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光榮

79歲的劉奶奶身體不是很好,在單位體檢中,經骨密度檢查診斷為骨質疏松。就在前幾天,不小心滑倒,臀部著地后出現腰背部劇烈疼痛,不能翻身。因疼痛難忍,到荊州市第二醫院骨二科就診。通過MRI(核磁共振)、CT檢查,診斷為第12胸椎骨質疏松性壓縮性骨折。后經PKP微創手術治療,劉奶奶腰背部疼痛完全消失,第二天就正常下床行走,現在已恢復正常生活.PKP微創手術,讓劉奶奶重綻笑顏。
什么是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老年性胸腰椎骨折)
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是指老年性骨質疏松患者,在外傷或輕微外力作用下所造成的脊柱骨折,是骨質疏松的主要并發癥。在我國,老年性骨質疏松的發病率男性為60.72%,女性為90.84%。老年性骨質疏松患者容易發生骨折,其中又以脊柱壓縮性骨折的人群發病率最高,為髖部骨折的2倍,具有較高的致殘疾率及致死率,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為什么胸腰段脊椎更容易發生骨折呢?人的脊柱由24塊椎骨(即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1塊骶骨和1塊尾骨組成。胸腰段是指胸椎11、12與腰椎1、2的脊椎節段(臨床上以T11、T12、L1、L2表示),由于胸腰段是由比較固定的胸椎向較活動腰椎過渡,同時也是胸椎生理后凸向腰椎生理前凸的銜接點,因此該交界處脊柱活動多,負重應力集中,周圍腰大肌和椎旁肌對該處保護作用薄弱,加上老年人身體的這一部分骨質疏松比較嚴重,所以一旦脊柱出現相對較大的應力,就很容易造成壓縮性骨折。在脊柱骨折中,胸腰段成為損傷發生率最高的部位。(見下圖)
由于胸腰段為脊髓腰膨大部位,椎管相對容積較小,一旦發生嚴重骨折,尤其是爆裂性骨折,移位的骨折片及破碎的椎間盤會從前至后壓迫脊髓神經,從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經或馬尾神經損傷,并導致下肢截癱、泌尿系統感染、壓瘡及括約肌功能障礙(大小便障礙)等嚴重并發癥。
胸腰段骨折分型與診斷
胸腰段骨折分為4個類型,即壓縮型、爆裂型、屈曲——牽張型、骨折脫位。臨床上還有更為詳細的AO/Magerl分型系統。
胸腰段骨折最常見體征是腰背部骨折區域明顯壓痛、叩擊痛,伴隨腰部活動度明顯下降。如果合并脊髓神經損傷,相應的感覺平面、括約肌及下肢肌力病理征等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異常改變。客觀評價胸腰段骨折類型的程度,目前主要依賴影像學證據,包括X光片、CT及MRI。如果同時合并多發傷,還需要完善實驗室化驗,彩超、內鏡、穿刺等檢查。
PKP微創手術讓胸腰段骨折的患者重綻笑顏
以往對這類骨折的患者采取保守治療和開放手術治療。保守治療就是臥床休養2-3個月,口服活血止疼藥物,在床上進行腰背肌肉的功能鍛煉。但由于長期臥床,老人常常會引起全身其他系統的并發癥,給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手術治療則是在患者背部開一大口子,然后在脊柱椎體上打上數枚釘子,進行椎體固定。但由于老年人尤其是高齡老人骨質疏松嚴重,內固定很難長時間穩定,往往不得不再次取出釘子,效果差;
胸腰段骨折患者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
骨質疏松癥治療藥物有很多種,按作用機理主要分為骨吸收抑制劑、骨形成促進劑、其他機制類藥物和中醫藥等。骨吸收抑制劑有雙膦酸鹽、降鈣素、雌激素及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RANKL抑制劑等,這一類藥物能抑制破骨細胞活性,從而抑制骨丟失;促進骨形成藥物有甲狀旁腺激素類似物(特立帕肽),能刺激成骨細胞活性,促進骨形成。其他機制類藥物包括活性維生素D和維生素K2制劑。
目前,臨床上最為常用的有雙膦酸鹽、活性維生素D、降鈣素和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這4大類。
如何預防胸腰段骨折
骨質疏松的預防
首先要調整生活方式及飲食,包括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注意適當戶外活動,避免嗜煙、酗酒和慎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
其次是補充鈣劑。我國營養學會制定成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為800毫克(元素鈣量),絕經后婦女和老年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為1000毫克,我國老年人平均每日從飲食中獲取鈣約400毫克,故平均每日應補充的元素鈣量為500-600毫克。
三是補充維生素D。成年人推薦劑量為200單位厭,老年人推薦劑量為400-800單位/天,在服用期間應定期監測血鈣和尿鈣,酌情調整劑量。但如果患者伴有腎結石及高尿鈣癥,則應慎用鈣劑及維生素D制劑。
如果明確骨質疏松癥的診斷,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正規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
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預防
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種措施,如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險的疾病和藥物,加強自身和環境的保護措施等。另外,對于高齡、嚴重骨質疏松或長期服用激素的患者,建議不要搬重物,不要做超出正常生理活動范圍的動作,避免因伸腰而引起骨折。而且這種開放性手術創傷大、老人恢復慢,術后并發癥也多。
現在對于胸腰段骨折的患者,若不伴有脊髓或神經壓迫癥狀,則首選微創手術治療。目前主流的手術方案為PVP(經皮椎體成形術)、PKP(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PKP是在吸取PVP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做了改進,其應用更為普遍。患者行微創手術后,可實現術后當天下地行走,深受老年患者的好評。
PKP即“經皮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就是在患者壓縮的椎體背部切開約5毫米大的一個小孔,然后用4毫米粗的穿刺針,通過這個小切口穿刺進入骨折的椎體,將一個特制的氣囊送入骨折椎體的中心,然后給球囊加壓充液,使膨脹的球囊漸漸撐起塌陷的椎體。待椎體外形恢復到正常椎體大小時,取出氣囊,通過該孔向椎體中心的空腔內注入醫用骨水泥。一方面球囊擴張后留下的空腔周圍的松質骨得到壓實,人為制造了一個阻止骨水泥滲漏的屏障;另一方面使用推桿分次注入骨水泥,較傳統的壓力泵持續注入大大降低了骨水泥注入時的壓力,因此骨水泥的滲漏大大減少。
這里說的骨水泥與工地上的水泥不一樣。它的正名是骨粘固劑,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主要用于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因形態和凝固定后狀態與水泥相似,才稱之為骨水泥。骨水泥在使用時,將其液態和粉劑兩種成分混合后,先呈糊狀,然后逐漸變硬,大約10分鐘左右完全凝固。凝固后的強度和人體骨頭相似,這就保證了術中被復原的椎體不會再度被壓縮;而脊柱的畸形就被糾正,疼痛也即消失了。骨水泥完全骨化以后,患者就可以翻身仰面平臥,一般手術當天或第二天下午就可下地活動,很快就可以出院。PKP微創手術,讓胸腰段骨折的患者重綻笑顏。
但對于嚴重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或神經受壓迫,引起下肢癱瘓或大小便功能障礙時,則仍需要行開放手術治療,即在椎體上打上數枚釘子,進行椎體內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