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雨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0)
作為高職院校黨的基層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黨支部是黨密切聯系學生的橋梁和紐帶,是引領大學生刻苦學習、團結進步、健康成長的陣地。如何按照新時代黨建工作要求,打造“七個有力”學生黨支部,全面提升黨支部組織力,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證,是新時代高職學生黨建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
2018年,教育部啟動了新時代高校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工作,培育創建“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近年來,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學生黨支部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全國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創建為引領,全面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堅持多媒互動、先鋒示范、“三員互動”、黨建+引領,著力實現黨員教育管理載體、黨建特色品牌創建、黨建帶團建方式、黨建與業務融合機制等方面工作創新,探索形成了新時代高職學生黨建工作的新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學生黨支部充分順應全媒體時代媒體融合發展潮流,發揮網絡、軟件等方面專業優勢,積極探索“互聯網+”黨建工作新載體,以黨員教師和學生骨干為主體,成立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新媒體中心。依托“青春電子”微信公眾號、“河南工院新青年”官方抖音號、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官方微博、官方QQ、“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專題網站等互聯網媒體平臺,組織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紅色觀影、百年黨史天天講、“青春寄語黨”等主題教育活動,牢牢把握網絡文化建設主動權,使黨員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構建起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入學前到畢業后,立體化、跨時空、零距離的網絡新媒體網絡互動空間,占領全媒體時代黨建工作制高點[1]。
黨支部堅持“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充分發揮黨員示范帶動作用,以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正式黨員等為主體,建立“大學生黨員先鋒隊”,打造黨建特色活動品牌。通過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活動,把每個責任區都建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鋒站點”。積極開展環保、無償獻血服務、電器義務維修、節會服務、關愛老人、服務兒童、等志愿服務活動,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提高黨支部在青年學生中的影響力、號召力,提高大學生黨員基本素質,提升黨支部活力。在2020年以來的鄭州、新鄉等地防汛抗洪等重大社會事件中,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積極參與當地志愿服務工作。
黨支部堅持以黨建帶團建,實施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形成了黨員帶動團員、團員帶動少先隊員的“三員互動式”黨建帶團建工作新模式。在校內,開展教師支部、學生支部“結對共建”,充分發揮教師對學生的標桿楷模作用;在校外,與社區黨支部“結對共建”,將先進的校園文化帶向社會,把先進的社會文化引入校園。建立了達士營小學愛心支教服務基地、“夢芽之家”社會公益實踐基地、“中原文化周莊村”美麗鄉村建設服務基地、“幸福社區”社會實踐服務基地,組織開展黨團隊先鋒接力活動,形成了黨員帶動團員、團員帶動少先隊員,“三員”互動交流的良好局面,為大學生黨團員開展志愿服務、社會實踐,服務國家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戰略等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為克服“黨建與業務兩張皮”問題,黨支部實施“黨建+”行動計劃,將支部建設與社會實踐、創新創業、技能大賽等工作結合起來,推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雙向融合深度融合。將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專業實踐、創新創業結合,建成“專業實踐+社會實踐+創新創業”三位一體的實踐育人基地6個,打造社會實踐精品項目,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協助創新創業項目入駐“南都眾創空間”。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主題活動,打造優勢文化品牌,在校內打造“哲學研討協會”社團品牌,與南陽武侯祠共同打造形成“弘揚三國文化 緬懷諸葛孔明”特色文化旅游品牌、與社旗縣文化周莊村合作研究“傳統農耕文化”品牌;組建技能大賽教師指導團隊,充分發揮教師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指導學生參加技能大賽,提高學生技能水平[2]。
支部黨員教育管理更加規范,黨組織生活實效性進一步增強,戰斗堡壘作用得到進一步增強。黨支部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培育創建單位,被評為“河南省軍工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學院黨總支被評為河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人民日報客戶端、河南高教、南陽日報、南陽晚報、今日頭條等大型媒體對學生黨支部創建過程的優秀工作方法、優秀事跡報道達18次。
黨支部9名教師獲評“河南省軍工系統優秀教師”“河南省軍工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河南省軍工系統優秀共產黨員”,4名教師獲“南陽市優秀共產黨員”,3名教師獲評“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師”。6名學生黨員獲評“省級優秀學生干部”,27名學生黨員獲評省級三好學生,1名學生黨員獲評省級文明學生。
所在學院被河南省教育廳評為“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團總支獲得“南陽市先進團支部”“五四紅旗團總支”“先進集體”等榮譽,學生在全國、河南省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大賽、“藍橋杯”軟件設計大賽、“發明杯”“挑戰杯”等各類競賽活動中,獲得國家級獎勵5項、省級獎勵35項、市級獎勵2項。2名學生被共青團中央授予“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2020年以來,大學生黨員先鋒隊累計216名隊員參與家鄉抗汛救災等重大社會事件志愿服務,43名隊員受到各級政府的嘉獎、表彰和表揚。
在樣板黨支部建設過程中,黨支部教師積極圍繞新時代學生黨建工作熱點問題,總結工作經驗,凝聚工作方法,創新工作思維,加強黨建工作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取得較好成效。先后立項省、市級社科項目13項,校級黨建工作項目3項、輔導員精品項目8項、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項目6項;在《教育觀察》等學術期刊公開發表優秀論文10篇。
1.高職學生黨建工作要順應全媒體時代媒體融合發展趨勢,把握新時代青年學生黨員思想、心理特點,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模式,實現黨員線上自學和線下集中學習的無縫銜接,達到黨員學習教育管理常態化、制度化[3]。
2.高職學生黨建要重視品牌建設。黨建品牌建設要突出針對性和成效性,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促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同時,要結合自身實際,突出學校、院系及學生特色,貼近高職大學生思想、學習和生活實際,創新黨建載體,豐富黨建形式,充分發揮黨建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3.高職學生黨建要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探索新時代學生黨建與業務工作結合的長效工作機制,構建“三全育人”良好格局,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黨建+”理念將高職學生黨建工作與學生社會實踐、創新創業、技能大賽等工作結合起來,是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良好途徑。
4.高職院校學生黨建要重視發揮黨支部的政治保證作用,堅持以黨建帶團建,充分發揮黨支部在育人重大事項的政治把關作用、全員育人的“主戰場”作用。各種形式的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可以使基層黨組織建設集中優勢資源,有效地擴大黨建帶團建的影響力、感染力和號召力,全面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政治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