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良豐
摘要:目的:探究內固定結合人工骨椎體成形術治療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選擇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浙江省瑞安市中醫院收治的8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結合組各41例。對照組采用內固定術治療,結合組采用內固定結合人工骨椎體成形術治療。對比兩組錐體恢復情況(腰椎功能評分、椎間隙高度、Cobb角)、出院時間、1年后疼痛程度、療效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結合組腰椎功能評分、椎間隙高度高于對照組,Cobb角、1年后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出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結合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內固定結合人工骨椎體成形術治療胸腰段脊柱骨折,可顯著改善腰椎功能,術后恢復速度更快,疼痛程度也相對更輕,且沒有增加并發癥發生率,療效顯著。
關鍵詞:胸腰段脊柱骨折;內固定;人工骨椎體成形術
脊柱骨折為骨科常見疾病,可導致體內多臟器損傷,治療難度非常大,同時會導致嚴重軀體功能障礙,對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較大影響。脊柱骨折多由間接外力引起,若患者得不到及時救治,將造成嚴重后果。在脊柱骨折中,胸腰段骨折占比最高,主要是由沖擊性外力向上沖擊患者的胸腰段導致骨折,嚴重者可造成高位癱瘓,嚴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1]。當前臨床主要采用手術治療胸腰段脊柱骨折,可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內固定是治療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主要術式,但效果欠佳。內固定結合人工骨椎體成形術可較大程度地恢復椎體結構和高度,同時人造骨可有效填充骨折塌陷后殘留的空隙,重建骨小梁和鈣質沉淀,預防錐體間退變[2]。本研究主要探討內固定結合人工骨椎體成形術治療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浙江省瑞安市中醫院收治的8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胸腰段脊柱骨折診斷標準;符合手術指征[3];未損傷神經、脊髓;無嚴重感染;配合度較高;意識清楚;能夠進行有效溝通;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胸腰椎損傷分類和嚴重程度(TLICS)評分在4分以下;伴精神或心理疾病;凝血功能障礙;退出本研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結合組各4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采用內固定術治療。選擇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協助患者取俯臥位。調整手術床為患者進行體位復位,促進傷椎盡快恢復。以傷椎為中心作正中縱直切口,充分暴露損傷區域及周圍錐體,置入椎弓根螺釘,螺釘數量根據患者情況而定;置入預彎的連接棒,上緊后再進行二次撐開復位。結合組采用內固定結合人工骨椎體成形術治療。選擇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協助患者取俯臥位。通過C型臂X線機確定傷椎部位,在傷椎上下節段釘入4枚椎弓根螺釘,置入預彎的連接棒撐開復位;采用穿刺針穿透1/3傷椎前中部位并注入液態人工骨,積血由另一側穿刺針穿刺錐體后排出,完成后應用骨蠟對穿刺口進行封口。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錐體恢復情況(腰椎功能評分、椎間隙高度、Cobb角)、出院時間、1年后疼痛程度、療效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疼痛程度采取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疼痛越劇烈[4]。療效評價標準:顯效,患者錐體功能基本恢復正常;有效,患者錐體功能明顯改善;無效,患者錐體功能無明顯改善或惡化[5]。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4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錐體恢復情況、出院時間、疼痛評分比較
結合組腰椎功能評分、椎間隙高度高于對照組,Cobb角、1年后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出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兩組療效、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顯效、有效、無效例數分別為14例、16例、11例,總有效率為73.17%(30/41);內固定斷裂、切口感染、骨水泥滲漏、神經功能障礙發生例數分別為2例、2例、0例、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2.20%(5/41)。結合組顯效、有效、無效例數分別為19例、20例、2例,總有效率為95.12%(39/41);內固定斷裂、切口感染、骨水泥滲漏、神經功能障礙發生例數分別為1例、2例、1例、0例,并發癥發生率為9.76%(4/41)。結合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χ2=7.405,P<0.05),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χ2=0.125,P>0.05)。
3討論
胸腰段脊柱骨折多采取手術治療,包括內固定術、椎體成形術。但單純內固定術支撐錐體的作用較低,無法填充骨折塌陷后留下的腔隙,錐體完整性較低,可能造成“空殼”,從而導致手術失敗[6]。單純采用椎體成形術,置入人工骨,可以填充傷錐體,但無法有效糾正骨折的脊柱形態,易發生畸形、骨水泥滲漏等不良事件[7]。內固定術、椎體成形術結合可以通過減壓的方式進行骨折復位,也可填充遺留腔隙,恢復椎體結構,提高手術成功率。也有研究表示,內固定術、椎體成形術結合應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滲漏風險,維持較高的椎體高度[8]。
本研究結果顯示,結合組腰椎功能評分、椎間隙高度高于對照組,Cobb角、1年后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出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結合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這表明內固定結合人工骨椎體成形術可以較大程度恢復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腰椎功能,減輕疼痛,提高療效,促進患者早日康復,且不會增加臨床風險,臨床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林博川,刁振斌,夏元升,等.內固定結合人工骨椎體成形術治療胸腰段脊柱骨折療效觀察[J].中華災害救援醫學,2020,8(12):705-706.
[2]胡文奎.內固定結合人工骨椎體成形術治療胸腰段脊柱骨折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31):167-168.
[3]周興,王江華.后路經椎弓根內固定結合椎體成型術治療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療效[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12):90-91.
[4]高磊,常浩勝,白艷紅.內固定結合人工骨椎體成形術治療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36):61-63.
[5]李斌.后路經椎弓根內固定結合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8):33-34.
[6]曹錦輝.經椎弓根內固定結合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臨床療效[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2):411.
[7]張岱陽.椎體成形術聯合后路椎弓根內固定對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療效觀察[J].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2016,13(3):28-30.
[8]聶強.后路經椎弓根內固定結合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療效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4):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