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瑞勝,周建軍,董 克,付晨然
(唐山市漁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 063000)
在水產養殖活動中,一些有經驗的養殖戶可以根據水色的變化來判斷水質的優劣,為科學養殖提供相應的參考。在水產養殖活動中,良好的水色能夠有效增加水體溶氧,有效降低水中的毒害物質,盡可能減少因水溫波動,而導致動物產生應激反應的現象發生。由于水產養殖活動受到季節的影響,在夏天會增加投餌料,動物的代謝速度加快,殘留的餌料、糞便、有機廢物持續增加。更甚者引發水體富營養化的現象,使得藻類生長的速率加快,嚴重影響水質的安全穩定。
在水產養殖活動中,由于存在藍藻門大量繁殖的現象,導致水體呈現藍綠水色。水層表面有帶狀,云狀藍綠色藻類聚集,從而形成油膜,在水體下層的藻類很清瘦。濃綠水的水色濃綠,沒有光澤,透明度相對較低,而水體的表面呈油污狀[1]。而天氣驟變會造成藻類的大量死亡,出現浮頭、泛塘等現象,嚴重污染了水體。
在水產養殖活動開展過程中,常常會因為養殖中后期投放的飼料過多,而動物使用的較少,剩余了大量的殘餌。再加上動物的排泄物沒有及時的清除,導致池塘中動物的排泄物過多,使得水體呈現黑褐色和醬油色。由于部分有機物在腐敗分解后沒有及時的清除干凈,出現了水體富營養化,使得水體中懸浮的有機物增多,而水質老化、惡化,毒素逐漸增加。在養殖活動中,即便使用了增氧機,也很難消除這些有害物質。在黑褐水及醬油水質中,褐藻、鞭毛藻、裸甲藻具有很強的生存優勢,而這些藻類在生長的過程中會釋放出許多有毒物質,對水產養殖活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藻類分泌的毒素會刺激動物,增加了動物發病的可能性,更甚者出現中毒死亡的現象。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常常會出現渾濁水的現象。在殺蟲、殺菌、變天倒藻工作完成后,藻類缺乏使得泥土顆粒懸浮量逐漸增大。再加上存在投喂不足的現象,導致水體變得渾濁。在水產養殖活動開展過程中,常常還因為出現了寄生蟲疾病,引發了水體渾濁現象,對整個水產養殖活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在水產養殖活動中,針對藍綠藻富集的水體,可以通過連續使用“藍光一號”加強處理工作,有效改善水體環境,有效防止底質惡化的現象發生。在水產養殖的后期,會出現早類嚴重老化的現象,大量藻類死亡,從而在水面形成漂浮的油膜,有很嚴重的腥味。在處理活動中,可以使用自帶解毒劑的產品,加強藻類處理工作,在做好藻類清楚工作的同時,使用相應的促肥,實現培水活水的目標。通過加強“底改立得”等相關產品的使用,有效改良底質,增強水體的穩定性。
在水產養殖活動中,針對黑褐水、醬油水水質,在調節工作開展之前,首先要做好解毒工作,為動物的生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因而在實際養殖活動中,可以通過加強“底改立得”“底改福星”等藥品的使用,有效達到改底的目的,從而在水產養殖活動中,盡可能減少底部發臭,缺氧等現象發生[2]。而在水產養殖活動中,還需要全面加強對整個水產養殖活動的觀察。一旦發現動物出現了缺氧現象,要及時的增氧,有效減少動物死亡的概率,保證相應的養殖活動能夠更加高效穩定開展。為了解除水體中的毒素,在解毒活動中可以使用“益水清”“解毒應激寶”“應激解毒安”來達到解毒的目的,降低水體的粘稠度。
在水產養殖活動中,針對因藻類缺乏沙質土壤而造成的渾水,可以通過使用“三效底改”“底質凈”,采用全面拋灑的方式,達到澄清水質的目的。為了盡可能避免出現渾濁水,在處理活動開展過程中,還需要使用促肥和小球藻種 ,達到肥水的目的。而在整個工作開展過程中,為了提升其整體的工作質量,還可以搭配磷酸鈣,有效提升處理的整體質量和效果。在渾濁水處理活動中,要根據不同的季節,綜合考慮到寄生蟲的類型,選擇合適的殺蟲劑,加強寄生蟲處理工作,有效減少因寄生蟲,而引起渾水的現象發生的可能性。為了避免因蝦蟹喂食不足,而引起的渾水現象,在養殖活動中,可以適當增加投喂量,采用“肽餌肥”來拌料,起到誘食,改善腸道,減少動物發病的目的。
總之,為了有效提升水產養殖的整體效率,在實際的養殖活動中,要加強不良水色的調節工作。通過采取更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和手段,避免出現水體富營養化現象,有效增加水體中氧氣的含量,營造一個良好的水產養殖環境,實現健康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