫療機構缺乏器械清洗、保養、包裝、監測所需的基本設備設施,器械清洗質量合格率(47.62%)、包裝質量合格率(42.00%)低,濕包率高(26.00%),清潔是滅菌的基礎,器械清洗質量不合格可能會導致滅菌失敗,包裝材料陳舊破損、濕包不能保障包內物品的無菌性,特別是缺乏滅菌質量監測的有效手段,致使基層醫療機構復用診療器械、器具有較嚴重的安全隱患。實施該模式后,基層醫療機構復用診療器械、器具均交由二級醫院CSSD 集中清洗、消毒滅菌,CSSD 按照國家標準規范開展清洗、包裝、消毒滅菌及相關監測,診療器械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實行醫院CSSD 資源共享模式后,基層醫療機構消毒供應直接費用較實施前有所增加,根據醫院規模大小,半年費用增長251-6767 元。分析原因為:實施該模式前基層醫療機構在器械洗消與監測方面不規范,許多基礎耗材未使用,故費用支出相對較少,交CSSD 規范洗消后,器械清洗、包裝、監測均按國家規范執行,其成本勢必增加。基層醫療機構單獨建設符合規范要求的CSSD 需要100-200 萬元,對其而言是不小的負擔,而實施該模式,基層醫療機構無需大量的額外投入,既可規范消毒供應管理,還可節約本院消毒供應相關的人力、物力、空間。而且,發生醫院感染不僅損害患者健康,明顯增加患者住院費用和住院時間,還會給醫療可持續發展帶來沉重負擔[7],遠遠高于因規范消毒供應管理而增加的費用。總體來說,基層醫療機構依托本區域內現有醫院CSSD 落實集中消毒供應管理能夠獲得明顯效益。
綜上所述,實施醫院CSSD 資源共享工作模式,不僅能快速解決基層醫療機構消毒供應不規范問題,還能節約醫療資源,具有見效快、投資小的優點,符合我國國情,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