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景亮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紅十字中心血站,吉林 延邊 133000)
現今,在衛健委“十三五”規劃中將“健康中國”作為宏偉目標,我國各級血站采血業務不斷地增多,管理人員工作量也不斷地增加,影響檔案管理工作正常開展,作為血站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則需要順應時代的步伐,明確檔案信息化管理中顯現的問題,從而采取更具針對性的建設方式進行完善,提高檔案管理積極性[1]。
在對血液采集直至使用的整個過程都需要登記于血站檔案中,是血液收集的主要憑證。同時血站檔案管理庫主要負責對血站中的所有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影響著血站工作是否能夠順利地開展,因此確保檔案管理工作順利展開是非常必要的。在傳統檔案管理中,主要采用人工信息登記方式,其效率較低且質量差,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較大,工作中出現錯誤、遺漏情況發生率高,影響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不斷地推進血站檔案管理工作信息化,能夠讓管理工作趨于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利于工作順利地開展[2]。
當我國逐漸地邁入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被運用于社會各領域,血站也不例外。在實際運期間,除了檔案管理人員了解信息化建設的方式,其余工作人員參與度較低,因此導致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不夠全面,大部分檔案管理工作仍然采用人工登記、紙質方式進行保存,但是在受到天氣、外界因素的影響,紙張容易出現潮濕、缺損,從而造成檔案出現遺漏情況,血站雖增加檔案信息化管理系統,但是由于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因此在檢索時耗費時間和精力較多[3]。
血站檔案信息化管理不僅需要具備信息化設備,同時對管理人員也有著更高要求。由于部分管理人員不了解如何正確地使用信息化設備,未進行系統化地學習,自身職業素養、專業能力水平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無法在管理工作中發揮出高效作用。大多數管理人員認為檔案管理工作實際上就是將血站各資料進行儲存,未重視到從資料中提取隱性信息的作用;此外,可能存在部分管理人員在進行檔案管理時,由于未正確地運用信息化設備,造成受到病毒、黑客的侵襲,導致信息安全性受到嚴重影響,同時也影響血站檔案管理工作效率。
現今,血站管理制度中尚未制定出與本站實際情況相符的管理制度,并且信息管理軟件的欠缺導致信息無法在各血站間進行資源共享。在臨床搶救急重癥患者時,需要對各血站中血液儲存情況、距離醫院遠近進行判斷,從而選擇距離近且血量充足的血站;若無法實現資源共享,則造成各血站獨立存在,無法進行有效的聯合,導致搶救工作無法順利地進行。同時因檔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中缺少對網絡安全的管理制度,因而檔案資料的安全無法保障,在受到病毒侵害后,導致有關患者、獻血者個人信息泄露,造成嚴重不良影響[4]。
血站中檔案管理是確保群眾生命安全的保障,因此血站管理人員需要加強對信息化建設的宣傳。經過宣傳信息化建設相關內容,增強群眾自身的檔案管理意識,同時也能不斷地規范自身檔案管理行為,利于血站檔案管理工作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同。對血站內部人員也需要加強信息化建設的認識,不斷地提高其管理認識,能夠促進管理人員在工作中積極主動地學習有關信息化管理的知識,提高檔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擁有先進信息化管理設備是檔案信息化管理的首要保障,因此需要給予高度重視。血站管理人員需要向上級衛生部門申請,并且結合本站實際情況,完成設備使用和優化工作,確保在管理工作中硬件、軟件設備均符合規定標準且能滿足工作需求。血站檔案管理中,具備理論、技能知識均熟練掌握的管理人員也十分重要,能夠解決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還能確保檔案管理的安全性。因此血站需要積極地引入綜合素質高且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管理人員,從而形成一個更加嚴謹的管理部門。
血站中必備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夠對管理人員的工作進行監督和規范。為避免檔案信息出現遺漏、丟失情況,檔案管理首先需要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遵守,按照本站實際情況完善保密制度,從而提高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性。同時在實際工作中,管理者需要相互監督,不斷地規范自我行為,禁止出現管理員擅自損壞檔案的情況出現,確保檔案管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時與其他血站做好資源共享、交流工作,從而為臨床用血提供便捷。
伴隨著信息化技術地不斷發展,血站管理必然從傳統管理邁向信息化管理。因我國血站管理信息化建設正處于初級階段,且存在設備不完善、管理人員缺乏、制度不完善等缺點,從而導致信息化建設受到限制。因此血站在此期間需要引入信息化設備,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不斷地完善血站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地推進血站檔案信息化管理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