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純
(蘇州市吳韻少年藝術團,江蘇 蘇州 215000)
舞蹈編導就是舞蹈藝術的核心,舞蹈編導參悟舞蹈編創、舞蹈設計以及到舞臺進行表演的整個環節,并且在舞蹈作品當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正是因為在舞蹈藝術里舞蹈編導占據重要位置,所以舞蹈編導的綜合能力對于舞蹈作品的質量有著一定的影響,而其中最為關鍵的影響就是創造性思維能力。
舞蹈編導與別的舞蹈工作都有著緊密聯系,但是在專業素養要求方面有一定的差異性。舞蹈編導對比舞蹈表演專業來看,后者更加重視培養舞蹈素質能力,加強規范肢體動作和舞蹈動作。而舞蹈編導對于肢體動作和舞蹈動作的要求比較低,更加注重舞蹈設計和舞蹈編創環境的創造性和創新性。所以在對舞蹈編導進行培養專業素養的過程中,對比舞蹈基礎素養,更加重要的是培養其創造性思維能力,也可以說是培養舞蹈編導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1]。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現代文藝事業也在不斷發展,舞蹈也成了人民群眾日常文化精神。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要求舞蹈編導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由于市場不斷變化需求,我國不斷深入推進改革教育,舞蹈編導培養專業素養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培養其創造思維能力,在目前專業培養舞蹈編導方案當中占據核心地位。不但有利于提升學生深入理解知識能力,有利于推動學生綜合素養發展,而且還有利于學生形成創新能力,從而適應現代市場變化過程中對舞蹈編導專業提出的新要求。
要讓舞蹈表演藝術性和審美性互相結合,原本就需要一定的空間,才能夠更好地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并且營造藝術氣氛。因此,舞蹈編導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把握空間能力。而根據實際教學成果來說,對于舞蹈編導培養空間藝術能力明顯存在很多問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舞蹈編導在把握空間和把握結構上有一定的問題。
舞蹈編導最主要的發展能力之一就是機型能力,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藝術創新能力、藝術洞察能力以及藝術表現能力。但是目前各個高校在定制舞蹈編導的培養教育方案過程中,大多數都重視培養其基礎舞蹈素質以及舞蹈編創能力。這種培養模式,雖然能夠讓舞蹈編導建立其具有系統性的舞蹈能力,但是非常容易出現思維定式,阻礙了學生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2]。
目前在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在很大程度上都忽略了培養想象力。在實際教學工作過程中,教師通常都使用標準化的教學模式,這非常有可能阻礙了培養學生想象力,同時阻礙了學生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
藝術來自生活,可以說不管是什么藝術的靈感創作都來自生活。舞蹈是一種藝術形式,也是表達生活的高度,想要有效進行表達生活,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舞蹈編導具有藝術體驗和生活體驗。這樣才能夠有效實現藝術和生活之間的融合。但是目前大多數的編導舞蹈教學,都呈現出體驗教學方面非??瞻祝瑢W生眼中缺乏生活體驗,從而也缺少創作靈感來源,這樣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
1.1 自由空間法。自由空間方式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給予學生選擇空間的權利。能夠提供給學生空間環境,讓學生在空間里面進行編排舞蹈動作。這個方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在編排舞蹈的過程中,不需要要求學生完成某個目標。這就給予學生很大的選擇權利,學生可以把生活中的動作進行相結合編排,也可以加入專業舞蹈動作。只要空間環境和編排動作相協調,那么就是成功有效的編排[3]。
1.2 27角度動作開發訓練法。27角度動作訓練方式就是結合自身身體周邊27個角度進行開發和訓練相關動作,這種方式能夠有利于學生在很大程度上加強認知和感受自身空間和周邊空間。當然不能夠隨便制定27個角度空間,要按照身體四維空間的不同角度來進行確定,在確定角度之后,學生要通過腳趾和手指等不同的身體部位來觸碰不同角度之間的連接線或者這些角度。利用這種訓練方式,有效加強學生正確認識自身形態和自身運動空間,有利于提高舞蹈編導的創造思維能力。
1.3 畫圖模擬動作訓練法。在進行舞蹈編導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選擇這種方式開展教學。教師提供一張白紙給學生,讓學生在白紙上畫立體圖形,并且要求畫出的圖形一定要是不同三維空間圖形。在完成繪畫之后,學生可以連接這些圖形,并且在完成之后交給教師。教師再繪圖進行打亂隨機發給學生,讓學生按照拿到的繪圖,用舞蹈的方式在空間環境中起舞。這種訓練方式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創造性和個性化,不但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感受,還能夠帶領學生在觀眾角度來對舞蹈動作怎樣表現立體空間進行思考。
