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孫衛東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的工作和戰斗力。圍繞推進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國有企業要在新時代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和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解決國有企業黨的建設重大問題為導向,堅持黨的建設服務企業生產經營、改革發展中心任務,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優勢、競爭優勢,不斷提升國有企業黨的建設質量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第三條明確規定,國有企業黨組織應堅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工作成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扎實推進黨的建設和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是落實“兩個一以貫之”要求,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的需要;是發揮國有企業黨的政治優勢,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需要;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凝心聚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解決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的需要,對于推動基層企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進入新時代,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是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建設是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章》《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等,為推進黨的建設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國營工業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暫行條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等重要文件精神,是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和現代企業制度相結合的有效歷史經驗。建立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黨建工作體制,落實完善與公司治理結構相適應的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機制完成了黨的建設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頂層設計。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的工作和戰斗力,為黨的建設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明確了目標任務。
加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實現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是加強國有企業黨建的必然要求,是推動國有企業深化改革、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在現實中,國有企業如何真正將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如何將黨建優勢轉化為生產經營優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黨建、經營“兩張皮”的現象還未完全消除。其主要表現在:
一是黨的領導沒能有效嵌入公司治理結構。有的單位議事流程不清晰,對黨委會前置研究事項把握不準,大事議不透,小事議不完。
二是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融合缺少載體和抓手。有的單位黨組織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缺乏有機融合和滲透,存在“兩張皮”現象。
三是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組織力不強。有的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活力不夠、主題黨日黨性鍛煉不足,沒有結合實際情況設計活動載體,黨組織缺乏應有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四是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充分。有的黨員黨性不強、工作缺乏熱情和積極性、沒有為職工群眾作出榜樣和示范。
1.在公司治理層面。一是在體制方面。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確保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二是在機制方面。完善黨組織議事規則,明確黨組織研究討論是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重大經營管理事項必須經黨組織研究討論后,再由董事會或經理層作出決定。三是在制度方面。把黨組織的職責權限、機構設置等寫入公司章程,納入企業管理,明確黨組織在企業中的權責和工作方式,以及與其他治理主體的關系,使黨組織成為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
2.在企業管理層面。一是在落實責任方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明確黨組織主體責任和黨委書記第一責任人職責,抓好發展“第一要務”,干好黨建“最大政績”,實現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同頻共振、相互促進。二是在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人才隊伍方面。堅持黨管干部原則,貫徹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20字”要求,選拔任用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干部。三是在企業管理總體布局方面。堅持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實現目標同向、決策同源、責任同擔,把推動改革發展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并用改革發展成果來檢驗黨建工作成效。
3.在價值創造層面。一是創造經濟價值方面。抓住全力提質增效、提升經濟價值的根本任務,提高價值管理水平和價值創造能力,使黨組織活動在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實踐中真正體現黨組織活動和工作的價值所在。二是在創造社會價值方面。履行央企責任,主動擔當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落實扶貧責任,深化定點扶貧,鞏固脫貧成果。堅持綠色發展,大力推進生態環保長效機制建設,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任務。三是在創造人文價值方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大力開展職工思想教育,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激發干部職工愛黨愛國愛企愛崗的熱情。
4.在改革創新層面。一是在創新意識方面。加大企業創新力度,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意義,持續在加強黨的領導、培育創新文化、完善創新機制、培育創新人才等方面下功夫,更好激發創新活力。二是在創新文化方面。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市場創新、機制創新和文化創新中的重要作用,為企業增強新動能。三是在創新氛圍方面。把創新發展擺到更加重要位置,為職工萬眾創新搭建平臺、創造條件。完善以價值、業績、能力為導向創新機制,激發職工創新熱情。
1.在提升政治領導力層面。一是落實“兩個維護”。以黨章為根本依據,不斷完善保障“兩個維護”的制度機制,嚴格執行黨內法規,加強對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情況的督促檢查,完善督查問責機制。二是發揮黨委領導作用。把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作用與董事會“戰略管理、科學決策、防控風險”有機統一,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始終保持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三是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開展經常性政治體檢,推動黨員、干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開展常態化專項整治,切實將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2.在提升思想引領力層面。一是強化理論武裝。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推動學習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真正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真信篤行。二是強化學以致用。堅持新發展理念,自覺置身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準確研判趨勢,聚焦主責主業,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三是強化輿論導向。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加強對意識形態工作的全面領導,建好管好用好主陣地,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導權話語權。
3.在提升組織執行力層面。一是持續加強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茖W合理設置黨組織,推動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持續深化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推進基層黨組織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加強黨員教育培訓,努力建設高質量黨員隊伍。聚焦工作重點,引導黨員創先爭優、攻堅克難。二是持續加強干部職工隊伍建設。加強領導班子建設,著力培養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千方百計調動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強化干部職工擔當意識,促進各項工作質量提升。三是持續強化工作作風建設。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把黨務干部從繁雜事務中釋放出來,加強調查研究,深入基層群眾,掌握基層黨建工作動態,把握特點和規律,解決困擾基層黨建工作難題。
4.在提升群眾號召力層面。一是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密切聯系群眾,主動向群眾學習,切實增進對基層的認識與了解,帶頭解決實際問題;堅持和完善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到基層調研等制度,進一步密切黨群關系、干群關系。二是堅持文化凝聚。推動企業文化深植于心靈、融匯于戰略、體現于制度、外化于行動,引導干部職工樹立遠大理想,牢記使命擔當,自強不息、艱苦奮斗,追求卓越、勇創一流,努力實現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三是堅持協同發力。認真貫徹落實“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方針,發揮群團工作橋梁作用,切實保障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開展勞動競賽和技能大賽、職工和青年創新創效活動,大力提升職工技能水平。積極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推進企業與職工共同成長。
國有企業黨的建設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是一個長期的課題,需要不斷與時俱進,要通過搭建協同互動、一體推進的“融合式”黨建引領體系,為堅定履行國有企業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提供了可靠保證,并持續加強黨組織自身建設,主動融入、深度融合,不斷拓寬融合的廣度、深度、效度,真正把國企黨建的政治優勢轉化為經營發展優勢,使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軟實力”成為企業發展的“硬支撐”,為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政治和組織保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