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慧穎
(榮成市圖書館,山東 榮成 264300)
公共圖書館的職責在于促進讀者展開主動閱讀,讓讀者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未成年人,閱讀學習是他們的主要學習任務。如今教育界倡導教師要引導未成年人展開課外閱讀,公共圖書館也應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打造適合未成年人展開廣泛閱讀的學習場所,讓未成年人能夠在全民閱讀的背景下走進圖書館,增強自身的閱讀意識,提升自身閱讀能力。為此,公共圖書館應將未成年閱讀推廣工作提上議程,并落實到圖書館業務活動中。
閱讀推廣一般是公共圖書館為了特定的閱讀服務目標而組織的業務活動,這項工作能夠幫助公共圖書館發揮自己的閱讀服務功能,為讀者提供優質的閱讀服務。以未成年人為主要對象的閱讀推廣工作是當前公共圖書館重點開展的工作內容,也是公共圖書館必須開展的閱讀推廣工作。
首先,未成年閱讀推廣工作可以幫助公共圖書館建立穩定的未成年人讀者群體,便于公共圖書館開展一系列的為未成年人服務的閱讀活動[1]。如今青少年閱讀素養水平低的問題越來越明顯,公共圖書館必然要肩負起提升青少年閱讀水平、培養青少年良好閱讀素養的重要使命,推進未成年閱讀推廣工作的健康開展。
其次,未成年閱讀推廣工作可以幫助公共圖書館將自己的閱讀資源、服務優勢都充分地展示在未成年讀者的面前,使其知曉公共圖書館的多種閱讀服務信息,讓未成年讀者在培養自己的廣泛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時,主動走進公共圖書館,對公共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這可提高公共圖書館的到館率。
最后,公共圖書館開展未成年閱讀推廣工作,能夠讓更多的社會公民公平地獲取圖書館閱讀服務信息,推動更多的人主動參與到公共圖書館展開廣泛的閱讀,在潛移默化中可以培養讀者的終身閱讀意識。而未成年人的終身閱讀意識比較薄弱,更需要公共圖書館加強未成年閱讀推廣工作,讓未成年人認識到終身閱讀的重要性,主動堅持展開長期閱讀,朝著終身閱讀的方向不斷前進。
目前公共圖書館在推進未成年閱讀推廣工作時,面臨一些影響這項工作實效的問題:
一方面是公共圖書館沒有做好必要的閱讀引導工作,導致未成年人沒能從閱讀推廣服務中尋找到符合自己閱讀需求的信息,也就削弱了未成年閱讀推廣工作激發未成年人閱讀興趣的作用。公共圖書館應認識到未成年人之間的差異性,了解不同未成年人群體的閱讀需求,創設合適的閱讀環境,針對性地優化未成年人閱讀推廣工作方法,讓未成年人讀者能夠在這一閱讀推廣服務中獲取自己需要的閱讀信息[2]。
另一方面是未成年閱讀推廣工作的活動內容不夠豐富,不能持續不斷地激活未成年人閱讀推廣工作的發展活力,不僅會降低館員的工作積極性,還削弱未成年人閱讀推廣工作對讀者的吸引力,亟待公共圖書館樹立創新意識,不斷增強未成年閱讀推廣工作的創新發展活力,讓這項閱讀推廣工作的讀者服務效果更加理想。
公共圖書館應發揮未成年人閱讀推廣的政策優勢、經驗優勢和資源優勢,科學合理地解決這兩大問題。
不同年齡段的未成年人會產生不同的閱讀需求,因為他們的閱讀面、閱讀興趣、閱讀心理、閱讀感悟等等,都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公共圖書館應把握好未成年人的多元閱讀需求,對相應的讀者群體開展合適的閱讀引導工作[3]。首先,0—6歲的未成年人偏向閱讀趣味的兒童文學作品。這類書籍一般具有圖文結合的特點,能夠在未成年人識字量少、容易受色彩鮮艷的圖片吸引的情況下,培養他們廣泛的閱讀興趣。公共圖書館可建立“低幼閱覽區”,讓低齡兒童在這一閱讀區域接受館員的閱讀引導服務。比如館員可引導低齡兒童了解公共圖書館的兒童繪本館藏資源及相關閱讀服務信息,讓低齡兒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點,主動選擇公共圖書館的繪本書籍,展開廣泛的繪本閱讀。
其次,7—12歲的未成年人屬于學齡兒童,他們的閱讀面比低齡兒童更加寬闊,閱讀需求也有所變化。公共圖書館可建立“小學閱覽區”,與各小學合作,了解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需求,然后為其提供相適應的閱讀資源和閱讀服務。比如,語文教材建議小學生在課外時間積極地閱讀《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走進《稻草人》的世界,了解更多的中國神話故事,公共圖書館則可根據學齡兒童的閱讀學習需求,為其引入相關的館藏資源,在閱讀推廣工作中運用這些館藏資源來吸引未成年人讀者的注意,讓未成年人讀者立足自己的學習需求,主動走進公共圖書館,了解相關的閱讀信息,利用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展開與課堂學習同步的課外閱讀學習。
