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立嬌
抗生素應用于臨床以來,使細菌感染性疾病得到了一定的緩解,拯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由于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抗生素的種類日益增加,臨床出現細菌耐藥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因此,如何正確使用抗生素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抗生素使用不當不僅會造成藥物浪費,而且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及住院率。出現重癥感染后需要使用抗菌藥物,但是無效抗生素和大劑量抗生素的使用導致越來越多耐藥菌株出現,所以需要優化重癥感染抗生素的使用。重癥感染使用抗生素的策略,一是重錘猛擊的策略,二是降階梯策略,最后是序貫策略,還有防止二重感染的策略。
重癥感染指以病原體感染為重點的原發性感染,引起全身炎癥反應,體內多器官功能障礙。由于無效抗生素和大劑量抗生素的使用,導致耐藥菌株越來越多,因此有必要在嚴重感染時優化抗生素的使用。在感染初期,應適當使用抗生素,以后隨著對感染、病原菌和藥敏試驗的控制,通常根據用藥經驗和藥物敏感結果使用藥物。為避免雙重感染和耐藥性,可聯合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生素。孕婦、嬰兒、兒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對抗生素的使用有特定的禁忌證,宜選擇其他途徑代謝的抗生素或減少治療。根據抗生素的藥代動力學效應,將抗生素分為時間和濃度依賴性兩類。前一種根據抗生素維持濃度大于給藥間隔時間比值,來確定用藥劑量和頻次;后者根據給藥濃度時間大于最低抑菌濃度比值來確定用藥劑次。
重癥感染病人抗生素的運用
1.對癥狀進行掌握。重癥感染需要根據感染部位及其病原體和藥物敏感實驗來選擇使用抗生素。常見有糖肽類抗生素,多用于敏感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球菌和厭氧菌;如果出現對萬古霉素等糖肽類耐藥,可以選擇利奈唑胺。利奈唑胺也可以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對萬古霉素不敏感的鏈球菌感染,還可以用于包括未并發骨髓炎的糖尿病足的皮膚軟組織感染。如果出現復雜性腹腔感染,可以考慮使用替加環素。針對院內常見致病菌,如銅綠假單胞菌、克雷白桿菌、不動桿菌,可以根據藥敏結果選擇哌拉西林、舒巴坦等酶抑制劑、頭孢他啶、頭孢哌酮、四代頭孢,也可以聯用敏感的奎諾酮類或者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2.了解所用藥品的給藥方法,以避免劑量過量或過小。每種抗生素都有相應的特點,在使用藥物的時候要了解這些特點,不能盲目用藥。要了解藥品的用法用量,藥物過量不僅浪費藥品,增加醫療費用,副作用也會增加;藥量過低則沒有療效。因此必須選擇抗菌效果強、劑量足夠的抗生素,劑量合適,并進行聯合用藥。
3.對抗生素進行合理的選擇。首先,必須根據病情和疾病特點,判斷是醫院內感染還是社區感染。社區感染以革蘭陽性球菌居多,以肺炎鏈球菌為主,其次是金葡菌、嗜肺軍團菌、流感嗜血桿菌等。肺炎支原體感染可選用青霉素或使用一代頭孢菌素,嚴重者可加氨芐西林或氨基糖苷類。院內感染主要由革蘭陰性菌引起,主要有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菌、變形桿菌和不動桿菌。可選用廣譜半合成青霉素或頭孢菌素及氨基糖苷類。輕度感染可能的致病菌包括肺炎鏈球菌、肺炎支原體和嗜肺軍團菌,治療的首選藥物是口服或靜脈輸注。中、重度感染除上述三種藥物外,還可選擇紅霉素和第三代頭孢菌素聯合使用。重癥感染抗生素的選擇,多根據病原體及藥敏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若未做藥敏檢查,可以按經驗聯合使用廣譜抗生素,觀察治療效果,盡快完善病原體及藥敏檢查。
注意事項
1.抗生素的使用是傳染病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感染的最終控制和病原菌的清除,與人體的防御和免疫功能有著較為重要的聯系。它不能代替切開引流等手術治療原則。所以,病人一定要強護理措施,達到營養均衡。
2.劑量要適當,療程要充分。對不易遷延的急性感染,病入抵抗力好的急性感染,在疾病得到徹底控制后13天內可以停藥。
3.防止濫用抗生素。對由于病毒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而產生的休克、心力衰竭等癥狀,使用抗生素不會起到實際作用,反而增加了患者的經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