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 琴 宋 菲
(青島市圖書館,山東 青島 266034)
“閱讀可以開闊視野,拓寬社會意識,創造良好的價值觀”,通過閱讀書籍可以獲得大量經驗,修養自身文筆,提高文化水平。閱讀可以幫助人們樹立自信和正確的價值觀,閱讀可以讓我們與智者一起學習過去和現在,與文人墨客一起探討古今擴大知識面。
我國文化和經濟的全球化發展非常迅速,國際交流協作十分緊密。我國人口基數較為龐大、村莊人口占比也大、教育設施與水平欠缺,這都構成了文化的“屏障效應”,所以與西方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差距。閱讀的普及能夠有效提高農村人口的閱讀水平,提高農村的文化科學教育水平,從而解決文化弱勢和快速提高民族文化素養。
閱讀還可以為人們創造良好的學習和閱讀環境,拓寬閱讀領域,幫助人們開闊視野,不再將人們禁錮在他們世界的小小一隅。閱讀可以讓人們的信念更加堅定,心胸更加開闊,使人變得更加具有文藝氣息,使得氣質更文雅。因此,應大力推廣閱讀,讓人們減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并保持人們閱讀的良好習慣。
國內公共圖書館擁有量最多的是四川省,共有204家,然而,四川的人口在2017年達到了8302萬,如果按照每萬人擁有的公共圖書館數量計算,也只有0.025。上海和北京的公共圖書館總數分別為24個和23個,但這兩個城市的常住人口(2017年)分別為2418萬和2171萬,也就是說,在北京和上海,平均100萬人才可以被分配到1家公共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分布的密度遠遠滿足不了民眾需求。在農村地區的情況更為嚴重,中國農村地區的公共圖書館幾乎空無一人,對于人口數量較少的農村地區,當地甚至沒有公共圖書館可以借閱圖書或視聽資料。
國內公共圖書館的困境不僅在于分布,藏書數量也遠遠不足,國內公共圖書館藏書總數不到10億。2017年中國總人口超過13.9億,公共圖書館人均藏書量不足1冊(實際為0.7冊)。在中國的31個省級行政區中,很少有省份能達到人均公共圖書館0.7冊。自2017年以來,只有12個省級行政區達標,其中,上海、浙江、北京、天津、江蘇和寧夏這幾個省,每人可以擁有超過1冊公共圖書館藏書的省份。在河南、河北、貴州、安徽、云南、湖南、陜西、四川、山西和其他省份,每2—3名居民都可以擁有1冊公共圖書館藏書。國內公共圖書館的藏書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1]。
目前,國內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發展極不平衡。2011年,東南沿海地區的許多公共圖書館在完成傳統的文學服務基礎上,開始嘗試將閱讀推廣作為改進服務的出發點。與此同時,中西部地區的許多圖書館因自身生存條件的困難,在閱讀推廣開展方面十分困難。自2011年以來,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政策得以施行,自此以后中西部地區解決了生存問題,并開始進行創新服務。但多年來,嚴重缺乏購書經費的圖書館很難通過國家免費服務來進行閱讀推廣。
建立具備專業知識和組織管理能力的人才隊伍是保證閱讀推廣活動順利進行的基礎性工作。一方面,公共圖書館應擴大閱讀推廣部門的規模,建立相應的機構,確保閱讀推廣工作的制度保障。例如,建立閱讀推廣支持委員會,根據具體工作職責,創建活動策劃、活動推廣、活動實施、活動研究、活動結果分析和反饋等機構。公共圖書館應及時聘請有經驗的員工,充實閱讀推廣隊伍,積極組織館內員工參加相關知識培訓,提高閱讀推廣人員的專業素質[2]。
群眾需求是吸引更多讀者參與閱讀推廣活動的關鍵因素。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前,要充分發揮活動策劃部門的作用,制定詳細的閱讀推廣活動方案,通過問卷調查了解群眾對書籍的需求,根據群眾需要開展相關宣傳活動。如日本的閱讀推廣協會,根據青少年和老年人的不同閱讀需求定期舉辦“兒童閱讀周”“青少年閱讀周”“老年閱讀周”等活動,滿足不同年齡段人們的需求。此外,還有的公共圖書館面向讀者開展簿記活動,鼓勵人們捐獻不需要的書籍,并通過彩票、問答和其他方式提高圖書的回報率[3]。
政府需要加大對公共圖書館建設的支持力度,投入大量資金和高科技人才支持公共圖書館建設,購買大量圖書和圖書館管理設備,推進現代圖書館建設。公共圖書館還要加強與社會團體之間的合作,以團結互助來優化資源配置,避免公共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活動中力不從心的現象,擴大閱讀推廣活動的影響范圍與影響力度。尤其是加強與報紙、電視臺、期刊等媒介的合作,利用社會團體的知名度來擴大閱讀推廣活動的影響力,以社會團體為媒介將閱讀推廣活動的內容傳遞給更多的讀者,充分保證閱讀推廣活動的質量[4]。
