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靜
(江西高校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在當今社會快速的背景發展下,傳統的出版社生存空間越來越狹窄,所以要使出版社能夠在現在繼續發展下去,就必須走改革創新之道路,擴大出版社的自主經營權,以及在技術方面與現在科技相結合,與此同時與圖書出版息息相關的美術編輯也需要進行轉型。由于出版社的改革,美術編輯工作者也發生了轉變。第一,書籍裝幀設計師與自由設計師以及眾多小型設計工作室的出現,使得出版社擁有多種選擇,并且還可以有風格多變的書籍裝幀設計,于美編工作者而言無疑是無利的。第二,在如今多媒體的沖擊下,改制之后的出版社面對市場的競爭,在出版社內部要求將圖書的裝幀設計達到行業內較高水平,提升書籍裝幀設計的檔次,因此對美術編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出版社企改制其在各個方面不斷改進以迎合市場的需求與挑戰,為出版企業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出版社全方位的改革,使得對美編的要求更加高,也體現出美編在出版社的重要地位。當下社會發展迅速,人們的審美眼光越來越強,在視覺上要求越來越高。圖書裝幀設計更是受到大眾青睞,書籍首先呈現給大家的是封面,一部分人是被書籍標題所吸引,大多數人是被書籍封面所吸引,這也是出版企業在市場上獲得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一個重要手段,能夠為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為其吸引更多的閱讀者。美術編輯能對出版的圖書進行美術設計,并對圖書中的圖片文字進行排版,使圖片內容貼合文字,以便于讀者閱讀,并吸引讀者的注意力,美術編輯存在的意義值得被出版企業所關注。而如今的美編工作者能力能否達到出版企業的要求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所以美編在轉型后的出版企業中具有重大的意義。
在出版業改革的背景下,出版社的改革需要進行自我調整和升級出版的系統,以提高市場經濟環境和其他經濟社會競爭力。使其更與市場發展規律相迎合,出版企業才能夠生產出更多圖書,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獲得市場更多份額。出版企業進行發展的前提是改革自身存在的問題,必須將其優化改革,推動中國出版企業的發展,出版企業工作人員需做好自身的工作,因為這一切都要靠企業內部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和創造。在這種背景下,編輯工作就顯得愈發重要,而其中美術編輯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對其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需要美術編輯在圖書的美術設計過程中符合現代的審美,還能讓美術設計更符合出版社的改革需求。所以美術編輯工作者也要在這場改革中加強自身的素養,與企業一起改革,共同進退。美術編輯能成功的完成轉型,將會進一步提升出版圖書的市場競爭力,促進出版行業的進步與發展。
出版企業、市場、社會科技改革,以及媒體科技的發展,為其提供了轉換美術編輯的可能性。但是我們也有必要研究今天美術編輯開發中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與行業發展有關,在出版行業中,美術編輯應起到與未來直接相關的作用。如今中國文化和創造產業的發展滯后,出版事業本身還處于探究的過程,束縛和布局意識減退,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美術編輯的才能不足是出版改制背景下圖書美編轉型限制約束之處。另外,美術編輯的個人意識和全面的品質也需要改善。很明顯,對美術轉型的制約還存在,并且恐怕會存留一段時間。美術編輯的發展受到很多設計行業的制約,美術編輯屬于文創設計的行業,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文創產業的整體發展水平落后。為了改善這一現狀,制定科學、合理、可操作的產業對策是十分重要的。在文創產業發展的初期階段,文創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都不是很顯著,顯示不出市場的資源配置的作用,在此種背景下,國家對文創產業發展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可有效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促進產業集群的公平競爭與和諧發展[2]。
