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燕
(廣西工業技師學院,廣西 南寧 530031)
社會進步和發展產生了勞動分工,進而產生了職業,工作世界由職業構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職業分類結構為若干大類、中類、小類及職業[1]。而一個職業往往對應多個崗位,這些崗位存在相鄰或相近的關系,也稱崗位群,一個崗位往往包括若干個工作任務,其中一些工作任務涉及的知識和技能要求較高,我們把這些工作任務,稱之為主要工作任務,職業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的職業發展,更好地適應社會、企業和崗位的工作要求,工作過程知識競賽正是為了順應這一要求而開展的活動。
工作過程知識競賽活動是中職學校緊緊圍繞如何做好職業學習、如何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習慣和職業能力而設計的小組學習競賽活動,職業學習的目的就是讓學生事先具備這種崗位適應或崗位創新能力。工作過程知識競賽設計的多項活動,其目的就在于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鍛煉,調動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在活動中提高一般職業能力和專業能力。競賽以小組為單位,由指導教師指導學生查閱《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網絡、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建設資料、部分相關的中文核心期刊論文、企業崗位職責等,搜集本專業崗位的相關資料,完成崗位任務認知文本,包括本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工作崗位、本專業崗位主要工作任務、主要工作任務描述(4—6個主要工作任務,包含任務描述、工作內容、步驟、工具、材料、設備與資料、工作方法以及工作內容等方面)[2]。同時,小組成員獨立制作現場決賽PPT,用于決賽時的現場展示,小組成員要接受評委的現場提問。
完成崗位任務認知文本是工作過程知識競賽的重點和難點環節,現以我院第一屆學生工作過程知識競賽中、由本人指導的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野狼團隊”設計的崗位任務認知文本為例簡要說明。
初始崗位包括汽車美容工、汽車維修學徒工和汽車前臺接待員,發展崗位包括汽車維護工和汽車維修工,新崗位包括新能源汽車維修工。
第一,汽車美容工對應的主要工作任務有汽車拋光、汽車打蠟和汽車貼膜,職業能力要求認識拋光劑和使用拋光機,認識蠟產品,會汽車膜的裁剪,使用烘烤機,會利用汽車保養手冊或維修手冊工作。
第二,汽車維護工對應的主要工作任務有新車檢查(職業能力要求執行安全操作規程、車間管理制度,認識車輛的構造以及部件功能與行駛基本原理,確認新車是否符合汽車交付要求)、汽車發動機維護(職業能力要求認識發動機的構造以及會檢查發動機是否發生故障,會利用汽車保養手冊或維修手冊)、汽車維護(職業能力要求“三濾”的更換以及常規的檢查,利用各種信息來源查閱汽車的維修資料)。
第三,汽車維修工對應的主要工作任務有汽車發動機維修(職業能力要求熟悉發動機的部件以及熟用各種維修工具,利用各種信息來源查閱汽車的維修資料)、汽車電氣維修(職業能力要求熟悉整個車身的電路,利用各種信息來源查閱汽車的維修資料)和汽車底盤維修(職業能力要求熟悉底盤的構造以及線路,利用各種信息來源查閱汽車的維修資料)等。
以汽車維護工對應的主要工作任務“汽車維護”為例簡要說明。
第一,任務描述。根據車輛技術狀況和客戶要求,按照工單和制造廠家的車輛維護手冊規定,確定維護類別和項目,獨立或協同其他人員,在規定的時間內對汽車實施相應的維護項目作業,記錄結果并簽字,將簽字確定表格反饋給相關部門,工作過程中遵循現場管理規范。
第二,工作內容及步驟。一是維修工單的識讀與填寫;二是與維修接待員,車間主管或客戶的溝通及維護項目的確定;三是維護工具,設備,維護所需的汽車運行材料及配件的領用;四是維修資料的借閱,查閱與應用;五是汽車相應維護項目作業與新增項目的確定;六是車輛維護竣工檢驗;七是維護工單的填寫與存檔。
第三,工作方法。一是與前臺人員,車間主管或客戶進行溝通并填寫工單,確定維護項目;二是根據維護項目確定維護所需的工量具和檢測儀器,領取維護所需的材料和配件;三是維修增項按規范對車輛進行維護作業,發現維修增項并及時向前臺或客戶反饋;四是完工后要自檢,并進行互檢,確定車輛運行安全和維護質量;五是為提高工作效率,可采用舉升工位作業法,做好工作計劃并執行。
