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綱
(張家口市萬全區畜牧站 075000)
在工作實踐中,經常有養殖戶反映,育肥羊群出現排尿困難,導致育肥速度緩慢的現象,這其實就是尿結石病引起的。尿結石癥不是繁殖羊群的常發病,但在育肥羊群中常出現,這與飼料營養不均衡、飼料中的高蛋白有關,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尿液中大量呈溶解狀態的鹽類結晶出來,形成鈣鹽、磷酸鹽結晶沉淀,堵塞尿路從而出現排尿困難等一系列癥狀。面對此類疾病無對癥藥物,養殖戶往往是先進行簡單治療,發現癥狀無明顯改善就采取淘汰措施,這樣大大減少了羊只的育肥價值。所以,在育肥過程中如何科學預防,能夠不發病或少發病才是應對該病的關鍵。現把我們救治工作中遇到的一例介紹給大家,希望給同行應對此類疾病及養殖戶科學育肥帶來幫助。
我區匯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位于安家堡鄉梁太莊村,存欄肉羊325只,羔羊從內蒙及張家口壩上地區購進,進行4~7個月短期育肥后出售,近期出現4例排尿困難的病例,養殖戶自行對病羊進行了治療,采取了肌肉注射慶大霉素的治療方式,治療無效,已死亡1只。養殖戶透露,每批羊都有該病的零星發生。
病羊進食、飲水減少,痛苦咩叫、起臥不安。肉羊頻頻呈排尿狀,努責強烈,但排出僅呈點滴狀,尿道顯著粗大,略顯波動感富于彈性,肛門部不斷抽縮,舉尾,拱背縮腹。初步判斷為尿道結石。
對死亡養只進行了剖檢,發現肌肉發黃,除了泌尿系統外,其余主要臟器無顯著變化。由于尿道完全阻塞導致膀胱破裂,尿液進入腹腔,引起腹膜炎致死。尿道發現有散在結石存在,大小和數量不等,堵塞尿路通道,可以診斷為尿道結石。
對于發病晚、癥狀較輕的2只病羊進行藥物治療,治療原則為,一是尿道消毒,靜脈注射烏洛托品。二是利尿,肌肉注射速尿。同時提供充足的飲水、飼喂玉米面糊,產生大量的尿液把結石沖出去。
其中尿道阻塞嚴重的1只,限制飲水,對膨大的膀胱進行穿刺,排出尿液,緩解癥狀,同時肌注阿托品,使尿道肌松弛,減輕疼痛,準備導尿。給予試驗性的鹽水沖洗法進行治療,過程簡單介紹如下:進行局部麻醉,導尿管消毒,涂擦潤滑劑,緩慢插入尿道,助手封住尿道口周圍,注入生理鹽水,反復沖洗,使尿道口開張后,迅速將導尿管抽出,使尿道內的結石隨同生理鹽水和尿液一同涌出。術后要飼喂玉米麩皮糊,并注射速尿和氨芐青霉素,加強術后治療。
圈內圍欄規格6m×6m,內存欄母羊45只左右,減少到30只,使存欄減少,飲水位更加寬松,保證羊只的飲水量。因為當育肥羊飲水量不足時,羊尿的濃度增高,尿液中礦物質處于飽和狀態,尿酸鹽易結晶出來形成結石。
一定要保證粗飼料的品質和充足的數量,粗料、精料搭配合理。粗飼料的比重達到30%以上。
患病羊進行隔離,單獨進行飼喂,飼喂玉米秸稈和玉米面糊。補飼青草、菜葉等富含維生素的青綠飼料,隔離舍有足夠的運動空間。
改限制飼喂為自由采食,節省人工,減少應激,減少疾病誘發因素。
建議下批羊更換高品質精補料。增加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減少發病率。
通過分析該合作社羊群尿結石的發病原因,我們針對性地提出科學整改措施,并向養殖戶做出解釋,讓他們能夠充分認識并欣然接受。通過應用我們提出的整改方案,該合作社育肥羊尿結石的發病率驟然下降,經濟效益穩定增長。
精補料營養不平衡,高蛋白、高鈣低磷的飼料均可促進尿石形成。日糧中鈣磷比失調,鈣低磷高,引起尿中磷酸鹽尿結石,鈣高磷低引起鈣鹽結石。在舍飼育肥羊群以磷酸鹽結石為主。養殖密度大,飼喂空間不足,同時天氣炎熱,長期飲水不足,機體出現不同程度的脫水,使尿中鹽類濃度增高,促使尿結石的形成,結石堆積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處,引起排尿障礙。這兩點是誘發育肥羊尿結石的主要原因。此外,還有其他致病因素,比如尿路感染、維生素A缺乏等,都能導致尿結石的發生。
由于畜牧業生產方式的轉變,短期育肥、快速催肥技術得到推廣應用。為追求更快的生長速度,育肥過程中精補料的用量越來越大,粗飼料用量越來越少。這就需要匹配更加高效能的飼料和更精密的飼養管理作保障。高精料育肥,體內臟器包括肝、胃腸代謝負擔較重,出現炎癥的風險較高,最終導致血液異常,腎小管濾過及重吸收異常,包括上皮完整性異常等,進而影響泌尿系統及尿液組成。
大品牌飼料原料來源穩定,質量有保障營養更均衡。小飼料廠往往存在配方不合理,混合不均勻的問題,用后此病發病率較高。
公羊最易發病,因公羊尿道較為細長,且在解剖結構上存在S狀彎曲,結石鑲嵌在陰莖尿道口開口處后方,引發尿石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