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在京通過視頻方式舉辦山東海陽核能供暖二期工程投產暨“暖核”科普活動啟動儀式。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余兵出席儀式并講話。
余兵指出,各有關方面要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能源保供和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決策部署,積極安全有序推進核能供暖工作;狠抓安全管理和工程質量,確保核能供暖安全穩定運行;做好科普宣傳和公眾溝通,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進一步推動核能供暖事業發展。
山東海陽核能供暖一期工程于2019年投運,二期工程2020年7月啟動建設,2021年11月9日投入試運行,供暖面積達450萬平方米,覆蓋海陽全城區,惠及20萬居民,海陽成為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實現了居民、企業、政府、生態多方共贏,具有良好的示范推廣意義。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省東營市勝利油田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加強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的決策部署,推動落實國家能源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的工作要求,近日,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任京東率隊赴天津市、山東省東營市對海洋油氣增儲上產、油氣科技創新、頁巖油加快發展及油氣綠色低碳開發等開展現場調研督導。
北京時間11月10日9時,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企業能源合作論壇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方式召開。本次論壇是能源行業落實2021年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成果的重要行動。論壇以“深化清潔能源合作,推動能源綠色發展”為主題。中國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任京東、浙江省常務副省長陳金彪、塞爾維亞副總理兼礦業與能源部長佐拉娜·米哈伊洛維奇、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事務特別代表霍玉珍、斯洛伐克駐華大使杜尚·貝拉等通過視頻方式出席論壇并致辭。
任京東在致辭中指出,能源合作是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合作成果不斷顯現。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積極推動能源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和廣闊的合作前景。他建議,雙方深化清潔能源領域溝通交流,推動清潔能源務實項目合作,加強清潔能源關鍵技術的創新協作,共同推動清潔能源合作走深走實,為全球綠色低碳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本次論壇由中國國家能源局主辦,寧波市人民政府和中國-中東歐國家能源項目對話與合作中心承辦。論壇期間,《中國-中東歐企業深化清潔能源合作寧波宣言》發布,由中國-中東歐能源項目對話與合作中心編制的《中國-中東歐清潔能源合作白皮書》發布。
調研督導組深入中國海油集團渤海油田秦皇島32-6智能油田中控室,了解海洋油氣科技創新進展及智能化建設情況,要求企業更加注重科技創新,全力突破海洋油氣勘探開發關鍵技術;在勝利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頁巖油及二氧化碳驅油埋存實驗室、樊頁平1頁巖油先導試驗井、高89-樊142區塊百萬噸級CCUS示范區、萊113區塊現場,了解勝利油田原油增產穩產、頁巖油勘探開發進展、清潔低碳開發情況,要求中國石化集團加大勘探開發投入,做好頁巖油技術攻關及先導試驗,節能降耗減碳打造綠色油氣企業,全力抓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近日,中拉新能源合作論壇在京召開。論壇以“深化中拉新能源合作,攜手共促能源綠色發展”為主題。中國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任京東出席論壇并致辭,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哥倫比亞、古巴、烏拉圭能源主管部門負責人參會并發言。
任京東在致辭中指出,能源合作是中拉務實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近年來,中國和拉美國家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和新能源開發利用,新能源合作成為中拉能源合作的新亮點和新動能。拉美國家新能源資源豐富,許多國家將大力發展新能源視為促進經濟復蘇的重要手段。中國在新能源領域擁有全產業鏈優勢和豐富的項目實施經驗,雙方合作互補優勢突出,潛力巨大。他建議,后續合作中要深化各國政策溝通協調,推動關鍵技術創新協作,加強綠色金融服務支撐,務實推動合作項目落地,助力中拉各國共同實現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中外嘉賓在發言中一致認為,中拉能源合作前景廣闊,對中拉在可再生能源、氫能、新型儲能、智慧能源等關鍵技術領域的合作充滿期待,應進一步增進了解,凝聚共識,推動更多新能源務實合作,攜手應對氣候挑戰,共同實現可持續發展。
本次論壇聚焦新能源領域合作,旨在高質量推動中拉新能源合作走深走實,實現綠色發展,為中拉新能源合作貢獻智慧與解決方案。論壇重點圍繞中拉新能源合作機遇、前沿技術、投融資政策、營商環境等方面進行全面探討,展示了中拉新能源合作的典型項目。中拉各方43家企業、行業協會、金融機構聯合發布了《中拉新能源合作企業聯合倡議》。
11月8日,國家能源局召開四季度網上新聞發布會,發布前三季度能源形勢、可再生能源并網運行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冬春兩季是能源消費高峰,煤炭需求還將在目前較高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眹夷茉淳中侣劙l言人在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統籌增產保供和安全環保,緊盯煤炭生產,積極協調穩產增產過程中的突出問題,有效增加煤炭生產能力,確保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確保能源安全保供,確保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10月份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
10月份,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全社會用電量持續增長,達到660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1%,較2019年同期增長14.0%,兩年平均增長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8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7%;第二產業用電量451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2%;第三產業用電量11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3%;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8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1%。
9月份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全國能源保供穩價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隨著冬季到來,用電高峰期、冬季供暖期、水電枯水期三期疊加,保供穩價形勢更加嚴峻。電力行業尤其是中央企業,要主動扛起保供責任,堅決打贏今冬明春電力保供攻堅戰。
在提質增效中安全保供。由于煤炭價格屢創新高,很多煤電企業陷入困境,部分長期虧損、高負債企業面臨風險。今冬明春電力保供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各級責任主體要發揮好煤電在能源轉型中的兜底保障作用,統籌好發展與安全、節能和保供、當前與長遠等關系。要牢牢抓住當前電煤價格波動下行的趨勢,科學控制電煤采購節奏和步調,用好用足國家相關政策,最大限度減少虧損。要高度重視當前高強度保供以及煤質變化等非常規因素對設備健康、安全生產、環保達標的影響,強化設備治理,繼續做好深度調峰、配煤摻燒和經濟運行等工作。
在深入挖潛中穩健前行。相關部門正在按照國務院要求,認真落實緩解煤電企業經營困難的財稅金融措施,切實保障購煤、付款等合理融資需求。企業要牢固樹立“一切成本皆可控”思想,嚴格現金流管控,大力增收節支,加快資金周轉,確保資金安全。
在電價調整中搶抓機遇。國家能源局正在合理疏導燃煤發電成本,督促各地組織好電力市場化交易,盡快將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政策落實到位,按照要求放開市場準入和擴大市場交易價格浮動范圍。煤電企業要繼續發揚“三千精神”,主動作為、危中尋機,利用好價格的指揮棒作用,共同促進電價改革政策平穩實施。
煤電企業要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在大戰大考中繼續肩負能源保供“主力軍”的使命,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以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新成效更好踐行“兩個維護”,確保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確保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大唐洛陽首陽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魏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