通過指導學生工作過程知識競賽活動,有助于指導教師梳理并深刻理解本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教師指導學生通過網絡、本專業教學方案、專業建設資料等方式搜集相關專業信息的過程,有助于深入研究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教學標準等,梳理日常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回顧以往教學過程的經驗與不足,更深刻地理解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實質,可以使教師更好地把握今后的課程教學方向和教學方法。
大部分中職學校的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基本上是比較盲目的,他們不了解職業的特點、專業的發展方向以及學習的內容等,主要由家長包辦或跟風其他同學。而工作過程知識競賽則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本專業并提升自身全方位素質的良好機會。
2.1 學生通過參加工作過程知識競賽,提升專業能力,激發學習潛能。參加工作過程競賽需要學生解決四個遞進的問題.一是對所學專業的了解程度;二是對所學專業的職業認知程度;三是對所學專業的職業崗位認知程度;四是對所學專業的職業崗位工作任務的認知程度。思想決定行為的高度,通過初步了解問題、深入思考問題、逐步解決問題的過程,工作過程知識競賽幫助學生了解本專業的特點、崗位的能力要求等問題,學生將進一步明確學習的目標,激發對本專業學習的熱情,對知識技能學習和提高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2 學生通過參加工作過程知識競賽,提升職業能力,增強崗位競爭力。在工作過程知識競賽中,學生需要獨立通過國家職業大典、職業標準、網絡等途徑搜集整理大量的有關信息,并從中篩選出有價值的資料,鍛煉了信息檢索能力、文字組織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比賽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崗位任務認知文本,學生們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如何進行人員分工與內容整合,理解個人與團隊的相輔相成的關系,建立團隊合作的意識,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合作精神、溝通技巧;現場決賽階段,學生要接受專家評委的現場提問,鍛煉邏輯思維能力、應變能力、正確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針對制作決賽PPT的任務,學生需要獨立探究制作方法、制作技巧,力爭提高PPT的制作水平,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繼續學習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通過比賽了解本專業的職業崗位特點后,學生在嚴格執行企業崗位要求或工作制度、服從企業工作安排、安全生產、環保、職業道德等方面的意識也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這是學生通過工作過程知識競賽,積累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崗位技能之后,針對自身條件進行的獨立的自我職業規劃設計,是建立在工作過程知識學習之上的獨立思考與拓展學習,將引導學生思索今后如何在本專業職業崗位領域開拓創新。
我院開展的學生工作過程知識競賽活動,每個系每個專業直接派出一支競賽小組參賽,相對于全體學生而言,參與的學生人數比例不高,大部分學生僅僅充當看客角色,沒有機會深入學習了解工作過程知識……在今后的比賽中,建議每個專業可組成多個參賽小組,同一專業參賽小組可以先在系部進行PK,獲得優勝的小組方可代表本專業參加學校的比賽,在學生中形成積極主動學習、了解本專業工作過程知識的良好氛圍,并努力提高自身職業能力的良好意識。
筆者在指導參賽選手決賽答辯環節時,個別學生因為經受不了比賽訓練壓力、自信心不足等而臨時要求退賽。這些問題反映出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不足。指導老師要熟悉心理健康教育常識,善于觀察、工作細心,耐心給學生做心理疏導工作,指導學生對心理問題進行自我調適和處理,不斷鍛煉學生的抗壓能力,使學生能正確面對競賽壓力,順利完成比賽。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工作過程知識競賽在我院的成功舉辦,為中職學校培養和提升學生職業能力開辟了一條新的發展思路,我們將繼續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這項有意義的競賽活動中來,共同開創職業教育的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