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勇軍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之年。
站在“兩個五年”的交接點,貴州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用好五年過渡期政策,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十三五”收官,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的貴州,書寫了中國減貧奇跡的貴州篇章。“十四五”開局,如何鞏固拓展來之不易的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新開局,新征程。貴州廣大干部群眾紛紛表示,要堅決把來之不易的成果鞏固住、鞏固好,全面推開鄉村振興,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譜寫貴州“三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四個不摘”“五個體系”——機制銜接 扶上馬送一程
“新年快到了,多賺點年貨錢!”1月25日,望謨縣蟠桃街道平郎社區扶貧車間望發皮具手袋有限公司內,搬遷戶楊秀妹干得起勁。以前在老家種地,日子過得緊巴巴。現在不僅住上了新房,一個月還能掙3000多元,“日子好過得很哩!”
扶上馬送一程。望謨縣統籌抓好“新市民”后續保障服務工作,以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創立創業就業孵化園,吸引了19家加工企業、民族刺繡等各類勞動密集型企業設立扶貧車間,持續推動“兩業”(產業、就業)長足發展。目前,可提供就業崗位1500余個。
“新的一年,我們要爭取實現新突破,吸引更多企業入駐,讓扶貧車間成為群眾增收的好渠道,讓搬遷群眾安居樂業,建設美好新家園。”望謨縣創業就業孵化園負責人冉光龍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92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92萬人搬出大山,減貧人數、易地扶貧搬遷人數均為全國之最。省委主要領導強調,全省上下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堅持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用好五年過渡期政策,對脫貧縣、脫貧村、脫貧人口扶上馬、送一程。
持續鞏固拓展好脫貧攻堅成果。貴州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對易返貧致貧人口實施常態化監測。深化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五個體系”建設,突出抓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加強扶貧項目資產監督管理。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
省委副秘書長、省扶貧辦主任李建表示,“十四五”時期全省脫貧摘帽地區仍要把鞏固脫貧成果作為鄉村振興重點,要做好思路、產業、機制、政策、工作等多方面銜接,確保脫貧人口和摘帽地區在鄉村振興中不掉隊。
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產業銜接 提高農業質量和效益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
2018年初,貴州省委在全省興起“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選準茶葉、蔬菜、食用菌、水果、生豬、辣椒等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12位省領導領銜高位推動,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六個轉變”。
實踐證明,農村產業革命不僅有效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而且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2020年,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675.59億元,比上年增長6.3%,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0.3%,拉動經濟增長0.9個百分點。
做大做強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省人大代表、關嶺自治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羅紅介紹,近年來關嶺大力發展黃牛產業,積極構建種養一體化、屠宰加工標準化等體系,促進了關嶺牛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發展,讓關嶺黃牛走向更廣闊市場。
“大力推動農業現代化,這是接下來我們要努力的方向。”羅紅說,關嶺黃牛、關嶺花椒都是大有可為的產業。要按照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要求,結合實際從規模化生產、市場拓展以及小型山地特色農業機械的運用等方面著手,增強農業生產效率,增強農業農村發展內在活力,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持續提升群眾的生活水平。
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十四五”時期,貴州將聚力推進農業大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落實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深化農村改革,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強化鄉村治理,構建高質量發展鄉村建設體系。
因地制宜 分類推進——規劃銜接 全面推開鄉村振興
今年是銜接鄉村振興的第一年。
開好局、起好步。立足省情實際,貴州根據不同村寨現狀、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等分類推進。抓住國家在西部地區脫貧縣中集中支持一批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機遇,抓好鄉村振興示范工程,以點帶面,全力推動脫貧摘帽地區走向全面振興、共同富裕。
“下一步,將為鄉村振興謀好篇、布好局。除牽頭做好全縣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外,還將指導好相關部門制定《晴隆縣鄉村振興人才規劃》《晴隆縣“十四五”時期推動山地特色城鎮化高質量發展規劃》等與鄉村振興有關的規劃。”晴隆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劉遠斌信心滿滿地說。
試點示范,有效推進。2019年以來,貴州大力推動“十百千”鄉村振興示范工程,推進余慶縣、盤州市、福泉市3個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縣(市)建設,抓好鳳岡縣琊川鎮、納雍縣厙東關鄉、惠水縣好花紅鎮3個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建設,抓好花溪區龍井村等32個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建設。
“下一步,要在推進“十百千”鄉村振興示范工程的基礎上,按照‘特色產業、特色生態、特色文化,田園建筑、田園生活、田園風光,美麗鄉村、宜居鄉村、活力鄉村要求,重點打造一批特色田園鄉村試點示范。”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抓好村莊規劃編制、城鄉融合發展等重點任務,全面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
育新機、開新局。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成果,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貴州必將行穩致遠,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
(來源:貴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