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敏
(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農業農村局 618100)
作為畜牧生產的基礎工作,生產統計數據要求及時準確、全面統計[1]。工作內容主要包括畜禽生產情況記錄與統計。畜牧生產的統計工作需要真實客觀地反映當地畜牧業發展狀況,要求制定科學的統計方法,做到宏觀把握大局,同時鄉鎮統計人員的基層工作也應全力落實。為更好地做好畜牧生產統計工作,積極總結經驗尤為重要。
因畜牧養殖地區分布在農村山區,零散養殖戶因文化水平有限無法嚴格完成統計工作。部分養殖場缺少專業統計人才,統計工作多交給兼職人員,又因兼職人員沒得到正規培訓,對畜牧統計工作不熟悉,工作效率底下,統計工作經常出現紕漏[2]。其次,養殖場業主不夠重視統計工作,沒有定期發展統計人員,由上至下的整體思想認識不夠到位,也沒有按照崗位要求申請足夠統計人員,常一人身兼數職,導致工作精力有限,影響統計工作的質量。而對于鄉鎮統計人員來講,頻繁工作調動嚴重影響了統計業務的熟悉度,往往剛剛了解工作就被調離崗位。統計人員變動頻繁是影響畜牧生產統計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專業知識水平的差異,對于畜牧生產的統計工作,并非每位養殖場業主都十分了解,因此要做到定期委派專職人員,到養殖場內宣教畜牧業統計工作的意義和相關知識,做到專項輔導,落實到具體人頭,通過反復、詳細的宣傳講解,使每一位養殖業主均能夠了解畜牧業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做到規范養殖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畜牧業統計工作的規范性。同時加強對鄉鎮統計人員的工作指導,落實基層工作,納入日常考核制度。
基層統計工作作為畜牧業的基礎工作,鄉鎮統計人員需要具有一定的責任心,在畜牧統計工作進行中要時刻把工作放在心上,開展工作期間要認真負責,落實到位,避免出現漏報、錯報等工作疏忽。鄉鎮統計人員須進行基層走訪,要入戶調查,直接與養殖業主面對面溝通,親力親為,摸清家底。總之,作為畜牧統計人員應該時刻保持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認真負責的責任心。
規范畜牧統計工作應依法實施,學習專業統計知識的同時也要了解統計法規的內容,明確法規責令,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社交媒體平臺,開展普及統計法律法規的活動,對各地統計人員培訓時,也應該加大學習統計法規的力度,讓廣大統計人員明白工作上的瞞報漏報錯報是會觸犯法律的。
為保證畜牧生產統計工作的準確性,要對統計數據層層把控,實行逐級審查機制,確保基層畜牧業統計數據的真實可靠。對于畜牧業基層統計數據的工作實施逐級上報制度,例如:村級的畜牧業生產統計報表由村防疫員統計調查上報至鄉鎮畜牧獸醫站,經過匯總再上報至縣級畜牧統計管理部門,經過縣級畜牧統計人員嚴格審核后上報縣級行政主管部門簽字審批。
通過逐級上報層層把關,提高基層統計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從而提高畜牧業生產統計數據的質量,促進統計工作良性循環。
目前,散在養殖業主大量存在,因其養殖規模較小,各崗位不具備完整規范配置,所以應該提高養殖業主的專業知識來輔助完成統計工作。首先,進行掃盲工作,加強基礎教育,在養殖戶中增設與畜牧養殖相關的基礎理論課程,配合實踐技術培訓,為統計工作的靈活應用奠定理論知識。其次,加強以村組為單位的統計文化陣地建設,進行分組學習,內容包括科技統計、統計業務知識、市場信息分析等。最后,利用網絡建立統計工作網格,使得每一位養殖業主都能接受到科學規范的畜牧統計培訓,網絡服務平臺作為信息陣地,可使各個鄉村了解統計工作,作為“信息高速路”架起畜牧統計工作的橋梁。
隨著畜牧業現代化的發展,畜牧生產統計工作也應與時俱進,規范各類養殖場及散在養殖業主的統計工作迫在眉睫。統計工作要做到實事求是,統計數據要確保真實性,鄉鎮統計人員應該提高職業水平,更加規范的進行畜牧統計工作。統計工作作為基礎性工作十分重要,堅決確保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基層統計工作的好壞會影響整個畜牧養殖業的發展,也是影響畜牧產能的主要因素。鄉鎮統計人員也應主動探索新形式下基層統計數據采集方式,工作創新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更高質量的完成畜牧生產統計工作應成為今后工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