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軍
新時代需要充滿自信又有能力的人。一個自卑、缺乏自信、沒有遠大目標的學生,難以適應未來社會。而承認差異、尊重學生、相信學生、鼓勵學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減少其自卑心理。維護學生的自尊,使學生學會自愛;挖掘學生的潛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多年來,在班級管理中,我們十分重視實施激勵教育,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常用目標激勵
1.明確班級總目標
一個班集體只有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才會有凝聚力,才會使全體同學朝著共同的方向前進:力爭上游成為年級優秀班集體。讓學生看到未來美好的前景,并把這一前景與自己的學習、生活聯系起來,從而激發學生樹立“班榮我榮,班恥我恥”的思想,為達到班級的目標而努力學習,積極投身于班級的各項工作中去。激勵性目標的實現,既能顯示集體的才能和力量,增強班級成員的信心,也能帶動班級其他方面的發展。因而我們在每接一屆新的初一年級時,都會根據初一學生的特點,提出班級管理的總目標:從初一年級起,養成踏實嚴謹、認真勤奮的學習習慣,每天上課爭取回答一個問題,每天作業爭取得一個“優”,各科的測驗、考試爭取達到自己的目標。這樣有目標,有梯度,有激勵,學生便有積極性。日積月累,長期堅持,良好的習慣和嚴謹的學風便培養起來了,學習成績自然就提高了。
2.提出個人努力的目標
人只有有了明確的目標,才會有前進的動力,才會不斷進取。反之,就會喪失斗志,不思進取。如初三畢業班為了迎接初中學生英語口語聽力測試,在英語老師和班主任的協調幫助下,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定了目標分數,英語老師也每天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了適當的任務,并定期檢查,以確保各人取得最好的成績。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班上英語成績最差的兩位同學基本能讀好30篇短文了。每次檢查完他們的讀書情況,問他們的感受如何?他們說現在認識的單詞比以前多了,每讀完一篇短文,就有一種成功的喜悅,相信自己一定會取得理想的成績。最終他們的口語聽力測試成績也證明了他們努力的成果。
二、培養自信心
在近幾年的工作實踐中,我們深深體會到自信心對學生的影響之大,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渴望被別人承認,被別人接受……也就是被人欣賞。如果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他們的自信心馬上就會動搖。因此在工作中我們十分注意創設一個欣賞、信任學生的環境。我們的做法是:第一,做家長的思想工作。在家長會上,我們向家長提出要求,和子女相處時,采取依賴、欣賞的態度,只說鼓勵話,不說泄氣話,更不說抱怨挖苦的話。讓子女認識到,在初中這個新的起點上,父母正關注著自己。當然,并不是說子女有了什么缺點也寬容他(她)甚至放任不管。對子女的缺點要及時指出,但要注意教育語言,多用“只要……就……”的鼓勵式的語言,(如:只要你多看課外書,你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就會提高);不用“只有……才……”的警告式語言(如:只有接受別人的意見,才會有進步)。第二,在對待學生上,我們首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自定目標,只要達到自定的目標,就給予表揚,不以成績的高低來評判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就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其次,在學生有錯誤時,我們學魏書生老師的做法,讓有錯誤的同學寫“病例說明書”,要求他們依次寫出疾病名稱(如:上課講話)、病情表現、發病時間、發病原因、治療方法和療程(即多少時間內改正),這種方法能喚醒有錯誤的學生的自主意識,讓他自我調控,自我評價,既尊重了學生,又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信任他(她)的。第三,向學生提出:“重在行動”的口號。引導學生通過行動上的努力,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使他們的自信心進一步激發出來。
三、榜樣激勵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激發學生不斷完善自己,努力進取,不斷向上。因而在班級管理中我們也十分注意運用榜樣激勵的手段。
1.樹立班中學習的榜樣
班集體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陣地,因而在班中樹立學生學習的榜樣,學生更能直接地感受到這些榜樣的力量,便于學習。
2.引導學生挖掘自己的潛能,創造條件,使自己的某一方面成為同學學習的榜樣
初中學生的可塑性很大,即使是班上再差的學生也總有某方面的特長或優勢,比如學習差的,他在體育方面很好,或在音樂、美術方面有特長。因而在班級管理中我們十分注意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充分肯定,激勵他們創造條件成為同學學習的榜樣。這種做法既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又能在班中形成一種“比、學、趕、幫”的風氣,使學生的進取之火燃得更旺。
四、歸屬激勵
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同和肯定,如果他在集體中有地位,他就會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相反如果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則肯定會產生對立,甚至于破罐破摔的心理。有些成績差紀律又不好的學生,由于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長此以來,他們便漸漸地游離于集體,集體觀念也會逐漸淡化。那么如何使他們對集體有種歸屬感呢?我們的做法是:嘗試采用“值日班長”制,讓每一個學生做一天的班長,值日一天,管理全班的衛生、紀律、學習等情況的記載工作。通過近幾年的實驗,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尤其是那些平時不守紀的學生在自己值日這一天多方面都做得非常好,也很負責。經調查原來當他違紀的時候,其他學生便會群起而攻之,實際上大家都在監督他,不值日違紀時別人也會說他,這樣他本人的行為也就在同學的監督和幫助下回歸了集體。同時也讓他們在管理中和完成某項活動過程中克服了自身不良的行為習慣,為他們提供展示自身價值、樹立自尊形象的舞臺。使他們感到自己不是一文不值,而產生班主任相信我,我也一定要做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