在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公共圖書館必須要注意優化發展理念和資源,以順應社會發展的趨勢。首先,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應堅持深度化閱讀的基本原則,在社會迅速發展的背景下,讀者擁有五花八門的閱讀渠道,有些讀者會利用新媒體的閱讀平臺進行閱讀。因此,為了避免用戶在閱讀體驗過程中出現平面閱讀和分散閱讀等負面現象,我們應該實施深度閱讀。其次,公共圖書館的閱讀宣傳應遵守高質量閱讀的基本原則,利用新媒體數字網絡環境下的各種網絡技術,擴大和延伸圖書館的閱讀模式,使更多讀者能夠通過各種渠道進行閱讀[5]。同時,在公共圖書館推廣宣傳閱讀的同時,也要保證各類推廣讀物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品質,避免使各種低俗趣味的讀物推廣到讀者那里。
公共圖書館能夠在新媒體數字網絡環境下順利開展閱讀推廣工作,還需要優化完善各種基礎設施。公共圖書館應該將先進的閱讀設備及圖書館現代化數字技術引入閱讀推廣工作中,讓讀者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為其提供多樣化的個性化定制服務。與此同時,公共圖書館還要為讀者營造人性化的閱讀環境,在完善圖書館內部基礎設施的同時,建設各種具有特色的人性化閱讀空間,使讀者在查找圖書時能夠獲得更加直觀豐富的感官體驗。如針對兒童設置獨具特色的閱讀空間,配備具有互動性的多功能高科技VR設備等充滿活力的閱讀智能設施,營造一種超前的閱讀環境。
為了更好地提升閱讀推廣服務水平,公共圖書館應該充分利用大數據智能應用技術,創建公共圖書館數據資源庫,并實時進行儲存更新,并進一步結合互聯網數字化智能網絡應用技術,為公共圖書館提供各式各樣的閱讀資源。大數據網絡應用技術為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中提供了大量豐富的潛在客戶,且客戶可以避免各種限制,能夠通過各種便利的智能工具與軟件查到相應的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另外,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應積極利用網絡在線運營資源,確認現有資源的性質和當前圖書館各種書目的分類范圍,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人員開支和差錯率,降低公共圖書館的運營成本。
當今社會是一個知識社會,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職能越來越豐富,讀者的閱讀需求也越來越高。然而,由于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一些公共圖書館無法容納也不具備一定實力存儲大多數用戶所需的圖書,導致其無法滿足一些讀者的閱讀需求,讀者也無法獲得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加強移動圖書館建設可以很好地規避這一問題,使讀者獲得更好地閱讀體驗,為廣大讀者搭建一個在線圖書館平臺。公共圖書館可以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實時更新和改進在線圖書館平臺上的閱讀材料,并在網絡上共享圖書館的各種資源。這樣讀者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獲取自己所需的圖書,滿足自己獲取知識和閱讀的需要。
綜上所述,在當前新媒體網絡環境下,閱讀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強。為了順應社會發展的新需要,公共圖書館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改革創新閱讀推廣工作,實現網絡數字化智能服務閱讀和信息大數據化服務,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未來發展空間。并優化閱讀推廣的理念和資源,完善基礎設施,打造特色閱讀空間,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加強移動圖書館建設,通過這些方式進行能被讀者接受、可行性強的閱讀推廣活動,為全民閱讀的持續開展提供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