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啟昭
【摘要】中長跑教學是初中階段體育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同時是促進發(fā)展學生速度、耐力以及體育綜合素養(yǎng)的有力措施。提高中學生中長跑的速度耐力應當從多個方向設計實施措施,從而達到發(fā)展學生中長跑速度耐力,強化學生體育綜合素養(yǎng)的教育目標。本文將通過多方面措施,激發(fā)學生中長跑參與積極性、加強中長跑速度耐力理論知識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等多項實施措施,對如何有效提高中學生中長跑的速度與耐力進行針對性的分析。
【關鍵詞】中學生;中長跑;速度耐力
提升中學生長跑速度與耐力不僅是促進強化學生體育水平的基礎內容,同時也是發(fā)展學生良好的意志力,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方式。部分學生在中長跑運動期間,容易出現意志力不足,較易放棄的問題,體育教師要注重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激發(fā)學生自信心的同時,以鼓勵教育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速度與耐力,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多方面措施激發(fā)學生中長跑參與積極性
提升學生中長跑速度與耐力的首要條件便是激發(fā)學生中長跑的參與積極性,使學生對中長跑運動充滿興趣,從而使學生在愉快的心理氛圍中進行中長跑訓練。對此,體育教師應當利用多項措施,對學生進行引導,根據學生的興趣方向設計科學且新穎的教學方案,從而促進提升學生的中長跑參與積極性。首先,要注重將中長跑的目標和意義教與學生。初中階段學生已經具備較強的理解能力與學習能力,教師在針對中長跑進行教學與授課期間,可以適當將體育運動的具體目標告知學生,使學生清晰了解運動的目的,同時促使學生帶著目標進入體育學習中,以此促進提升學生的運動積極性。在中長跑教學中,體育教師要著重將速度與耐力的重要性以及中長跑運動的開展目的告知學生,從而使學生在中長跑訓練的過程中,重點關注速度與耐力問題,從而達到良好的運動效果。另外,為了激發(fā)學生中長跑參與積極性與參與興趣,體育教師要注重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學習情境,豐富學生的運動環(huán)境,以多樣化的運動場地促進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促使學生感受不同跑道帶來的運動樂趣。例如,在初中體育中長跑運動日常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經常為學生更換運動跑道,以橡膠跑道和各種形態(tài)的校園小路作為中長跑運動的場地和環(huán)境。多元化的運動環(huán)境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運動興趣,同時,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耐力起到較強的促進作用,學生可以在不知不覺的場景中提升跑步耐力。除此之外,為了豐富學生的運動方式,體育教師可以運用多種跑步方法使學生感受到新鮮感,運用障礙跑、越野跑等多種不同的方式促進提升學生的跑步效果,同時將速度元素滲透至其中,使學生伴隨著速度與耐力的雙重引導進行學習與運動。因此,激發(fā)學生中長跑參與積極性要注重通過多種措施和實施策略進行深入,從而保障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進行中長跑訓練與學習。
二、加強中長跑速度耐力理論知識教學
體育教學與其它學科的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區(qū)別,體育教學更加注重實踐教學,以大量的實踐教學作為提升學生體育能力的基礎。然而,無論是體育教學中的任何項目,均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理論知識,使學生在正確的運動方式指導下進行實踐學習,從而促進提升運動效果。為了提升學生的中長跑速度與耐力,教師可以加強中長跑理論知識的教學,使學生體會并掌握中長跑的正確方法與跑步技巧,從而促進提升學生的運動效率,達到提升中長跑運動速度與耐力的目的。體育教師在開展中長跑體育實踐訓練之前,要將在跑步運動期間的呼吸方式、基本跑步技巧以及活動前后的拉伸運動方法教給學生。例如,在針對學生開展中長跑前后拉伸動作的教學中,要加強引導學生注重此環(huán)節(jié)的訓練。部分學生在中長跑運動中出現耐力不足、速度無法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其不善于運動前后的拉伸。運動拉伸是中長跑運動中的重要元素,部分學生對其重視程度較低,導致運動效果差的問題出現。對此,教師要將拉伸的目的與效果教與學生,同時將正確的拉伸方式教與學生,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使學生進行正確的跑步運動。中長跑運動中很多理論性知識需要學生進行深度掌握,教師的引導對于發(fā)展學生中長跑運動速度與耐力起到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加強中長跑速度耐力理論知識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
