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镕


危險廢物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蝕性、化學反應或傳染性,會對生態環境、人體健康、人身安全構成嚴重危害。因而加強對工業企業危險廢物分類貯存管理,規范貯存和提升安全防控的管理需求十分突出。
作為一個生產企業眾多,產生危險廢物量巨大的城市,佛山處置危險廢物的壓力也是與日俱增。為此,佛山市引入危險廢物第三方治理體系,積極探索具有佛山特色的危險廢物收集模式及管理機制。位于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的廣東碧海藍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海藍天公司”)便是該體系中的企業之一。
據佛山市生態環境局固體廢物與輻射安全科科長王凱武介紹,碧海藍天公司的一期項目總投資1.28億元,其中環保投資250萬元,年收集儲運危險廢物量可以達到2.75萬噸。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佛山緩解了危險廢物收集和儲運的壓力。
幾大措施打造佛山優質企業
井然有序的“廠房”、整齊排列的“貨物”、數量寥寥的管理工人、數據明晰的電子編碼……這是記者在碧海藍天看到的情景。
如果不是事先對這家企業的背景情況有所了解,真的會讓人產生來到了一家以現代化、電子化、智能化方式進行倉儲管理的制造企業倉庫的錯覺。但實際上,這些“廠房”并不具備生產功能,這些“貨物”也不是普通物件,它們都是從其他工廠運來的危險廢物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
碧海藍天公司的董事長程龍應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核準收集中、轉運、貯存的危險廢物類別有16大類、284 小類,包括廢礦物油與含礦物油廢物、染料涂料廢物、感光材料廢物、表面處理廢物、含銅廢物、含鎳廢物、含鋇廢物、廢酸、廢堿等。
“我們的倉庫最大貯存量可以達到8990 噸,最大轉運量為51456 噸。在應急狀態下,經相關生態環境部門同意,我們還可以收集中轉貯存除 HW01醫療廢物外的其他所有危險廢物,收集中轉貯存數量、轉運量和貯存時間嚴格按應急要求執行就可以了。”
雖然倉庫看起來整潔有序,但畢竟這里的貯存危險廢物的場所,光是“危險”這兩個字聽起來就不免讓人驟然緊張起來。
據碧海藍天公司的相關技術人員介紹,為了增強安全性,倉庫整體地面采取了防腐、防滲處理。貯存車間以硬化水泥為基礎,增加了高密度聚乙烯防滲材料和環氧氨酯防滲材料作為防滲層。
“除了在地面上采取安全措施,在車間內部,我們還在各個貯存區域都設置了圍堰,圍堰外側設有收集溝,車間各角落設置有下沉池,收集溝與下沉池相連,可以控制萬一發生泄漏事件時不對外部造成影響。”該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在車間以外的范圍,廠區設置有外收集溝,與車間內的下沉池連通,外收集溝與80立方米的事故應急池連通,可以確保不對公司外部造成環境影響。”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碧海藍天公司的四大消防保障系統。程龍應說,“我們這套消防系統一共花了300多萬,特別是熱成像高壓水炮智能滅火系統,在省內的危廢經營處理行業中,我們是首家采用這套系統的。自帶紫外線掃描功能和紅外線定位功能,當紫外線掃描到火情后紅外線定位系統立即啟動、水炮炮頭在5秒鐘內對準火源、3秒內出水開始滅火。”
另外,廠區里還專門建立了監控中心,對環境管理系統和消防管理系統實行歸集式的全方位監管,并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
監控中心通過在倉庫里設置的煙霧探測報警裝置和有機氣體探測裝置,能準確監測到倉庫內各區域的溫度、濕度和氣體濃度,當溫度達到45攝氏度或氣體濃度大于2ppm時溫控系統總機會發出警報并彈出異常區域位置編號代碼。
而且碧海藍天公司專門配備有數十輛危險廢物運輸車輛,每一臺車都安裝了GPS定位系統,每臺車輛從何地出發、途徑何處、在哪里停頓過、目的地是哪里,在監控室車輛GPS系統里都可以實時監控。
十數企業改變佛山處置格局
目前佛山全市已有3家危險廢物綜合收集試點單位,16家危險廢物專業收集試點單位,每年合計危險廢物收集能力(最大轉運量)能達到61.1萬噸。
但是在2020年之前,佛山的危險廢物處理格局卻完全不是如此。
王凱武說:“佛山中小微企業眾多,危險廢物產生工業企業超過1萬家,涵蓋29大類危險廢物。2019年我們全市危險廢物產生量約38.07萬噸,但截至2019年底市內只有6家危險廢物持證經營企業,處置類別少,處置能力相對較弱,大部分危險廢物依靠外運處置,處置難、收費貴的問題非常突出,嚴重影響中小微企業合法處置危險廢物的積極性。”
