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璠 陳維銘
在《華氏中藏經》中首次對五皮飲進行了記載,其中提出“治男子婦人脾胃停滯,頭面四肢悉腫;心腹脹滿,上氣促急,胸膈煩悶,痰涎上壅,飲食不下,行步氣奔,狀如水病:生姜皮、桑白皮、陳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五皮飲主要藥物組成中包含生姜皮、茯苓皮、陳皮、桑白皮以及大腹皮等,主要治療一身悉腫、腹部脹滿、上氣喘急、小便不利及妊娠水腫等屬于脾虛濕盛的皮水病癥,而利水消腫為其主要功效[1]。水腫病因病機主要責之于肺、脾、腎三臟,肺主宣肅,為水之上源,肺失宣發,津液不循常道,上凌心肺,則上氣喘急,肺肅降失司,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則小便不利;脾主運化,濕邪困脾,健運失職,水液運化失常,飲停氣滯,則腹部脹滿;腎主津液,腎陽不足,陰寒凝聚,津液代謝失常,泛溢肌膚,則面目四肢浮腫。在五皮飲組方中,陳皮理氣健脾,茯苓皮具有良好的利水、滲濕與健脾功效,生姜皮具有辛散水飲的功效,桑白皮可以肅降肺氣、通調水道,大腹皮可以理氣、除濕[2]。五藥配伍,共同發揮利水消腫、健脾祛濕之功效。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五皮飲逐漸拓展應用于臨床各科,對疾病的控制與治療能夠產生重要影響。筆者回顧2003年以來國內部分相關文獻,并作一綜述,對五皮飲臨床拓展應用研究概況進行歸納,以饗讀者。
1.1 骨傷科疾病宋朝華[3]選擇68例脛腓骨骨折術后肢體腫脹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4例和分析組34例,在對照組的治療中應用甘露醇,分析組采用五皮飲聯合甘露醇的治療方法,并結合具體病情增減藥物。檢查中2組術前、術后3 d肢體腫脹程度未見較大差別(P>0.05);在術后7 d、10 d,分析組肢體腫脹程度數值均少于對照組,2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 d、術后5 d、術后7 d的消腫情況分析組更優(P<0.05)。在脛腓骨骨折術后將五皮飲加減聯合甘露醇應用于臨床治療中對于術后發生的肢體腫脹可以發揮較好的治療效果。胡建波[4]對60例下肢骨折術后發生肢體腫脹的患者進行分組,其中常規組與干預組病例數量均為30例,常規組患者給予靜滴甘露醇的治療方法,而在干預組中應用加味桃紅四物湯合五皮飲。研究結果顯示:在術后第3天,干預組的疼痛評分有所降低,術后的肢體腫脹消失,且消失時間較短,指標優于常規組(P<0.05),干預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與常規組相比明顯提高。俞益火等[5]在治療組應用五皮飲加減方(由生姜皮、桑白皮、陳橘皮、大腹皮、茯苓皮、桃仁、丹參、川牛膝、當歸組成),給藥方法為口服,預防跟骨骨折術后切口并發癥,對照組采用靜脈滴注甘露醇250 ml,每日1次,連續用7 d。觀察發現治療組在腫脹度、切口并發癥發生率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徐濤等[6]按隨機數字表法將120例克雷氏(Colles)骨折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口服加味五皮飲(組方為生姜皮、桑白皮、橘皮、大腹皮、茯苓皮、桑枝、桂枝),對照組靜脈滴注甘露醇。結果顯示:第5天和第7天后觀察組療效優勢明顯,加味五皮飲的應用可以更好地控制克雷氏骨折患者的腫脹癥狀,且治療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臨床可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合理選擇應用。丁楠等[7]將60例膝骨性關節炎患者納入研究,在對患者實施膝關節鏡手術后進行分組,其中觀察組30例,對照組30例,在觀察組中采用口服五皮飲的治療方法,對照組中采用西藥甘露醇靜脈滴注。研究發現在腫脹度與主動屈曲度2個方面,觀察組的情況優于對照組,服用五皮飲可以讓膝關節鏡手術后患者的腫脹問題得以解決,并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秦方杰等[8]對60例因半月板損傷需要施行手術治療的患者進行觀察,其中對照組與治療組均為30例,2組患者均在關節鏡下施行半月板的局部切除術,術后對照組采用七葉皂苷鈉靜脈滴注治療,治療組同時采用加味五皮飲(茯苓皮10 g,大腹皮10 g,生姜皮10 g,陳皮10 g,桑白皮10 g,當歸10 g,黃芪10 g,白術10 g,紅花8 g,牛膝8 g)口服治療。在手術后的第1天、第3天、第5天與第7天對2組的疼痛評分進行比較,分析2組膝關節的腫脹值,同時對比膝關節的主動屈曲度,并在術后的第7天進行臨床效果評估。結果顯示:治療組的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為93.10%,治療組有效率稍高于對照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在給予加味五皮飲治療后患者的疼痛感獲得減輕。
