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瓊
山東省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婦產科,山東菏澤274000
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臟病(CHD)是導致產婦分娩、新生兒病死的危險因素,有數據顯示,其發生率約為2%,病死率為16%,嚴重威脅圍產期母嬰安全[1]。該合并癥孕產婦病死的主要原因是感染與心力衰竭,且分娩后容易并發肺動脈高壓等并發癥,預后不佳。在心臟內科疾病的診療技術發展下,臨床根據該合并癥孕產婦的實際情況,于孕前進行心臟手術,可改善其心功能,并能提高陰道分娩概率。但產科醫生仍然發現該合并癥的診療問題,如CHD妊娠風險、最佳分娩時機、合理化分娩方式和母嬰預后等。有學者提出,全面了解妊娠合并CHD的臨床特點能預估孕產婦的妊娠結局,進而制定針對性強的應對措施,加強疾病管理[2]。該研究方便選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間入院的82例妊娠合并CHD孕產婦與81名正常妊娠孕婦,分析該合并癥的臨床特點。現報道如下。
A組研究對象為方便選取來院產檢與分娩的82例妊娠合并CHD孕產婦,根據孕前心臟手術的實施情況分為A1組(孕前接受心臟手術)和A2組(孕前未接受心臟手術),均是41例。研究經倫理委員會審核以后準許開展,且患者對研究知情同意。A1組中,年齡20~43歲,平均(29.65±0.48)歲。A2組中,年齡21~45歲,平均(29.74±0.34)歲。B組研究對象為同期來院產檢和分娩的81名正常妊娠孕產婦,年齡22~44歲,平均(29.14±0.81)歲。以上組間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收集兩組孕產婦資料,包括病史、體格檢查與超聲心電圖等,同時分析妊娠合并CHD的臨床特點。
①觀察A組心臟手術對于心功能的影響,心功能使用NYHA分級,Ⅰ級為體力勞動正常,無心臟不適感;Ⅱ級為體力勞動輕微受限,偶有心臟不適感;Ⅲ級為體力勞動明顯受限,經常出現心臟不適感;Ⅳ級為無法進行體力勞動,持續出現心臟不適感。②觀察A組心臟手術對于新生兒窒息與早產的影響。③觀察A組心功能對于分娩方式的影響。④記錄A、B組的新生兒情況,利用新生兒阿氏評分評估新生兒窒息情況,包括呼吸、心率、肌張力、喉反射與皮膚顏色,各0~2分,共10分,分數與窒息情況負相關。同時記錄新生兒體質量。⑤觀察A、B組的母嬰并發癥。
A1組孕產婦心功能分級中,Ⅰ級占比26.83%(11/41),A2組Ⅰ級占比19.51%(8/41),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617,P=0.432);A1組Ⅱ級占比65.85%(27/41),A2組Ⅱ級占比41.46%(17/41);A1組Ⅲ-Ⅳ級占比7.32%(3/41),A2組Ⅲ-Ⅳ級占比39.02%(16/4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904,P=0.027;χ2=11.577,P=0.001)。
A1組孕產婦出現新生兒窒息例數2,占比4.88%;出現早產兒例數3,占比7.32%;A2組孕產婦出現新生兒窒息例數8,占比19.51%,出現早產兒例數11,占比26.83%,對比新生兒窒息率、早產兒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00,P=0.043;χ2=5.513,P=0.019)。
A組中,心功能Ⅰ級的陰道分娩15例,占比78.95%,剖宮產2例,占比10.53%,產鉗助產2例,占比10.53%;心功能Ⅱ級的陰道分娩32例,占比72.73%,剖宮產2例,占比4.55%,產鉗助產10例,占比22.73%;心功能Ⅲ-Ⅳ級的陰道分娩4例,占比21.05%,剖宮產8例,占比42.11%,產鉗助產7例,占比36.84%,其中Ⅲ~Ⅳ級心功能孕產婦的剖宮產率高于心功能其他級別孕產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A組的新生兒體質量數值為(3.15±0.19)kg,B組數值為(3.45±0.25)kg;A組的阿氏評分數值為(9.20±0.02)分,B組數值為(9.99±0.0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118、226.222,P<0.001)。
A組新生兒中,黃疸出現3例(3.66%),心臟畸形出現1例(1.22%),低體質量兒出現3例(3.66%),巨大兒出現1例(1.22%),并發癥率記作9.76%(8/82);B組新生兒黃疸0例,心臟畸形0例,低體質量兒1例(1.23%),巨大兒0例,發生率記作1.23%(1/8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56,P=0.041)。A組孕產婦中,肺動脈高壓出現4例(4.88%),先兆子癇出現1例(1.22%),早產出現3例(3.66%),心力衰竭出現2例(2.44%),并發癥率記作12.20%(10/82);B組孕產婦肺動脈高壓0例,先兆子癇0例,早產2例(2.47%),心力衰竭0例,并發癥率2.47%(2/8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652,P=0.017)。
妊娠合并CHD是不良妊娠結局的常見誘因,孕產婦多合并肺動脈高壓等表現,使其循環系統紊亂,不利于胎兒發育[3]。在臨床醫學的發展下,CHD病情可明顯控制,使心功能維持在Ⅰ~Ⅱ級,則可安全妊娠[4-6]。加之新生兒科診療技術的發展,早產兒的生存率也顯著提升[7-8]。該研究對該合并癥的臨床特點進行分析,以評估其分娩方式、妊娠結局和母嬰并發癥等預后情況,為臨床診療該合并癥提供理論支持[9-10]。
該研究中,A1組孕產婦的心功能Ⅱ級比率65.85%高于A2組41.46%;心功能Ⅲ~Ⅳ級概率7.32%低于A2組39.02%(P<0.05)。A1組的新生兒窒息率(4.88%)低于A2組(19.51%);早產兒概率(7.32%)低于A2組(26.83%)(P<0.05)。說明孕前接受心臟手術可以改善預后,原因是心臟手術能保證孕產婦的妊娠期安全,避免因心臟疾病引發其他妊娠合并癥,且能預防因CHD導致分娩過程中宮縮乏力等情況。心功能Ⅲ-Ⅳ級的剖宮產率(42.11%)高于Ⅱ級(4.55%)和Ⅰ級(10.53%)(P<0.05)。說明心功能與剖宮產率負相關,原因是CHD孕產婦會過度擔心陰道分娩結局,保險起見會選擇剖宮產。A組的阿氏評分 (9.20±0.02)分低于B組 (9.99±0.01)分;A組的新生兒體質量(3.15±0.19)kg輕于B組(3.45±2.25)kg(P<0.05)。結果與王以新等[11]結果[對照組的新生兒體質量為 (3 455±397)g,觀察組為 (3 031±635)g;對照組的新生兒阿氏評分為(10.00±0.10)分,觀察組為(9.63±1.16)分]基本一致。證明該項研究具有實踐意義,符合以往臨床研究結果。A組的新生兒并發癥率(9.76%)高于B組(1.23%);孕產婦并發癥(12.20%)高于B組(2.47%)(P<0.05)。說明該合并癥的妊娠結局較正常孕產婦差,原因是CHD會增加孕產婦的妊娠負擔,較非妊娠期提高1倍,心臟負擔過重會加重病情,進而導致母嬰并發癥,影響新生兒發育[12-13]。
綜上所述,妊娠合并CHD孕產婦的心功能越差,母嬰并發癥越高,剖宮產率越高,新生兒發育越差。因此,需要在孕期適時進行心臟手術,改善心功能,進而取得理想的妊娠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