在進行舞蹈編導的教學過程中,選材環節是最可以展現出舞蹈編導創造思維。選材的良好不但能夠呈現出學生審美水平能力以及舞蹈素養能力,還能夠決定最終舞蹈作品的質量。想要高質量選取素材,就要要求學生要在體驗日常生活過程中善于選擇和提煉,用舞蹈的方式展現出自身的情感。為了能夠讓舞蹈編導進行更好的創新,要求舞蹈編導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細微食物,深入挖掘出事物的價值和特點,再利用舞蹈思維進行審視,再對其進行思考轉化創作舞蹈的可能性。最后結合自己實際情況,辨別是否能夠利用舞蹈方式方面地詮釋出來,以及觀眾是否能夠接受展現出的舞蹈動作。而在這樣的選材過程中也能夠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舞蹈編導在培養即興能力的過程中,不但能夠有效鍛煉自身的思維活躍性,還能夠加強自身進行舞蹈編創和設計藝術的有效融合。還更好地呈現出情感展示性,更好地實現表達情感。因此,在舞蹈編導的課程當中要更加重視培養即興舞蹈方面,這樣能夠有利于促進舞蹈編導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進行音樂播放,讓學生深入感受,再讓學生按照相對應的音樂進行設計舞蹈和編創舞蹈;可以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事物進行選擇,比如棉花糖、水、落葉、相框以及椅子等,學生在進行即興設計和即興編創的過程中要進行思考事物的狀態;可以利用情緒的變化來培養學生即興狀態,利用開心、生氣、悲傷以及快樂等不同情緒再加上動作的輔助來加強思維能力的協調性;可以利用復合型肢體、多關節活動、單一肢體、關節活動以及運動軌跡等進行訓練動作即興等。這樣能夠有效推進舞蹈編導發展自身創造思維能力,從而能夠滿足培養舞蹈編導核心素質的實際需求。
對比舞蹈表演專業的學生來說,舞蹈編導在編創舞蹈或者設計舞蹈方面更加注重設計整體舞蹈和整體編排舞蹈。因此,要加強舞蹈編導進行提高自身整體思維能力以及把握空間能力,從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空間思維能力。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劃分為舞臺空間、人體正負空間以及三度空間,利用群舞、三人舞、雙人舞以及單人舞的創作進行完成訓練。不僅如此,可以讓學生進行擺動造型,再讓別的學生在不能接觸的情況下進行穿梭空間舞蹈,這樣就能夠直接地接觸到空間,并且能夠自主地感受空間并且把空間表現出來,讓自身所設計的舞蹈能夠和空間進行有效的融合。這樣,能夠最大化地鍛煉舞蹈編導把握整體能力以及把握空間能力,有利于其進行空間發展,從而有效建立其創造思維能力。
舞蹈是一個歷史非常久遠的藝術方式,并且藝術發展源泉就是生活。創作舞蹈藝術的源泉靈感就是生活,大多數的作品體現出的就是非常普遍的日常生活現狀,創作的主題或者靈感就是事件。因此,就必須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體驗能力。教師要在課堂教學時加強引導,讓學生主動去體會社會生活、感受自然環境以及感受音樂。從而能夠提升學生的體驗藝術能力以及體驗生活能力。不僅如此,教師要積極進行組織學生觀看話劇視頻,同時要求學生進行分析揣摩話劇當中的人物心理變化、不斷變化的人物特點以及不斷變化的人物形象,再以其為基本原型進行舞蹈設計。這樣就能夠進行培養舞蹈編導的體驗能力,能夠讓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加入具有生活的藝術,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創造思維能力的發展。
想象力是創造思維當中最重要的核心之一,想象力思維方式的培養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要站在“形”和“意”的角度上進行推敲思考,從而才能夠獲得優秀素材。舞蹈編導想要有效實現創造思維能力,那么就要全方面落實想象力的培養。在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時,重視想象力的培養,不斷開發學生的想象力。例如,可以帶領學生欣賞影視作品、音樂作品、文學作品、美術作品和雕塑作品等,讓學生體會其中的藝術性和表現藝術的方式,從而逐漸讓學生把這些藝術作品當中的表現方式引入到舞蹈藝術當中。這樣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學生提升自身想象力,有助于有效實現培養創造思維能力的效果。
綜上所述,舞蹈編導培養創造思維能力是尤其重要的,但是站在客觀角度上看確實需要一個過程。而在這個過程當中不但是舞蹈編導提升自身能力,也是教師進行不斷探索的過程。其中也包括潛在方式和具體方式,有明顯的作用也有隱藏的作用。因此,培養舞蹈編導的創造思維能力,要從各個方面著手,重視不同環節的不同培養方式,利用科學的培養方式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按照不同學生相對應創造性思維的特點,為學生奠定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