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秋英
(中共玉田縣委黨校,河北 玉田 064100)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在我國“三農”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我們黨“三農”工作一系列方針政策的繼承和發展,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振興鄉村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個重大任務。要充分認識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時代特征和發展規律,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來統領整個“三農”工作,通過振興鄉村,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實現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的跨越,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玉田是傳統的農業大縣,素有“冀東糧倉”之稱,大白菜、大蔥、大蒜、大蘿卜、金絲小棗“四大一小”獨具特色,形成了瘦肉型豬、蔬菜、林果等一批龍型產業,成功發布“玉田供京蔬菜”全國首個區域公用品牌,先后被授予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生豬調出大縣、優質蔬菜基地重點縣、中國大白菜之鄉、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等榮譽稱號。立足傳統農業優勢,積極探索示范平臺、科技支撐、金融保障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在全省率先啟動建設了規劃占地10000畝的農產品加工園區,同仁堂中藥制劑、雙匯食品、挨個來食品等一批項目相繼建成投產,目前共入駐項目34個,其中中華老字號項目6個。2010年以來,先后被確定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是河北省唯一一個集三個國家級園區于一身的縣區;2016年10月,玉田縣被確定為中華老字號生產加工集聚地暨中華老字號旅游觀光基地;2018年1月,玉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成為全市唯一進入國家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階段的示范區。全縣擁有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9家(國家級1家、省級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695家(國家級示范社4家、省級示范社3家、市級示范社17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和土地流轉面積居唐山市首位,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73.1%。
1.1 基本情況。玉田縣作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2020年,全縣糧食播種面積129.32萬畝、糧食總產量50.55萬噸,糧食播種面積、產量穩居唐山市首位,獲得產糧大縣獎勵資金3864萬元。2021年全縣糧食播種面積129.47萬畝,產量50.61萬噸。夏糧收獲面積55.82萬畝,總產4.304億斤,較2020年增產0.08億斤,其中:小麥收獲面積48.25萬畝、平均畝產383公斤、總產3.696億斤;馬鈴薯預計收獲面積7.57萬畝、折糧單產406公斤、總產0.6億斤。秋糧播種面積72.25萬畝,其中:玉米播種面積71.78萬畝、甘薯播種面積0.47萬畝,其他農作物(包括:水稻、花生、豆類等)播種面積1.4萬畝。
1.2 結構調整方向。一是優化糧油產業布局。第一,北部山區推廣雜糧雜豆產業:在亮甲店、郭家屯等鄉鎮發展馬鈴薯、甘薯8萬畝,瞄準京津冀三大市場,延長產業鏈,努力在薯片加工、淀粉加工和鮮食創新闖出新路,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訂單生產比例,不斷增加農民收入。第二,中部平原推廣優質小麥、玉米產業:在亮甲店、陳家鋪、林西等6個鄉鎮打造強筋小麥示范基地8.1萬畝,強筋小麥種植面積15.15萬畝。發展青貯玉米5萬畝,發展鮮食玉米0.4萬畝。
二是引進推廣優良品種。小麥主推中麥123、河農6426、輪選266等品種,玉米主推沃玉964、冀農802等品種。同時,堅持農機農藝融合發展、良種良法配套,促進糧食穩產高產。三是加快種業發展。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校對接,提升玉田縣小麥育種水平。目前,唐山益農種業有限公司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簽訂輪選149小麥品種轉讓協議,金玉田農業有限公司申報的津強系列8個春小麥品種通過省廳審定,解決了品種的合法性,為玉田縣強筋春小麥產業發展奠定的基礎。下步重點圍繞種質資源精準篩選與創新推廣開展聯合技術攻關,緊盯市場需求,探索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協同、育繁推一體的育種創新體系,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縣內種業發展。
2.1 基本情況。玉田縣2020年生豬存欄42.1萬頭,出欄63.5萬頭,奶牛存欄2.88萬頭,以雞為主的家禽常年存欄589萬羽,肉蛋奶總產量30.7萬噸。玉田縣連續14年獲得國家級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全縣二元母豬場5家,商品豬規模場270家,生豬養殖設備生產廠家3家,飼料生產廠家36家,屠宰場2家,無害化處理廠1家,產業基礎雄厚,擁有如此完善的產業發展基礎條件的縣在全省尚屬首家。2020年底全縣共有6家奶牛養殖場,奶牛存欄2.88萬頭,奶產量14.8萬噸,全部實現現代化養殖,成年母牛平均單產已達10噸以上,遠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8.5噸。目前在全縣范圍內新建糞污集中處理站4個,有機肥加工中心1個,并對48家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設備進行改造升級。截至目前全縣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建率達到100%,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達到97.12%,在河北省位于領先水平。
