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冰
(山東建筑大學圖書館,山東 濟南 250101)
Z時代是Gneration Z,泛指1998至2009年出生的公民。Z已經是高校的主體,被描述為比前一代更有教育度、行為良好、經歷了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物質基礎豐富,文化內容多樣,其價值取向,意識形態,對生活態度和行為表現方式多樣,在多元的價值取向社會中長大。
近年來,中國及中國各高校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僅在學校一級建立起了心理咨詢室,還在院系一級建立生活指導室,共同為學生提供心理輔導服務。但調查數據顯示只有24%的有過情緒波動的學生愿意走進這些空間,這或許需要圖書館付出更多的努力。
傳統的投資使大學圖書館擁有大量的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和研討室。無與倫比的文化資源,大量的書籍、報紙、期刊,現代信息網絡提供的數字資源,國內外專業數據庫。但是傳統圖書館從本質上來說是一個保守的機構,而Gneration Z一代是非傳統的。如果他們當中有焦慮和抑郁的認為圖書館不適合,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比如會害怕接近圖書管理員或尋求圖書館工作人員幫助。近些年調查情況來看,(有一定的比例的)顯示(需要緩解情緒的)單純地借助書籍自我調節無法解決心理問題的存在,無法幫助他們更好地自主進行疏導,不能夠及時地排除或者宣泄掉不良情緒。
本文會通過關注一些關鍵問題來提供“服務”,當今物理圖書館的真正價值是什么,我們應該用什么來衡量圖書館的服務。
高校圖書館一直支持教學和研究,但現在在更廣泛的校園文化中促進心理健康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新作用。除了提供書籍參考和數據支持的傳統作用外,他們在提供減輕許多學生所承受的焦慮和壓力的服務方面也具有獨特的地位。 圖書館是學生花費大量時間的地方, 圖書館可以開放到更晚的時間,但校園的許多其他部門不允許這樣做。在學期末和考試期間,學生會頻繁使用圖書館,而此時他們可能會承受帶來風險的壓力和焦慮,這使其成為心理健康支持的理想場所。
圖書館空間本身往往是學生的“避難所”,一個安全的空間,在那里他們舒適和自由地做自己。圖書館有助于緩解學生在校園可能遇到的壓力。大學生與抑郁、焦慮、睡眠不足、食物不安全、家庭責任和其他影響學生福祉的因素作斗爭的比率上升的背景下,它反映了從校園轉向主要被視為書籍的地方,它成為一個學習在更廣泛意義上的地方。
事實上,將心理健康倡議放在圖書館等地方,遠離“心理咨詢中心”等通常地點,可以減少這些舉措所帶來的排斥感,使其更容易接受,宣傳這一作用往往也與圖書館作為一種職業的特殊性質有關。高校心理咨詢室應參與其中,討論圖書館如何與校園心理健康合作開發項目,圖書館有一種陳規定型的觀點,即(你)應該(在圖書館)保持安靜。打破這種刻板印象可能是與校園心理咨詢室建立關系的第一步。
2019年圣母大學、德克薩斯州女子大學等高校在線會議以“大學圖書館/健康中心合作”為主題討論了圖書館與大學健康中心建立的伙伴關系,這種合作關系包括在圖書館舉辦咨詢中心“讓我們談談”會議,為“愛的小屋”訪問制定定期時間表。并在一年中緊張的時候提供放松和小睡的空間。
University of Kansas (Wachter, 2018)、多倫多大學圖書館與信息科學計劃的一篇文章也討論了在圖書館使用冥想的方法,添加小睡站研究睡眠不足對大學生的影響,尤其是長遠來看,并贊揚了此類方法的好處。
Grenfell library健康小屋提供免費的瑜伽運動,(瑜伽被發現可以改變壓力反應和一個人對壓力的態度,同時,提高自信心,增強人的幸福感以及創造放松和平靜的感覺)。他們在學期的最后三個周末提供延長的時間,在周五、周六和周日晚上一直開放到凌晨2:00。被稱為“晚間營業時間”,該圖書館還提供免費咖啡,茶和熱巧克力—晚上配以像棉花糖這樣的以及爆米花等健康小吃。他們還與學生服務部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并定期與娛樂和健康協調員會面。學生服務部門同樣對減輕學生壓力的方法感興趣,同時,也意識到圖書館是學生消磨時間的主要場所之一,特別是在學期末。當然Grenfell圖書館獲得了當地企業對活動的贊助,因此,他們可以提供健康的零食如水果。
