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江
(山東煙臺市奇山醫院,山東 煙臺 264000)
現代社會背景下,人們對于健康的需求更大,為了滿足人們對醫療龐大的需求,疾病診療技術不斷得到發展,相應的各種醫療器械也在不斷創新,其在醫療活動中的價值得到更突出的體現,例如,疾病診斷、治療、體征監護等[1]。醫療器械數量、應用范圍、應用頻率等不斷擴增,使設備管理工作負擔更重,管理問題頻發。醫療器械的管理主要由設備科負責,既往所應用的常規管理經驗在醫療器械多樣化發展、精細化發展下,已經難以滿足管理所需,為了避免器械管理問題耽擱相關醫療活動,造成不良影響,有必要針對設備科的管理工作進行優化[2]。互聯網高速發展下,多數醫院已經開始實施信息化管理,設備科同樣如此,但多數醫院設備科的信息化管理仍有待完善。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勢頭迅猛,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醫院現代化發展要求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各種醫療器械的引進正是體現了這一點。但是既往醫院管理中,主要將精力放在醫療活動中,對于器械管理的重視程度不高,設備科作為醫院后勤部門,監管不足,直接導致相關管理水平難以提高,尤其是信息化建設方面,僅僅只是應用到皮毛,難以獲得理想的管理效果[3]。當前信息化管理中,在物資管理上、財務管理上,部分醫院仍舊有沿用傳統管理方式的現象,在開展核算工作時,以人工操作為主。此外,不同器械分布在不同科室中,而在多數醫院中,器械統籌尚未完全達成一致,即信息化管理,因此,導致醫院決策、醫院管理等方面不能獲得準確的數據支持。
2.1 數據量化問題和數據采集問題
信息化管理實施的根本目的在于及時獲得數據信息,為相關活動的開展提供參考依據。但受到工作內容復雜、工作專業性強等特點的影響,導致雖然醫療工作與其他領域管理流程、管理結構具有相似性,但其數據卻表現出更多的不確定性、多元化[4]。同時,醫院管理在劃分職責環節,對于設備科職責的模糊定義,導致操作缺乏量化標準,造成信息系統中能夠得到更深入、更廣泛利用的數據信息較少。
2.2 信息化管理思想問題和信息化系統問題
醫院由多部門構成,而不同部門之間,在利益機制、信息管理重點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異,且多數部門對信息化管理缺乏足夠的認知,導致信息管理系統功能不夠完善,如設備科管理數據難以在各科室中進行推廣共享,直接制約了設備可信息化管理的發展。
2.3 設備檢查力度問題和設備購置機制問題
部分醫院忽視了對設備的檢查,一些設備甚至長期保持空置狀態,造成其功能得不到發揮。醫院在設備購置時,多數以使用科室意愿為主要決定因素,對設備購置可行性缺乏系統的論證。直至設備驗收后,才發現不適用的情況,造成空置浪費現象。
2.4 設備維修管理問題
設備科工作人員是設備管理工作開展的主體,相關人員專業能力有限,就業后缺少學習機會等均可造成設備管理質量不佳的問題。
醫院需要高度重視設備科,為該科室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充足的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資金、制度等。
要求設備科相關人員需要熟練掌握計算機專業知識,包括理論與操作兩大板塊的內容,在信息化管理建設中,積極主動地學習了解相關專業技術內容,提高信息化管理認知。可以在設備科中組建專門的小組,負責收集、整理、分析醫療設備運用信息,將設備信息、設備檢測結果、設備校驗、設備檢測等信息及時反饋給設備科管理人員。
結合醫院實際情況,針對設備可信息化管理制定規范、合理的量化標準。除綜合考慮對信息化管理任務有影響的各種因素以外,還需要結合設備使用狀態、設備價值等進行有效的驗證。
構建并完善設備科信息共享平臺,一方面,可以減少人工操作的耗時,促進工作效率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設備數據的更新效率,促進院內各部門人員的協同合作,激發工作潛能,使其綜合能力得以提高,有助于醫院合理配置醫療設備資源。
當前醫院設備科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制約了管理效果的發揮,有待完善。通過醫院增大設備科信息化發展力度、培養設備科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制定并落實規范合理的量化指標、完善設備科信息共享平臺等措施,可促進其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