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婧


“真心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若不是有報銷,我不敢去治,也治不起……”景德鎮市樂平市禮林鎮洄田村柴長鴻脊髓損傷、四肢癱瘓已數年,常年在杭州某康復醫院接受康復治療,每年的治療費高達30多萬元。他的父親柴天均表示,兒子的命、全家人的生活全靠政府兜底保障才吃穿不愁,有病才能就醫。
這是樂平市健康扶貧工作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樂平市衛健委不斷打出健康扶貧“組合拳”,緊緊圍繞讓農村貧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這一目標,以深化改革、創新機制為動力,以改善農村貧困地區醫療服務條件和提高農村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水平為重點,努力提高農村貧困地區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減輕農村居民就醫負擔,為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提供健康保障。
樂平市人民醫院全科醫生葉斌是鄉村和社區家庭醫生簽約團隊中醫院專家組成員之一。家庭醫師簽約需要簽到每一位貧困戶,多年來,他的足跡遍布全市大部分社區、鄉村,為不少偏遠鄉村的貧困患者解決了慢性病用藥的困難。一名70多歲的高血壓貧困患者為了節省藥費,一直服用一種早期的高血壓藥物,造成血壓波動大,反復頭暈頭痛,并出現高血壓腦病等危重情況。了解情況后,葉斌將新的藥品送到患者手里,并與村醫商議解決患者的后續用藥問題,后來患者癥狀明顯好轉,還特意打電話給葉斌表達內心的感謝。葉斌表示,“病人的致謝讓我感到,作為一名下鄉扶貧醫生,雖然辛苦,卻是非常有價值的。”
據了解,針對出院的貧困患者,樂平市人民醫院還采用電話隨訪、微信平臺、家庭訪視多種方式架起醫院與患者家庭的有效溝通橋梁。出院已經一年多的鄒大叔,已經習慣了市人民醫院專科護士樓娟每月一次的上門走訪服務。樓娟還專門根據患者情況使用有凹凸感的貼紙貼在藥盒上,用于服藥提示。“在藥盒的左上方貼幾片有凹凸感貼紙,代表的是一天吃幾次;在藥盒右上方貼幾片有凹凸感貼紙,代表的是一次吃幾粒。這樣患者只要觸摸藥盒上的貼紙的凸點就可以知道每種藥物服用的頻次和劑量了。”樓娟向記者介紹了她為失明的鄒大叔設計的凹凸貼紙識別服藥法。
“真心感謝黨和政府,要不是黨的政策好,有高達90%的報銷比例,我是無論如何不敢去治也治療不起的……”樂平市后港鎮嶺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乳腺癌患者鄒某蓮告訴記者。多年來,樂平市積極探索便民利民健康扶貧服務新模式,率先在全省推行市域內貧困人口住院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率先在全省推出健康扶貧市、鄉、村三級醫療機構綠色通道“就醫卡”,貧困對象憑卡就醫,在全市各級醫療機構享受減免費用、簡化流程綠色通道服務。
同時,樂平市還實行健康扶貧“一站式”全覆蓋窗口服務,65家市、鄉(鎮)醫療機構同步納入定點醫院,方便了貧困人口就醫。患者住院不需預付押金,出院一次結付,自付費用不超過10%,“五道保障線”+“一站式”結算模式,大大緩解了貧困人口看病的經濟壓力。
作者簡介:邵婧,景德鎮日報。
責任編輯:朱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