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霞,宋瑞,高景報,李玉卡,左曉磊
(石家莊市畜產品和獸藥飼料質量檢測中心 050000)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畜產品生產國和消費國,2018 年我國的肉類產量達8600 多萬噸,禽蛋產量達3100 多萬噸,均處于世界第一; 牛奶總產量為3000 多萬噸, 居世界第三位。 餐桌無小事,人們對畜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 在我國,受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協調的影響,食品檢測力度存在差距。 在經濟發達地區, 不論是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度還是檢測能力都相對較高;反觀縣級及以下地區,作為畜產品安全生產的源頭卻成了監管最為薄弱的地方。 因此,根據我國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開展畜基層產品安全檢測體系的研究,對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意義重大。
1.1 檢測體系不健全 現階段我國省級和部分市級設立了專門的畜產品檢測機構。 很多地區仍處于機構改革進程中,獨立的畜產品安全檢測機構尚未建立, 需憑借市區檢測站的延伸活動開展工作。 在鄉鎮獸醫站中,基礎檢測設施建設不完善,缺少統一的安全檢測標準,無法確保畜產品檢測工作的有效性,一定程度上威脅群眾的生命安全。
我國畜產品數量眾多,且從生產到銷售的過程會有多個部門負責質量安全檢測。 這些部門彼此獨立,在實際工作中難免溝通不足,容易出現交叉檢測和遺漏檢測等問題。
1.2 檢測隊伍建設不足 多數基層檢測機構受經費限制,部門辦公環境簡陋,辦公區和檢測區未有效分開。 由于缺乏整體規劃,檢測操作臺布局不合理,不利于動物防疫和畜產品安全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 受畜產品消費特點的影響,檢測機構需要快速準確地出具相關檢測結果,基層檢測設備落后問題亟待解決。 檢測設備的定期檢查與更新工作不到位, 容易導致檢測結果與實際存在差異而引起誤判。
基層人員編制少,身兼數職的現象普遍存在。 多數縣級檢測站缺乏專業檢測人員,面對的工作任務卻非常艱巨,涉及到肉蛋奶、水產品和獸藥飼料等品種。 此外工作人員專業技術知識匱乏,未經系統化培訓來提升專業技能,熟練程度不夠。 遇到一些質量問題并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難以保證其結果的準確性。 對于技術型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刻不容緩。
1.3 檢測抽樣不規范 科學合理且符合規范要求的采樣是保證檢測結果具有指導監督檢查的重要依據。 抽樣程序不規范是造成畜產品監督抽樣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實際工作中,由于抽樣人員業務水平較低、責任心不強,很容易造成抽樣監督任務流于形式。 抽樣問題還表現在抽樣記錄內容填寫不規范、信息不準確等問題。
2.1 建設和完善基層檢測機構 基層檢測站的建設是畜產品檢測工作的基本保障,需加快建設基層檢測機構,提高畜產品檢測機構的覆蓋范圍。 根據不同區域的發展需要,制定不同的保障制度,以此來提升檢測的工作效率。 加大對基層的畜產品檢測機構的扶持,通過引進先進的基礎設備來加強檢測工作,不斷縮小區域檢測的差距。 在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合理劃分檢測職責,督促各檢測部門和人員端正工作態度。 多措并舉確保畜產品的質量檢測體系能夠滿足我國現代化農牧業發展的需要。
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前提下,針對檢測項目缺失類問題,逐步推進畜產品檢測的全面進行。 不再一味局限于傳統的檢測方法僅對畜產品本身的檢測,根據服務內容與需求量,優化檢驗機構的資源配置。 同時開展獸藥飼料和水源等的檢測,從源頭上控制畜產品的質量。 對檢測工作全面性的探索能夠降低食品安全事件發生的風險。
2.2 建設高素質檢測隊伍 政府相關部門充分了解基層畜產品檢測部門實際情況,包括基層崗位的人員設置、設備運行、培訓機制等,加大對基層檢疫隊伍建設工作的投入。 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作為基層畜產品安全檢測人員, 必須配備相應的工作設備和專業技能,這直接關系到質量指標與監測工作的執行。
首先通過階段性的考核和培訓加強在崗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學習,提高專業能力,強化責任意識。 積極參加檢測部門之間的技術交流。 對檢測項目反復練習,從而豐富操作經驗。 其次是積極引進具有專業技術和經驗的工作人員, 并安排崗前培訓和考核,進一步提高和規范檢測人員的檢測能力和操作水平,為基層畜產品安全檢測機構開展檢測工作提供充分技術保障。
儀器設備的規范化管理不容忽視。 檢測部門需安排專人管理儀器設備,建立儀器檔案,定期進行維護和檢修,確保所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2.3 規范抽樣程序 抽樣工作是完成檢測任務的基礎步驟。加強專職抽樣監督人員崗位培訓和相關法律知識的學習, 全面提高抽樣人員的綜合素質,規范抽樣的流程,為后續檢測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
在新時期背景下, 要破解我國基層畜產品安全質量檢測的難題,必須因地制宜,建設基層畜產品檢測機構,提高檢測設備的質量,優化人員配置,從而提升我國市場上畜產品的品質,保障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