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永宏
摘要:目的:對比腹腔鏡與開腹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結直腸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選擇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結直腸癌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行開腹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觀察組行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比較兩組臨床指標、并發癥、療效。結果:觀察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淋巴結清掃個數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結直腸癌可以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結直腸癌;腹腔鏡手術;傳統開腹手術
結直腸癌是臨床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其發病與人們的生活方式、環境、飲食結構等有關,某些特殊類型大腸癌可能更多與遺傳因素相關[1]。結直腸癌在早期臨床表現并不明顯,很多患者因未察覺不適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本研究對比了腹腔鏡與開腹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結直腸癌的效果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結直腸癌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50~81歲,平均(62.08±2.36)歲;結腸癌27例,直腸癌23例;臨床分期:T1 18例、T2 10例、T3 12例、T4 10例。觀察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51~79歲,平均(62.57±2.85)歲;結腸癌26例,直腸癌24例;臨床分期:T1 19例、T2 11例、T3 11例、T4 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結直腸癌的診斷標準,并經病理檢查診斷確診;臨床資料完整;患者及家屬知曉研究內容,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術前均未行放化療,在術后行常規放化療。排除標準:中途退出者;伴有精神障礙類疾病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礙者;存在手術不耐受情況者;合并其他類型惡性腫瘤者。
1.2 手術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開腹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實施全身麻醉,結腸癌患者取平臥位,直腸癌患者取截石位,依據腫瘤部位選擇切口位置,切口長約15 cm。結扎腫瘤上下腸管及相應血管,游離結扎離斷系膜,進行端端吻合。
1.2.2 觀察組
實施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采用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取截石位,頭低足高30°,氣腹完成后手術臺向健側傾斜30°,以免小腸阻擋視野。維持腹內壓在12~15 mmHg。確定病變部位、有無淋巴結及腹腔轉移等情況。必要時可用腹腔鏡超聲探查肝臟有無轉移灶。沿腸系膜上血管投影處打開結腸系膜,并解剖出回結腸血管、右結腸血管及結腸中血管,分別以血管夾夾閉并剪斷,同時清掃血管根部淋巴結。沿結腸外側自髂窩至結腸肝曲,切開后腹膜,將升結腸從腹后壁游離,移除腫瘤。關閉小切口后,重新建立氣腹,沖洗腹腔,放置引流,查無出血后關腹。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臨床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淋巴結清掃個數。(2)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尿潴留、肺部感染、胃腸道損傷。(3)術后1周評價兩組療效。顯效:患者術后無感染情況,且疼痛度可耐受,未見明顯并發癥,病情得到控制;有效:患者術后情況良好,無明顯并發癥;無效:患者部分病灶切除不完全,或者造成了臟器損傷,手術未達到預期效果??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臨床指標對比
觀察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兩組淋巴結清掃個數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結直腸癌是消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但隨著腫瘤的增大,患者會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腹瀉、便血、局部腹痛、腹瀉與便秘交替等臨床表現,發展至晚期時則表現為貧血、體重減輕等全身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健康[2~4]。結直腸癌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且缺乏靈敏度高的診斷指標,多數患者確診時已發展至中晚期,使得結腸直癌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率明顯降低。
結直腸癌是在多種因素作用下導致的病變,疾病發展多與飲食習慣、生活習慣、遺傳因素、環境等多種因素有關[5]。結直腸癌早期無明顯的臨床表現,隨著疾病發展,治療難度也會增加。結直腸癌根治術可以達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6]。目前腹腔鏡手術的應用已經普及化,對外科手術的開展提供了不小的幫助,具有出血少、創傷小的優勢,縮短患者康復用時[7~9]。本研究結果也對上述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的優勢進行了佐證,觀察組患者臨床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其原因為:(1)腹腔鏡下手術操作視野清晰,能夠對病變情況進行詳細的觀察,同時在手術操作上能夠減少對周圍組織和臟器的損傷;(2)手術切口小,有利于患者術后康復,降低感染發生率[10~11]。
綜上所述,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結直腸癌可以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郭鵬,張治清,蘭遠志,等.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聯合肝轉移灶射頻消融術與開腹結直腸癌肝轉移根治術的療效分析[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8,17(5):459-465.
[2]徐飛鵬,許慶文,魯玨,等.腹腔鏡輔助與開腹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Ⅱ、Ⅲ期結直腸癌效果比較[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5,32(9):2253-2254.
[3]劉彤,李楠,翟超,等.中轉開腹時機對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預后的影響[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9,18(5):484-488.
[4]黃駿昌,吳茸,何立晨,等.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結腸癌患者臨床療效[J].臨床軍醫雜志,2020,48(9):1081-1082.
[5]高懷軍,余偉.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結直腸癌臨床療效及對患者胃腸功能的影響[J].陜西醫學雜志,2019,48(8):990-993.
[6]沈華,倪春華,吳作友,等.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結直腸癌的效果及對血管生成通路遺傳變異的影響[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21,13(2):160-163.
[7]劉晟.手術切除與經皮微波消融治療結直腸癌根治術后肝轉移瘤的療效對比研究[D].上海:第二軍醫大學,2017.
[8]彭旗,謝夢達,楊向東,等.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與開腹手術治療結直腸癌患者近期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軍醫雜志,2019,47(6):647-649.
[9]余啟松,黃合超,丁峰,等.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對結直腸癌患者胃腸功能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7,45(8):76-79.
[10]宋偉華,李曉勇,周百中,等.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老年結直腸癌患者的療效及對胃腸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23):6624-6626.
[11]傅宇,徐群.腹腔鏡與開腹行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早期結直腸癌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20,23(7):552-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