2.2 發展計劃。第一,轉變發展方式,不斷增強畜牧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形成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調控有效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玉田縣緊緊圍繞瘦肉型豬產業和奶牛產業,打造循環產業鏈條,以畜禽糞污處理站為抓手,構建縣域內種養循環發展示范區。第二,鼓勵養殖場戶申報綠色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品,積極開展創建省市級生豬標準化示范場;積極推動生豬及其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扎實開展養殖場備案工作,指導養殖場建立規范的養殖檔案;搭建農業物聯網平臺,強力推進生豬及其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第三,積極建設現代化、智能化牧場,一方面,加大招商力度,建設乳制品加工廠,實現玉田縣奶業振興;另一方面,進一步優化奶牛品種,提高奶牛單產,提升奶品質量。第四。秉持種養循環發展思路,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按照畜禽糞污就地發酵,就近還田的原則,實現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
3.1 基本情況。玉田縣先后被授予全國菜籃子產品生產先進縣、中國大白菜之鄉、中國蔬菜產業龍頭縣、中國優質蔬菜基地重點縣、河北出口蔬菜質量安全標準化示范縣、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等榮譽稱號。2020年全縣完成蔬菜播種面積40.3萬畝。蔬菜播種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全縣蔬菜生產涉及35個種類180多個品種,行銷京、津、等20余個省、市。蔬菜生產基本上形成了“四季常有、周年供應”的格局。蔬菜產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產業。2020年,全縣蔬菜播種面積在4萬畝以上鄉鎮3個,萬畝以上鄉鎮15個。玉田縣蔬菜示范區和玉田包尖白菜分別入選為河北省2021年精品蔬菜產業集群和高端精品蔬菜打造范圍;提高唐山金玉農產品綜合交易中心日常蔬菜貯藏能力,建設倉儲、保鮮及冷鏈設施;培育3家以上蔬菜專業化服務組織。以包尖白菜高端精品 蔬菜為建設目標,為完善、落實1套包尖白菜產品質量標準,參 加兩次以上的品牌宣傳或產品推介。目前玉田縣黑貓王農民專業合作社被選為2022年冬奧會包尖白菜供應商。截至到2020年底,全縣已注冊“金玉田”“慧緣”“慈玉”“新華玉”等蔬菜商標40余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個。獲得了第九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等20余個榮譽稱號。在品牌支撐下,有效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了農民收入。
3.2 發展方向。第一,依托“玉田供京蔬菜”區域公用品牌打造,建設了一批高標準蔬菜基地,玉田縣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大等科研院校對接,并專門聘請了中國農大、河北農大、張家口農科院等4位專家為玉田縣蔬菜產業發展顧問,制定高于行業的供京蔬菜標準,經營主體嚴格依標生產;在品種改良、種植技術提升、種子提純復壯等方面和蔬菜專家開展重點項目合作,打造高端供京蔬菜品種;加強土壤改良,提高地力水平。依托首批授牌的企業和合作社,打造玉田供京蔬菜示范基地,2021年在玉田鎮、亮甲店鎮等鄉鎮建成8個、面積2萬畝高標準生產基地,同步建設一批緊密型基地,對基地實行統一標準、統一標識、統一生產、統一管理、統一銷售“五統一”。在此基礎上,圍繞虹橋鎮玉菜源縣級示范片區打造蔬菜文化專業村。第二,“引優推新”同步進行,加強與天津科潤研究所、京研益農種業等育種單位對接,全縣先后引進了十大類40多個蔬菜新品種;示范推廣了馬鈴薯、白菜、大蔥等蔬菜作物滴灌水肥一體化、統防統治、綠色防控、大白菜智能貯藏等先進適用技術12項,示范推廣面積5.4萬畝。同時,蔬菜品種結構的調優也促進了蔬菜產品上檔升級,到目前,玉田縣建有盛川、共利、貓王、創利等蔬菜出口基地4個。第三,跟中國農科院和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合作,在農業園區建設占地10000平米的蔬菜研發中心和41760平米的智能連棟溫室,計劃建立院士工作站一個,進行品種改良、引優推新、對傳統品種進行提純復壯,在智能溫室內試驗示范新品種、智能化等前沿技術,承接科研院校的科研成果,到2025年力爭引進蔬菜新品種50個,新技術20項;建設質量品控溯源平臺、銷售對接平臺等智慧農業平臺,實現科技農業,到2025年高標準基地覆蓋率達到90%。第四,改建提升金玉農產品交易中心,在現有基礎上擴建蔬菜冷藏保鮮庫,加大交易市場的倉儲能力;與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合作在農業園區內建設占地63333平米的蔬菜產地倉,建設大型初加工中心,配置主要蔬菜產品的初加工設備和檢驗檢測設備,滿足蔬菜商品化處理、預冷、儲存、檢測等需求,將非標生鮮經過產地倉標準化銷售,實現分級、分揀、標品化包裝,到2025年玉田蔬菜的本地加工比重達到80%。第五,優化產區布局,對玉田蔬菜產業進行系統的區域布局規劃,確定各類蔬菜產品的重點種植區域,到2025年建成產業鄉鎮5個,專業村20個,蔬菜文化村5個,推動玉田鄉村文創、鄉村旅游、蔬菜商貿發展。農業園區將來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深加工企業落戶玉田,采購玉田蔬菜,開發玉田蔬菜加工新技術和新產品,延伸產業鏈條。
鄉村建設是為農民而建,一定要尊重農民的意愿,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自下而上、量力而行,真正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