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艷
摘要:道德與法治課作為德育課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具有重要意義。為使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能力目標、知識目標等得到更好的落實,也為更好的培養初中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堅定四個自信的理想信念、加強初中學生品德修養、提高初中學生綜合素質、增長初中學生知識見識等,特選擇時政資源這一論題。從2013年,習主席在哈薩克斯坦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到今天已走過了8年的時間,并且“一帶一路”將繼續走下去。所以“一帶一路”一直在路上,是一個不會過時的時政資源,恰好九年級下冊“與世界緊相連”這一課與“一帶一路”有很大的關聯性,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一帶一路”講話中的部分內容(視頻、語音等形式)與書中的理論知識、探究與分享相結合,這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還可以增長學生知識見識、更能夠堅定初中學生愛國主義情懷以及堅定四個自信的理想信念。本文提出時政資源的應用要靈活,與學生未來發展相融合。
關鍵詞:時政資源,一帶一路,與世界緊相連
一、時政資源在“與世界緊相連”教學中應用的相關問題概述
(一)時政資源的含義
時政資源是課程資源的一種,“課程資源既包括學校內的教育資源,也包括學校外的各類社會機構和各種教育渠道所蘊含的多種教育資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3.]]國家教委(1996)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工作的意見》中提出:“時事教育是思想政治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時事教育是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的重要補充。”
時政資源具有時效性、思想性、多樣性的特點,結合時政資源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本文涉及到的“時政資源”主要是指國內外在某一段時間內發生或者正在發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生活方面的重大事件,經過人為加工處理后能夠為教學服務的教學資源,以“一帶一路系列資源”為例,其中包括“一帶一路”相關視頻、宣傳片、系列講話、紀錄片等多方面的內容。
選這一時政資源的原因是:⑴這一系列資源在時間上符合時政資源的要求;⑵這一系列資源經過合理加工處理之后符合時政資源在教學上的使用要求;⑶這一系列資源與九年級下冊第三課內容高度契合,能夠強烈烘托出本課主題,幫助學生堅定“四個自信”的理想信念。
本文所應用的時政資源——“一帶一路”相關系列資源是針對“與世界緊相連”一課內容進行論述的,為方便書寫,在下文中“一帶一路”系列資源以“時政資源”代替。
(二)“時政資源”與“與世界緊相連”之間的內在聯系及應用課例
“與世界緊相連”是《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第三課的內容,主要包括“中國擔當”與“與世界深度互動”兩框的內容,第一框“中國擔當”主要講述了中國在面對各種全球性問題時積極加入,積極行動、勇擔責任、提出中國方案、中國智慧等,充分發揮作為大國的作用,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貢獻自身的一份力。第二框“與世界深度互動”主要講述了中國對世界的影響以及世界對中國的影響,中國在構建全球治理體系方面積極貢獻自身的力量,貢獻中國的智慧;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類文明也因交流而精彩,中華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發展,堅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
本文中提到的時政資源是與“與世界緊相連”高度契合的“一帶一路”等相關系列資源,其中包括文字、視頻、講話、紀錄片等資料。這一系列資源充分反映了“與世界緊相連”中的內容,反映出“中國擔當”這一大國形象以及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的榜樣作用。
(三)“時政資源”在“與世界緊相連”課堂中的應用課例(附件1)
二、“時政資源”在“與世界緊相連”教學中應用的注意事項
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將所應用的時政資源——“一帶一路”系列資源應用到各個環節,應用時政資源的同時還要和教材內容相結合,促成知識的連貫性,本教學設計采用的是用一個時政資源——“一帶一路”等相關系列資源來貫穿整堂課內容,在保證教學內容連貫的基礎上,可以幫助學生完整地了解“一帶一路”這一時政信息。
除此之外,課堂導入是一節課的開始,如果老師不能在導入的時候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那在之后的課堂中學生極易走神,不知眼前的老師在講什么,所以,在導入的過程中,本教學設計運用一段“一帶一路”宣傳視頻、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上的講話語音等多媒體設備,并在后續展開課堂提問,請部分學生說一說,他在視頻中或者音頻中看到或聽到了什么,進一步加強學生課堂注意力。這可以在視覺和聽覺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能夠幫助學生盡快進入到課堂學習中去。
教師可以提前布置要學的時政內容,在下一節課前讓學生說一說,你今天了解哪些關于“一帶一路”的消息,這樣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關注時政新聞的習慣,另一方面,還可以調動學生在接下來的課堂學習中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在面對不同類型的班級,不同類型的學生時,教師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要因材施教。教師所應用的時政資源可以靈活多樣,同一種時政資源可以多種方式展現,更加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本課的知識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積極正確的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培養接班人。
根據自身經驗,為教師在課堂中上課提出淺薄意見,不足之處尚多,還望批評指教。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