中國出版的創造性工業園開發規模與聚集程度不夠,所占比例相對較小,出版行業的發展還存在著很大的進步空間,從中國所擁有的產業園數量就能夠得知,北京66有個工業公園,其中之一的是出版創意產業園。這些創意產業園的是為了促進美術編輯工作者能力的存在,但是在中國的創意產業園過于少,所以限制了美編的發展,只有為其提供足夠的發展平臺以及過硬的自身素質,才能使出版社的美編工作者得到應有的發展。
中國的設計起步非常之晚,而書籍裝幀設計歷史也是不夠豐富,早期的書籍裝幀僅限于書籍的外觀包裝,書籍封面設計,精美程度不足,且還具有風格單一、創新型缺乏等不足。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蘊,但國內少數設計師受其他文化的影響,缺乏國風設計理念,不知道如何傳授與發揚中國文化。書籍裝幀設計需要耗費大量的心血與時間,部分設計師為了過分追求經濟利益,減少了對設計作品的打磨與潤色,甚至盲目跟風,缺乏了對于美與創新性的追求,嚴重時甚至發生抄襲現象,以上情況均不利于美術編輯提高自身專業素養,不利于出版行業的進步與發展。CCTV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播出,有些出版社則以《舌尖上的中國》為名出幾部圖書,有不知情的讀者會被誤導,因為這些書有著與電視節目同樣的名字和圖片包裝,這種圖書的出版雖然較為簡單容易,但是不利于出版行業的發展,并且對美術編輯個人素養的提升具有限制作用[3]。
這種不合理的行為大大減少了美術編輯的價值,其信譽也會受到影響,導致出版社的經濟效益大打折扣,市場出現蕭條,于出版社來說是非常不值得的。設計行業還存在著過度包裝的問題,很多產品使用綢緞、木盒等材料,讓這種過度包裝之風在中國風靡,這樣一來使原本的商品價格又提升了很多,這種設計并不符合產品的內涵要求。尤其是作為美編設計,更要注意這點問題,目前美編工作者在設計圖書時也確實存在過度包裝的問題,而圖書是中華文化的傳承、傳播的載體,其更不適合應用過于華麗、奢侈的包裝,很多出版社將圖書作為盈利的手段,追求書籍裝幀所使用的材料必須豪華,如此一來忽略了圖書以高品位著稱的定位,并且這種包裝還會浪費國家資源,更有甚者會造成環境污染,對于作品的宣傳也并無益處,過高的價格只會降低圖書的銷售額度,給予讀者造成經濟上的麻煩。過度包裝在市場上也會擾亂其原有的秩序,對于大眾的審美以及價值觀念并無益處,甚至會將大眾的審美和價值觀引領到錯誤的方向上去。包裝是為了將商品更好地保護起來,好的包裝設計會促進圖書的銷量,給出版社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包裝設計應更加注重外在美與內涵相結合,得到無論在外形上還是其內涵都極佳的作品,引領大眾審美以及價值觀念。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是必不可少的,而在此背景下國家也在大力扶持文創行業。美術編輯產業是一種文化創意類型大的產業,對于提升美術編輯行業的設計水平,將美術編輯行業快速轉型,就需要得到的國家大力扶持。創意產業的開發也需要更多優秀的設計人才,國家也需要從教育行業方面著手,提升美編工作者的自身能力,在大學內開設相關專業,使得美編人員在學校就能夠有更好的發展平臺以及機會,為出版行業提供更為優秀的設計人才,將創意產業園的優勢發揮出來,國家支持創意產業園的發展,將目前擁有的產業園規模將其擴大,國家出臺相應的政策,鼓勵設計行業發展,在各種國內外出版行業交流的平臺中選擇出優秀的設計師,以及評選優秀書籍和優秀書籍的裝幀設計獎,可以將有影響力的出版社和設計師聚集到一起交流溝通設計心得,為設計師和書籍設計師創造良好的溝通環境。同時,促進了中國出版行業的內部和國際交流,大大促進本設計在中國的發展,為美術編輯個人水平的不斷提高提供寶貴的渠道。相關部門可以組織更大的創意產業交流平臺,以確保國內設計師得到更有利的創意,吸取國內外優秀設計師的設計方式以及設計風格,重點突出設計內涵。不僅能開拓美術編輯的事業,提高他們的審美水平,且有利于美術編輯個人素養的提升,促使更多更好創意的產生,不僅有利于圖書美術編輯的轉型,還能有效促進出版行業的發展,能為圖書出版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使其在市場經濟中占據一席之地。
在出版社改制的背景下,對美編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美編工作者完美的完成圖書的美術設計工作,還能讓美術設計更符合現代的審美,更貼合出版改制需求。在這種背景下,就要求美術編輯做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在中國如此深厚文化的背景下,將優秀的中國文化設計到書籍裝幀中去,才是必要的,如此一來既有了創新意識也能夠將中國的優秀文化得以傳播。美編工作者也要打破原有的設計思路、方式,學會創新,綜合以上幾點才能夠使美編在眾多因素的沖擊下得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