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
體育教學與意志品質培養(yǎng)是相輔相成的,在初中階段中長跑運動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運動速度與耐力,其重點內容在于培養(yǎng)學生較強的意志品質,使學生形成堅持不懈的心理與奮發(fā)向上的學習素養(yǎng)。對此,體育教師可以通過案例教學促進激發(fā)學生的意志力,使學生感受到體育明星在訓練過程中的頑強一致,學習其體育精神,從而運用至中長跑訓練中,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例如,體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下的多媒體信息設備,以視頻、圖片與音頻結合的形式將體育明星訓練和運動過程中頑強的意志品質進行突出。比如,體育明星姚明、劉翔、詹姆士等國內外學生熟知的體育明星真實訓練案例,引導學生進行觀看,從中體會到其百折不撓與發(fā)憤圖強的體育精神,從而促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這種方式對于學生而言,具有較強的促動作用,也是發(fā)展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措施。
四、注重因材施教,強調針對性指導
因材施教是當前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教育方式。由于每個學生的基礎能力與學習能力各不相同,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期間要注重運用分層教學的形式,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為學生設定中長跑訓練目標,避免難度過大的目標使學生失去訓練信心,同時,避免難度過小的目標造成訓練不足的問題出現。對此,體育教師可以將男女學生進行分類,分別設計不同的中長跑運動目標。例如,對于女學生而言,可以設計符合其實際能力的基本中長跑運動目標。對于男學生而言,可以在其基礎上適當提升目標標準。同時要注重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加強觀察學生在中長跑運動中動作是否規(guī)范,呼吸是否正確等問題,從而保證學生在恰當的中長跑運動目標的完成過程中,以更加專業(yè)的運動動作進行訓練,從而達到提升學生中長跑運動速度與耐力的教育目的。
五、加強總結與鼓勵,激發(fā)學生自信心
提升學生中長跑速度與耐力可以通過激發(fā)學生信心進行,學生在教師或同學的鼓勵下,可以有效提升自信心,從而在中長跑運動中以較強的耐力與速度進行跑步運動。對此,體育教師可以在學生跑步期間為學生進行加油鼓勵,在總結與評價環(huán)節(jié),加強對學生進行激勵,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激勵式評價期間,要注重語言藝術與針對性,避免過于廣泛的贊美使學生無法感受到自身具體優(yōu)勢特點。例如,在中長跑運動結束之后,對于速度較快,但是耐力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根據其較快的跑步速度作為切入點,對其進行表揚與鼓勵,使學生體會到教師的認可,感受自身的優(yōu)勢特點。同時,教師將學生耐力較差的弱點與其進行溝通,并將提升耐力的方法教與學生,從而促進提升學生的意志力與跑步耐力。因此,加強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總結與指導,是激發(fā)學生自信心,促進學生取長補短的有效方式。
六、總結
在初中階段體育中長跑教學中,學生的速度與耐力是極為重要兩方面培養(yǎng)目標,是學生中長跑運動的難點所在。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針對性較強的教學方案,對發(fā)展學生的速度與耐力進行科學的引導,從而促進發(fā)展學生的體育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朱江.如何提高學生中長跑的運動水平[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7,34(S1):89-90.
[2]高冬梅.中學生中長跑專項速度訓練探討[J].青少年體育,2014(3):50-51.
[3]孫秀芝.抓好中長跑教學及訓練的幾個重要因素[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