有些討論和行動通過調查是受歡迎的,圖書館要提供健康支持就要改變包括空間的服務模式,實施就要占用資源,圖書館需要在自己的預算中考慮健康支持的重要性,因此,建議要專門為健康計劃分配資金。
創建一個積極,自由和開放的閱讀環境和有意義的引導組織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的讀書活動,不僅對大學生的內部學習有很大影響,而且對整個社會的文化結構也有很大的影響。
飲料和零食在學生中很受歡迎,這在中國高校圖書館已經很普及,走到這些“角落”,即使只有一小刻需要的時間,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從座位上站起來休息與同齡人互動以及放松的機會。同樣在2019高校討論會上,來自俄亥俄州北坎頓沃爾什大學健康系主任梅根·艾倫介紹,2011年以來該校健康辦公室為圖書館提供高碳水化合物和高糖的零食,她提出碳水化合物喂養你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大腦。可可加糖有助于突觸(神經元與神經元接觸)吸收。
高校圖書館為研究生和老師配有研討室,傳統空間簡單生硬,我們改善一下,可以在家具設計與空間布局樣式上體現鮮明的風格,使空間更具有人文性、趣味性和親和力。并且它是可以在校園網上預定的。這也是“愛的小屋”的理想場所。
在閱讀中休息一下,在圖書館里做一些輕松的伸展運動。抬抬腿、拉拉肩、壓壓腿。這是Walsh University 提供的方案,得到的反饋是,他們“休息一下”會感到更神清氣爽。這種伸展我們可以融入。
現在,大學管理者之間越來越多的共識是,學生的心理健康是整個校園的責任,隨著對圖書館的不斷投入,圖書館將繼續發展。舒適的環境,放松飲食限制,創建“嘈雜區”和安靜區,創造協作空間—這些都是與時俱進的嘗試,我們需要將圖書館本身視為寶貴的資源,并在必要時重新設計它們。創建或接受包容性服務是我們改變或創新的一部分。
圖書館員的職責不是提供硬件服務,是成為伙伴關系,我們可以嘗試國外經驗,館員可以通過“創建健康收藏、期中和期末瑜伽課程以及為大家提供與同齡人互動及放松的機會”的方式營造一種促進大學圖書館福祉的文化氛圍,這種關系包括在圖書館舉辦咨詢會議,類似于“讓我們談談”,在專門設計的休閑空間提供心理健康信息,如“健康信息指南”,館員可以每15分鐘伸展一次,暗示了學生,這就是空間的一種基調或是“常態”。
圖書館員與心理咨詢室緊密合作,從支持部門中選拔高級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提高圖書館員提供專家建議的能力,根據健康收藏引導需要幫助的“伙伴”走入“健康小屋”走出心理困擾,館員不僅要有傳統的專業知識,還要具有基本的現代哲學、當代心理教育學知識,深度理解Gneration Z思維方式,要有職業道德標準,對工作熱愛,有親密度,善于與“伙伴”進行心靈情感的溝通。考慮到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幫助他們分析有關各種心理問題的心理矛盾,使其接受到正確的指導,得到全面幫助。
圖書館是一個學習的地方,應該被看作支持服務空間,對一些人來說,這是一個工作場所。所有這些方面都應被視為影響校園福祉。新興模式提供了戰略性地思考的方法,以及對可操作的反應可以適應或演變的方式,例如,簡單提示、路標引導到更完整的服務、以及良好的合作單位方面表明對其的“重要性”。
由此產生的圖書館支持學生心理健康和福祉的整體模式為圖書館如何概念化問題、如何應對以及如何評估這些活動的成功提供了一個新的框架。它還增加了我們關于學術圖書館逐漸演變的畫面,即學術圖書館從單純存儲書籍甚至數字信息的地方逐漸演變,重新定位為全新服務型組織。
每年5月25日為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日,高校班級里面設有心理委員,每年都會組織《大學生心理調查報告》。2018年中國教育部黨組印發了《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近年來中國政府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臺了多份文件,做出指導、要求和規范。雖然Z一代面臨壓力和孤獨,但有積極的跡象顯示,國家(高校)(我們)正在努力應對和改善這些問題。這將有助于使他們的未來和世界的未來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