1.2 內科疾病郭黎娜等[9]對100例患者進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診斷為肝硬化腹水,其中50例為中醫組,50例為西醫組,在西醫組治療中應用常規方法,而在中醫組治療中增加防己黃芪湯合五皮飲加味(黃芪60 g,黨參15 g,茯苓皮10 g,白術15 g,桑白皮10 g,鱉甲10 g,防己15 g,大腹皮10 g,澤蘭10 g,陳皮10 g,甘草10 g)。臨床觀察發現在中醫組中有37例顯效(74.0%);9例有效(18.0%);4例無效(8.0%),臨床治療總體有效率為92.0%;在西醫組中有22例顯效(44.0%);17例有效(34.0%);11例無效(22.0%),臨床治療總體有效率為78.0%,中醫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高于西醫組(P<0.05),2組治療前后腹圍、體質量、癥狀積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唐廣明等[10]對肝硬化頑固性腹水患者在給予內科綜合治療和奧曲肽皮下注射治療基礎上聯合五皮飲進行加減治療,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提高,2個月后腹水復發率明顯降低,奧曲肽聯合五皮飲加減治療肝硬化頑固性腹水療效顯著,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趙東茹[11]選取4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診斷為糖尿病腎病且出現水腫,根據臨床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24例觀察組與24例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口服托拉塞米片進行治療,在觀察組中增加五苓散合五皮飲加減進行治療。在經過24 h的治療后,觀察組的尿量有所增加,水腫癥狀得以減輕,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李紅宇[12]在研究中對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觀察,其中對照組采用西醫治療方法,治療組增加加味五皮飲中藥湯劑口服,療程為2個星期。對比治療效果發現在觀察組中12例顯效,13例有效,3例無效,臨床治療顯效率為89.29%;對照組中7例顯效, 9例有效, 6例無效,臨床治療顯效率為72.13%,2組比較,觀察組的水腫消退更加徹底(P<0.05)。姜宏偉等[13]將實脾散合五皮飲應用于肺心病心衰頑固性水腫患者的治療中,治療后對2組進行對比,治療組與對照組的有效率分別為83%與74%;對各項檢測指標進行統計學分析可以發現,治療組的效果優于對照組(P<0.01或P<0.05)。張立等[14]觀察80例脾虛氣滯型癌性腹水患者,其中對照組采取順鉑腹腔熱灌注的治療方法,在觀察組中采用加味五皮飲聯合華蟾素腹腔熱灌注的治療方法,療程為4周。通過對比,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卡氏(KPS)評分也得以提升,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均P<0.05),而在觀察組中,其T淋巴細胞亞群如CD4+、CD4+/CD8+含量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而CD8+含量低于對照組(P<0.05),在觀察組中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潘連生等[15]將五皮飲加重組人白介素-11(rhIL-11)應用于腫瘤放化療后患者的血小板(PLT)降低治療中,研究結果顯示該方法對于腫瘤患者放化療后出現的血小板降低不良反應來說效果顯著,可以讓患者的血小板計數得以提升,且水鈉潴留得以改善。何寧一[16]將順鉑80 mg與氯化鈉100 ml應用于惡性腫瘤并發胸腔積液患者胸腔灌注治療中,而治療組加用五皮飲,結果發現治療組的療效優于對照組。黃潔等[17]選擇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患者80例,均給予常規治療,在常規治療后對照組采取常規康復訓練,治療組采用加味五皮飲冷熱交替浸泡手聯合常規康復訓練,連續治療4個星期,治療組總有效率達到87.