為有效破解中小微企業危險廢物出路難題,佛山市在全市率先探索開展危險廢物專業收集試點工作,印發了《佛山市危險廢物收集中轉貯存試點工作方案》等綱領性文件,從安全生產、全過程管理、價格體系、規范化考核、退出機制等進行細化和完善,并規范危險廢物收集標準。
“此前,一些危險廢物處置企業由于本身處置能力有限,對于一些小企業的處置需求往往難以滿足。而現在有專業收集作為中間環節,可以專門設計收運線路,通過改善流程,一趟可以收運近10家企業的危險廢物,各方面的情況都得到了優化。”
專業收集模式通過設置市級試點綜合收集單位、專業收集試點單位和二級中轉站,構成分級收集模式,明確重點收集的企業范圍和危險廢物種類,強化前端危險廢物產生單位的專業分類及規范化貯存,在危險廢物處置矛盾特別突出的區域發揮專業收集的補充意義,進一步完善了佛山的危險廢物收集貯存網絡。
同時為了更好地讓危險廢物收集體系第三方治理企業進行運營,佛山市生態環境局還充分發揮服務企業、助力企業的作用,為危險廢物收集企業提供“家庭醫生”式的服務。
王凱武告訴記者,這些服務包括規范化管理和危險廢物收集服務,其中規范化管理服務包括危險廢物內部管理制度、危險廢物貯存設施和場所的規范化管理、源頭分類收集、申報登記、轉移聯單等全過程全方位咨詢和指導等。
“我們還促進建立合理的價格公開機制,鼓勵收集單位公開收集范圍內各類危險廢物的處置價格,以供產廢企業參考。暢通市場價格投訴渠道,對收集價格明顯與市場同期價格偏離的收集單位,鼓勵通過政府部門建立的投訴渠道進行投訴,規范收集單位的經營行為。”
另外,佛山市生態環境局還鼓勵危險廢物收集服務企業創新管理方式,優化收集體系,總結經營經驗,打造服務質量高、貯存設施合規、內部管理嚴明、信用評價好的示范服務單位。市生態環境局結合危險廢物季度考核結果,每季度將推薦3家危險廢物收集示范單位。
三個“打通”助力佛山體系完善
2020年底,幾十輛裝有危險廢物的貨車從佛山市三水區的碧海藍天公司出發,歷經13天,跨越2500公里,一直開到了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的蒙中固體廢棄物處置有限公司,此次碧海藍天公司是將19000噸HW18焚燒處置殘渣運到蒙中公司進行集中處置。
“據我們所知,僅僅在廣東,中山、惠州、江門等不少城市都存在危險廢物轉運不及時的問題,在全國范圍內,其他的地市也普遍存在這個問題。產廢企業不能及時將產生的危險廢物運出,不但會增加放置成本,影響企業的再生產,而且長期放置,從很大程度上會增加環境風險。”程應龍說,“現在有了像我們碧海藍天公司這樣的企業,就能及時將產廢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產生的危險廢物及時收運,集中貯存,再及時在全國范圍內尋找合適的下游企業進行承接,將風險降到最小。”
對此,王凱武也表示,鼓勵設立危險廢物收集體系第三方治理企業,至少實現了三方面的“打通”。第一點就是打通了省內外危險廢物處置資源合理利用的通道。
“鼓勵危險廢物處置單位建設區域性收集網絡和貯存設施,吸引和動員市外危險廢物持證單位參與佛山危險廢物的外運處置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市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能力不足的壓力,確實是一條有效的途徑。目前佛山全市已有4家危險廢物處置單位建設了區域性收集網絡和貯存設施,共有20家市外企業與收集試點單位簽訂合同,參與我市危險廢物外運處置工作。僅2020年一年,佛山市就有一半的危險廢物運到了省外進行處置。”
王凱武說,第二點是打通了產廢企業和處置單位之間的鏈條。之前很多產廢企業要各自尋找第三方處置企業,價格不統一、不透明的現象時常存在,往往需要花費高價才能找到處置單位。而且如果數量不達到一定程度,也很難找到接收單位。
“在2020年,佛山全年的產廢量有40萬噸,之前每噸的處理成本是9000多元,現在通過收儲企業,每噸的成本降到了4000元。”程應龍的話也從側面印證了王凱武的說法。
“第三點就是打通了危險廢物處理整體的應急通道,在之前如果發生應急事件,時常出現危險廢物無法及時處置的情況。現在有了這些危險廢物收集第三方治理企業,應急的響應速度和收運去向都得到了應有的保證。”
王凱武也表示,到2022年,佛山將基本建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危險廢物收集體系,參與危險廢物集中收集貯存的小微產廢企業數進一步增加,小微產廢企業規范化考核合格率顯著提升。到2025年,將建設完善的危險廢物收集體系,佛山全市基本實現危險廢物收集體系信息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