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海霞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苴鎮畜牧獸醫站 226409)
豬氣喘病是生豬養殖過程中的常見易患病,做好防控工作的重要性非常的突出。豬氣喘病雖然不會造成較高的死亡率,但是會影響生豬正常的生長發育,嚴重時會出現大口喘氣或是咳嗽等癥狀。針對患病豬,需要及時對其進行治療和隔離,及時采取各項治療措施。
豬氣喘病的臨床癥狀具體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隱性型。該類型的疾病多發生于仔豬的身上,病癥一般比較輕,致死率不高,臨床癥狀并不是非常明顯,偶有幾聲輕微的咳嗽聲出現,經過精心照料后能夠痊愈;其次是慢性型,患病豬具體表現為濕咳、干咳等癥狀,該類型若是治療不及時的話,可能會導致出現痙攣性哮喘;急性型可能導致出現窒息死亡的案例,治愈比較困難,伴隨著體溫上升的情況,體溫可上升至40℃以上。另外,不同類型的患病類型有會出現呼吸急促、呼吸頻率加快、食欲下降、精神不振、身體日漸消瘦等情況。
患氣喘病的病豬其病理變化具體存在于肺部,心葉、兩肺尖葉等部位,這些部位會出現炎癥病變,肺部病理變化明顯。肺部多存在水腫、氣脹等情況。病灶周圍的組織會出現局限性氣腫,按壓變化不明顯,通過解剖會發現其內壁比較松弛,有灰白色液體滲出,并且有黏液存在[1]。
豬氣喘病多是由于感染肺炎支原體所導致的,因此運用中藥和西藥的方式都能夠獲得比較顯著的療效。首先,長期以來,運用中醫治療的方式往往能夠獲得比較顯著的治療效果,且各種方劑中常常將蜂蜜作為藥引。中醫治療的效果比較好,同時毒副作用小。可以用紫蘇、馬兜鈴、甘草各30g,大青葉、金銀花、葶藶子、遠志各40g,杏仁、貝母、地龍、瓜蔞、忍冬藤各50g,將其混合研末,加入適量的蜂蜜混合均勻,之后拌入飼料中就可以了。
實際運用過程中,需結合生豬患病實際做好藥物劑量的改變。像體重為10kg之下的豬,飼料中加入20g藥粉就可以了,10~30kg的豬劑量為30g,30~50kg的豬劑量為50g,超過50kg劑量為100g左右。該治療方式早晚各一次,連續服用一周觀察效果。
西藥治療見效快,但是需要在治療過程中注意不要使用過量抗生素導致出現嚴重的藥物殘留。治療過程當中需將藥物運用肌注注射的方式,可選擇肌肉注射卡那霉素治療,癥狀嚴重的病例可適當增加注射次數,土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等藥劑可以交替使用,一般每頭豬注射5mL,一周為一個療程。可以在飼料中加入林可霉素進行治療。
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不斷優化圈舍環境,能夠有效切斷疫病的傳播途徑,降低患病幾率。養殖戶需做好通風工作,合理控制養殖密度,保證圈舍溫度適宜,做好衛生清潔等多項防治工作,避免細菌和病毒滋生提高患病的幾率。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合理使用消毒劑。養殖人員需要注意做好個人衛生消毒,穿戴專門的防護衣物才可以進入到飼養區域。
為降低豬群患豬氣喘病的可能性,還需做好免疫接種工作,提高生豬免疫力。一般情況下,1~2周齡的仔豬需進行首次免疫,8~11周齡的仔豬再次接種。接種部位在仔豬的頸部,免疫時效為半年。中大豬需在每年8~10月份期間聯合注射一次滅活疫苗與弱毒菌苗。未發病的豬群可以注射豬氣喘病弱毒凍干疫苗,有效預防疫病。
預防該病還需做好科學飼養,保障飲水和飲食的的質量,飼喂更多優質飼料,添加一些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元素,滿足其日常生長所需,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2]。
預防豬氣喘病時還需充分利用豬群對抗菌素的敏感性,依靠藥物保健的方式去有效防控疫病。例如實際養殖過程中可以在食物中適當添加一些中藥去預防疾病。仔豬的飼養可以適當投喂預防藥物,像生物活性肽和維生素等等,能夠促進其健康生長。當前比較常用的藥物有:高純黃芪多糖、氟苯尼考、多西環素結合一定比例做好配制,結合0.4%左右的配比在飼料中充分的攪拌,一天一劑,連續服用約10d,能夠顯著改善豬群整體免疫水平,獲得良好的防控效果。
綜上所述,豬氣喘病是豬群生長過程中一種常見的易患傳染性疾病,會嚴重影響養殖業的發展,給養殖戶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所以需要養殖人員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認真做好防控和治療,降低豬群感染豬氣喘病的幾率,提高治療效果,促進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