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投通遼熱電公司黨委書記李俊士
2021年,國家電投通遼熱電公司黨委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體要求,持續深化“1314+N”黨建創新體系,全面建設“紅色暖流”黨建品牌,積極打造黨建堅強堡壘,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發展等中心工作下苦功夫、花大力氣,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為該公司實現轉型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證。
通遼熱電公司1958年建廠,擁有63年悠久歷史。現有6臺在役機組,總裝機容量84兆瓦,供熱外網由3條直供網、3條高溫網主干線和304座換熱站構成,供熱上網面積達到2521萬平方米,是國家電投集團內蒙古公司旗下唯一一家網源合一的熱電聯產企業。
立足新發展階段,面對實現“雙碳”目標的新形勢、新任務,通遼熱電公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集團公司、內蒙古公司各項決策部署,將黨建工作深刻融入公司安全生產、經營管理、轉型發展、供熱服務等各項工作中,以特色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2020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雙碳”目標。之后,國家電投集團提出到2023年實現碳達峰目標。這都深刻影響著通遼熱電公司的轉型發展方向。公司黨委認真貫徹“兩個一以貫之”要求,堅持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統一,圍繞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職責,以黨建引領企業發展。
思想引領凝聚發展共識。通遼熱電公司及時利用黨委會會前學習和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等機會加強學習,今年以來,組織理論中心組學習5次、黨委讀書班3次、黨委會會前學習9次,詳細學習《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計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等文件精神,圍繞上級最新要求部署,充分領悟能源改革發展的重大現實意義,認真分析研判形勢,確定了“穩定熱源、發展熱網、推進智慧+綜合產業”的發展思路,同時不斷強化并指導實踐,制定具體措施,確定了企業的“十四五”發展方向,切實以思想引領凝聚了企業發展共識。
組織引領完善黨建體系。圍繞“穩定熱源、發展熱網、推進智慧+綜合產業”企業發展思路,持續深化“1314+N”黨建創新體系,積極打造黨建堅強堡壘。“1”是聚焦全力推動“穩定熱源、發展熱網、推進智慧+綜合產業”轉型發展思路落地,努力建設“雙一流”黨建品牌。“3”是創新實踐黨委“擎旗”工程、支部“筑壘”工程、黨員“鑄魂”工程三大工程。“1”是打造一個黨建品牌。以黨委“紅色暖流”品牌建設規劃為中心,以熱源、熱網、機關三個層面10個基層黨支部為x、y、z軸線,結合各黨支部業務職責特點、性質,分領域、分層次、分步驟開展黨支部品牌建設活動,構建三維立體黨建品牌建設支撐框架。“4”就是強化方向引領、動力引擎、氛圍營造、穩定保障四項職能,保障企業的和諧穩定和持續健康發展。
品牌引領打造供熱文化。通遼熱電公司黨委通過創建“紅色暖流”黨建品牌,激活黨建工作效能,6月20日,全面建設完成“紅色暖流”黨建廣場;7月6日,召開“紅色暖流”黨建品牌發布會;9月底,印發“紅色暖流”黨建品牌建設五年規劃方案,同步設計了“紅色暖流”黨建品牌標志,并組織黨員線上參與投票,集思廣益,選出最具人氣的黨建品牌標志。同時,通遼熱電公司黨委將“暖流”文化確定為企業文化。文化內涵為“六個到位”,即:開栓供熱及時到位,首問負責落實到位,業務流程高效到位,為民服務貼心到位,行為用語規范到位,故障搶修快捷到位。全力打造“紅色暖流”黨建品牌,聯合供熱黨支部擴大“暖流”供熱服務隊輻射范圍,供熱一黨支部打造“暖流先鋒”黨建品牌,供熱二黨支部打造“暖流家園”黨建品牌,供熱三黨支部打造“暖流創效”黨建品牌。以一個個“暖流支部”和“暖流先鋒”為枝干,以“抓好一批過硬支部、培育一批先進典型、擦亮一批文明服務窗口”等內容為抓手,涌現出了“暖流先鋒隊”等先進集體和一批愛崗敬業、見義勇為供熱標兵,成為通遼熱電公司在當地的一張“流動名片”。
2021年年初以來,通遼熱電公司黨委將基層十個黨支部劃分為三個黨建聯盟,以172核心模式推進“黨建聯盟”結對共建,進一步提升基層黨建工作,助力轉型發展。“1”是指建立一套標準管理體系,該公司黨委將結對共建工作納入“4+3+2+N”黨支部月度考核體系,即4項任務類指標、3項激勵類指標、2項約束類二級指標,N項具體工作任務;“7”是指聯盟之間聯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慶祝建黨百年專項活動、黨支部品牌建設、黨性錘煉、優秀主題黨日、座談交流、共建成果論文”7項活動;“2”是指實現“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和促進企業轉型發展”兩個目標。