最后,13—17歲的未成年人處于青春期的發展階段,他們的閱讀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有的未成年讀者希望閱讀一些能夠解答青春期疑惑問題的書籍,如《少年維特的煩惱》《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等;有的未成年讀者希望閱讀一些符合自己情感情懷的書籍,如《麥田里的守望者》《追風箏的人》等;還有的未成年讀者想要閱讀符合自己課余興趣的書籍,如《科學人文藝術》《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等。公共圖書館可建立“青少年閱覽區”,館員可為正處于青春期的未成年讀者提供針對性的閱讀引導服務,讓未成年讀者可以快速找到符合自己閱讀興趣的書籍信息。
在互聯網環境下,公共圖書館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優化未成年人閱讀推廣服務,如開辟網絡化的推廣渠道、豐富網絡推廣媒介形式,讓未成年人通過先進的網絡渠道,隨時隨地了解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服務信息,也使其獲得更全面的閱讀推廣服務信息。例如,公共圖書館可將互聯網技術與手機通信技術結合,利用手機APP來開展未成年閱讀推廣工作,讓未成年人可以隨時打開手機APP,便捷地獲取其中的閱讀信息。
公共圖書館可先借助微信這一手機軟件來加強未成年人閱讀推廣工作,讓未成年人可以通過微信媒介,快速便捷地獲取閱讀推廣的宣傳信息[4]。公共圖書館在建立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閱讀推廣工作機制之后,具體可以為讀者提供“好書推薦”“新書通報”“館藏查詢”“資源動態”“國學經典”“知識視界”等不同的讀者服務。公共圖書館還可借助微信與未成年讀者群體展開線上互動,如“投票”“抽獎”等互動活動,這有利于激發未成年人參與閱讀推廣活動的積極性。
在微信軟件中,有“微信書籍條形碼掃描小程序”。未成年人可進入這一小程序中,通過掃描書籍條碼服務,獲取公共圖書館的圖書資源信息。而且通過書架APP,未成年人均可在線整理自己的藏書,生成個人的線上書庫,讓未成年人收藏自己想要閱讀的書籍信息,在瀏覽線上書庫時,可以隨時知道自己閱讀了哪些書籍,還可以明確地看到哪些自己想要閱讀卻還沒閱讀的書籍信息。公共圖書館也可自主制作線上圖書館客戶端,讓未成年人下載這個客戶端后,隨時打開相關APP軟件,了解公共圖書館實時更新的圖書信息。公共圖書館在開展未成年人閱讀推廣工作時,可借助這樣的手機APP來提高推廣工作質量。
公共圖書館應該不斷豐富實踐性的閱讀推廣活動,迎合未成年人的興趣特點,并且滿足未成年人的心理需要,讓整個未成年人閱讀推廣工作充滿活力[5]。例如,對于低齡兒童,公共圖書館可組織各種親子活動,如“我給孩子講故事”“孩子主動講故事”的親子活動。家長可在公共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時,帶著孩子坐在親子閱讀區,參與各種形式的親子閱讀活動。對于學齡兒童,公共圖書館可組織“圖書進校園”的閱讀推廣活動,在校園里給他們贈送圖書,對他們進行閱讀指導,或者讓館員圍繞閱讀推廣主題,與學齡兒童展開益智游戲,使其對公共圖書館的藏書產生閱讀欲望,也讓學齡兒童在課外閱讀學習中擁有更多樣的閱讀選擇。
對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公共圖書館可呼吁他們主動參與公益性的圖書推廣活動。即青少年可以與館員組成一個小組,共同制作宣傳手冊,并向未成年人發放宣傳手冊,對青少年的課外閱讀給予合理的指導。青少年也可與館員一起到貧困山區捐贈圖書,或者向鄉鎮地區的未成年人宣傳公共圖書館的書籍信息,在鄉鎮地區掀起青少年的閱讀熱潮,營造濃郁的閱讀氛圍,使其更多地關注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信息。
綜上可知,公共圖書館應高度重視開展以未成年人為服務對象的閱讀推廣工作,讓廣大未成年讀者樂于從公共圖書館獲取自己需要的書籍信息,進而主動走進公共圖書館,去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這充分發揮了公共圖書館促進讀者讀書、培養讀者良好閱讀習慣的讀者服務職能,有利于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未成年人閱讀服務質量,同時也可保障公共圖書館的整體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