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現在養了山羊110多只、香豬60余頭,鴨子100只,一家子年收入已經有近10萬元了……”談起現狀,徐長云喜上眉梢。但在精準扶貧之前,徐長云一家三口都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全家年收入不到1萬元。
迷茫無助,生活貧苦
在村民們的印象中,徐長云就是一個老實巴交、沉默寡言、沒啥文化的“窮人”。僅靠種幾畝薄田和砍竹子維持生計,日子過得十分貧苦。徐長云也嘗試過在周邊打零工,想多掙點錢改善生活,但苦于既沒有文化,又沒有技術,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想創業更是沒資金、沒勇氣,一旦失敗,會給這個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為此,徐長云十分自責、失落,一度萎靡不振,一家人長期生活于貧困線以下。
精準幫扶,脫胎換骨
江西省社聯駐村幫扶工作隊和溪南村村委看到了徐長云一家的艱辛,反復上戶講政策、鼓干勁、謀出路,這讓徐長云看到了脫貧的希望,重新燃起了奔向美好生活的信心。在駐村干部的幫扶下,徐長云選定山羊養殖為突破口。參加培訓、申請貸款、選址蓋圈、引進幼羊,徐長云一頭扎進山羊養殖,像是換了個人似的,起早貪黑、風雨無阻、踏踏實實、精心飼養,幾年下來,在實踐中逐漸摸索出一套成功的山羊養殖經驗,養殖數量從最初的幾只,到如今的100余只。嘗到了產業發展的甜頭,加上養殖經驗越來越豐富,徐長云發展產業的積極性越來越高,陸續承包了5畝魚塘,引進了香豬養殖,還種植了5畝有機水稻,2017年11月成功實現脫貧,2020年家庭人均收入突破31000元。通過努力,徐長云帶領著小家庭走出了迷茫,走向了富裕。他驕傲地拿出一本鮮紅的榮譽證書,赫然印著“徐長云同志被評為高阜鎮2020年度產業發展之星”。徐長云說:“我要帶著這份榮譽,繼續大力發展產業,讓家人的日子越過越好!”
勵志進取,感恩回饋
“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各級幫扶干部……”這是徐長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致富不忘黨恩,脫貧不忘帶貧,徐長云在自己脫貧后開始幫助帶動身邊其他貧困戶。鄰村佛頭嶺洪國祥夫妻看到徐長云發展養殖脫貧致富后,也想養幾頭小香豬,找到徐長云幫忙代養,徐長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村里其他貧困戶找他取經,徐長云也總是毫無保留地傳授養殖經驗。在村里召開的扶貧工作座談會上,徐長云多次發言介紹養殖注意事項。此外,徐長云夫妻倆只要有時間就積極參加村里各項活動和熱敏灸推廣,遇到村里組織活動,總是會開著三輪摩托車繞到鄰村佛頭嶺接上貧困戶。在村里組織的新冠疫情捐款活動中,徐長云夫妻主動捐出200元。2019年徐長云家庭被評為“脫貧先進示范戶”。
責任編輯:程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