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7.5%,治療組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前后治療組的簡易運動功能(FMA)評分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閆良[18]采用逍遙散合五皮飲加減治療特發性水腫患者30例,對照組為30例,且給予常規的西藥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與對照組的治愈率分別為66.67%與36.67%,而治療組與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是90%與66.67%,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郭慧麗[19]將真武湯聯合五皮飲加減應用于脾腎陽虛型的水腫治療中,發現其治療有效率超過96.0%。
1.3 婦產科疾病馬嫻等[20]選取輕中度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患者30例,采取五皮飲加減的治療方法,觀察患者的胸悶狀況與腹脹情況,對24 h之內的液體出入量進行比較,結果18例顯效,11例有效,1例無效,臨床顯效率為60.00%,總有效率達到96.67%。趙芳[21]觀察發現應用加味五皮飲治療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OHSS)可減少患者的盆腔積液量,改善卵巢過度刺激征癥狀,較好預防體外受精-胚胎移植過程中發生卵巢過度刺激征傾向,并能有效提高移植周期的妊娠率。蘭曉玲[22]對60例在妊娠期出現羊水過多的患者進行研究,治療組在口服吲哚美辛的基礎上加用五皮飲,并引進黃芪方,對照組單純口服吲哚美辛,比較治療前后的羊水指數,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霍彬等[23]將五皮飲加減應用于妊娠期水腫治療中,共納入病例60例,其中42例治愈(70%),15例好轉(25.0%),3例無效(5.0%),總有效率達到95%。
1.4 兒科疾病胡艷[24]將腎病綜合征患兒3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在服用足量激素以及利尿劑2周以上仍然尿少且高度浮腫,加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五皮飲治療,其中6例顯效(20.0%),19例有效(63.3%),5例好轉(16.67%)。覃柳菊[25]通過對脾腎陽虛型腎病綜合征患兒的臨床觀察發現真武湯合五皮飲加減聯合激素治療可減少患兒24 h尿蛋白,升高患兒血漿白蛋白,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3%,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5 肛腸科疾病王秀珍[26]觀察8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在肛腸疾病手術后出現尿潴留,在對照組中采取肌內注射新斯的明的治療方法,而在觀察組中增加五苓散聯合五皮飲加減的綜合治療,通過研究發現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第1次排尿時間得以縮短,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巫國勝等[27]發現應用五苓散合五皮飲加減(茯苓20 g,白術15 g,桂枝10 g,桑白皮12 g,澤瀉10 g,大腹皮10 g,烏藥10 g,香附10 g,陳皮10 g,車前子6 g,甘草6 g)治療肛腸病術后尿潴留患者,可明顯改善患者的尿頻、尿短、下腹脹悶痛癥狀,增加每次排尿量,延長排尿間隔時間直至恢復正常排尿,消除尿潴留癥狀。
陳瑾等[28]通過觀察加味五皮飲對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模型大鼠雌二醇(E2)、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和囊性纖維化跨膜轉導調節器(CFTR)的影響,發現將加味五皮飲應用于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模型大鼠治療中可以降低大鼠外周血E2含量,并使模型大鼠卵巢組織內部的VEGF蛋白與CFTR蛋白表達能力降低。
綜上所述,五皮飲是中醫傳統經典方劑,組方精煉,配伍考究,組方所用藥材彰顯簡、便、驗、廉的中醫特色,臨床辨證加減應用,多獲良效。五皮飲還適合中西醫聯合用藥,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臨床應用具有較好的安全性。但目前關于五皮飲的作用機制研究文獻報道較少,且缺乏多中心、大樣本的臨床試驗數據,其臨床應用價值仍有待于進一步研究與探索。隨著五皮飲在方劑組成及藥理作用方面的研究不斷深入,未來該方在臨床疾病治療中將展現更為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