“組織聯建”提升黨建“內動力”。按照“業務相近、人數相當”原則,將10個黨支部以熱源、熱網、機關進行劃分,聯合成三個黨建聯盟。各聯盟將學習資料、活動方案等分散資源整合,聯合成立黨員先鋒突擊隊,對通遼熱電公司重點、難點工作進行集中攻關。以熱網側三個支部聯合成立的“暖流黨建聯盟”為例,在熱費清欠行動中,聯盟隊員通過電話催繳、上門催繳、法律催繳等手段回收歷史陳欠熱費331萬元,作出了突出貢獻。
“經驗聯學”提升黨建“滲透力”。建立以“輪值負責機制、議事決策機制、定期活動機制、持續改進機制”為抓手的管理制度,聯盟成員黨支部聯合開展“三會一課”,定期開展座談交流。通遼熱電公司黨建部以“聽、看、查、訪、問”相結合的方式,深入各聯盟成員黨支部,梳理共建中存在的問題,形成月度黨建考核成績單,促使聯盟工作落地生根。9月中旬,在2021年內蒙古公司黨支部“三級登高”考評中,供熱營銷黨支部、發電黨支部、供熱二黨支部獲評內蒙古公司標準化紅旗黨支部,燃料黨支部、檢修黨支部、機關三黨支部、熱網調度中心黨支部獲評標準化示范黨支部,超額完成172黨建結對共建中制定的兩個目標。
“社企聯合”提升黨建“影響力”。2020年9月,通遼熱電公司供熱側黨支部與通遼市施介街道聯合開展黨日活動,成立了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及通遼市首支供熱黨員先鋒服務隊“暖流”。供熱期間,“暖流”隊員們定期開展“訪民問暖”黨日活動,協助用戶沖洗管道1170次,解決了用戶提出的4754個問題,收到用戶送來的18面感謝錦旗,充分發揮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各黨支部相繼與河西街道黨支部、明仁小學黨支部、東方明珠社區、新街社區、地王花園物業、煤炭運銷公司機關黨支部等共同開展了多次主題黨日活動,參觀紅色紀念館,開展黨史知識答題,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開展了黨員“百+活動”(百名黨員走進百個小區、百名黨員服務萬家用戶),有效促進了企業與街道、學校、社區、物業、兄弟單位之間的交流。
全員比武,激發職工活力。全員覆蓋“建平臺”。通遼熱電公司第四屆職工技能運動會于8月13日啟動,重點圍繞著公司“穩定熱源、發展熱網、推進智慧+綜合產業”的發展思路,集中高標準舉辦了發電運行、熱源熱網檢修、安全知識、公文寫作等15個項目的技能競賽活動,其中年齡最大的參賽選手58歲,最小的21歲,35歲以下參賽青工占84%,機關部室人員參賽率達70%,參賽職工累計達986人次,涌現出38支優勝團隊和65名優秀個人。技能技術競賽活動首次實現了全員覆蓋,充分調動和激發了廣大職工“比學趕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了“策劃、實施、參與、提升”的良性循環,達到了凝聚人心的良好作用。
關注輿情,強化宣傳活力。通遼熱電公司黨委堅持把黨建工作融入生產經營主戰場,用供熱故事點燃安全生產紅色引擎,構建了“三維六制”宣傳工作格局。橫向維度上,是新聞宣傳+意識形態。聚焦生產經營中的急難險重任務和典型人、典型事,引導干部職工大興勞動之風、實干之風、擔當之風。縱向維度上,是新聞宣傳+供熱輿情。建立健全供熱輿情信訪穩定制度,采取“日報告”的形式,各黨支部發揮輿情管理“第一道防火墻”“第一個知情人”的作用。內外維度上,是新聞宣傳+企業形象。與政府、媒體等社會各界互動,積極構建“朋友圈”。關注熱用戶需求,利用官微等全媒體平臺,為熱用戶解疑答惑。“六制”是構建大宣傳工作體系的機制探索,整合、統籌、規范“三維”資源,做好宣傳工作。
黨建引領風帆勁,擎旗奮進闊步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通遼熱電公司以城市供熱為根基,大力發展綠色供熱事業,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以轉型發展為動力,充分發揚開拓創新精神,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首家戶用屋頂光伏項目于2021年8月10日成功并網發電,與三家企業簽訂了光伏項目并購框架協議,正與四家企業洽談合作意向;與市交投公司簽訂了綠電交通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建設老城區充電樁、充電站;規劃灰場、廠區分布式光伏項目,降低廠用電率;同時作為項目具體實施牽頭單位,加強政企合作,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合作開發科爾沁區、開魯縣綜合智慧能源市場。在實施綠色供熱轉型發展建設進程中,通遼熱電公司呈現出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