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
摘 要: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生活的寧靜,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社區充分發揮了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作用,有力地保障和鞏固了疫情防控成果,但與此同時也暴露出我國社區治理存在的一些問題。社區作為城市管理的基本單元,管理手段缺乏權威,特別在疫情防控中面臨社區群眾不配合等違法、違規行為時往往束手無策。社區人手不足、方式方法簡單粗暴、社區財政保障支持力度不足等問題充分凸顯,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社區功能的發揮。本文針對上述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完善對策,以期更好地發揮社區自治功能。
關鍵詞:社區防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策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社區群防群控、聯防聯控功能的發揮,特別強調“要緊緊扭住城鄉社區防控和患者救治兩個關鍵,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輸出”。強化社區防控網格化管理,實施地毯式排查,堅決防止出現排查死角和真空地帶,防止疫情蔓延惡化。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變化,防止國內反彈、境外輸入已經成為當前我國疫情防控的關鍵環節,社區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一定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指示,群防群治、聯防聯治,把控好社區防控這道群眾防線。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資源的流動性、人口的流動性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規模和趨勢,使越來越多的人群聚集到城市社區,這對社區的人員基本信息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區居民對公共服務產品的需求、集體利益和公共訴求、社區管理中的相關信息公開等都對社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提升,國家有關社會管理法律、政策的貫徹落實也越來越多地依靠社區,更多的社會管理事務下沉到社區,使社區成為社會自我治理和維護的基本單元和基礎平臺,社區治理如何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制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社區防控的重要性
全民防疫,社區防控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實踐也充分證明了,依靠社區防控、群防群治具有突出的優勢,能充分調動廣大社區居民自我管理、相互監督的積極性,真正實現排查防控無死角。
社區是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是貫徹落實群眾路線最直接、有效的路徑。社區扎根基層,與社區群眾聯系最為緊密,能夠最大限度地發動群眾的力量,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第一時間及時掌握社區人員動態信息,準確排查外來人員,全國很多社區特別是武漢疫情在如此嚴重的情況下,很多社區都實現了零感染、零病例。社區黨員在疫情的防控中充分發揮了先鋒模范和政治引領作用,最大限度調動了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工作積極性,創新工作模式,探索社區工作人員與物業人員相互配合的“兩員工作模式”,貫徹落實社區網格化管理,實現資源信息共享、溝通,共同織密織牢社區防控網,牢固社區防疫第一道防線。但在疫情的防控中,社區管理也暴露出一系列突出問題,例如管理手段疲軟、工作方式方法簡單粗暴、人員不足、社區干部素質參差不齊、法治意識、程序意識淡薄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社區自治功能的發揮。
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社區防控存在的問題
(一)社區自治管理疲軟無力,缺乏權威
隨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不斷完善和提升,國家有關社會管理法律、政策的貫徹落實也越來越多地依靠基層社區,更多的社會管理事務下沉到社區,使社區成為社會自我治理和維護的基本單元和基礎平臺。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黨和國家的很多政策、法律、法規的具體貫徹落實越來越多要依靠社區去動員、貫徹和落實。在各小區建立防疫檢查站,并設專人進行出入登記、體溫檢測。協助地方政府對隔離觀察小區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并在物業人員的配合下,負責隔離住戶的生活物資、醫療用品的采購和運送,做好隔離群眾的心理疏導以及定期定時消毒消殺等工作。但缺乏相應的管理力度,特別在疫情防控中面臨社區群眾不配合,如強闖關卡,不按規定佩戴口罩、掃碼登記、測量體溫等違法、違規行為時往往疲軟無力、束手無策,這不利于及時制止違法、違規行為,也給社區防控帶來安全隱患。
(二)社區工作人員流動性大,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從走訪調查來看,社區工作紛繁復雜,既要上傳下達,負責落實黨和政府的有關政策決定,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又要負責受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請及核實、廉租、黨建、社區檔案管理、調解糾紛、為弱勢群體維權、信訪維穩、就業培訓指導、指導監督業主委員會等具體事務。工作煩瑣復雜,人手不足,加班加點早已成為家常便飯,基本上每個社區的工作人員都是超負荷工作,福利待遇又跟不上,甚至沒有五險一金,一些年輕人往往把社區工作當作跳板,積累基層工作經驗,在條件時機成熟時,往往會選擇其他福利待遇更加優厚的工作。社區工作人員的大幅度流失,直接影響社區工作的穩定性,一些人剛剛熟悉了所轄社區的基本情況、工作流程和業務就辭職,一方面影響社區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另一方面也造成社區工作成本的大幅度攀升。
社區工作人員的招聘門檻偏低。從走訪調查來看,社區人員學歷結構中高中文化和大專學歷占主流,尚缺乏高學歷、專業性強的復合型人才;從現狀上看,以往社區工作人員大多都是初中高中文化水平,這樣的學歷和受教育水平與其肩負的職責使命無法匹配,不利于社區工作的開展。另外,社區工作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經常要與社區居民溝通,取得社區居民的理解與配合,在這個過程中既需要社區工作人員豐富的社會工作經驗,也需要社區工作人員具備相應的社會學、心理學、法學等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只有這樣才能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專業化、規范化、便捷高效的服務。在社區防疫的過程中,一些地方的社區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理解地方政策出現偏激,工作方式簡單粗暴,導致群眾不滿,激化矛盾。
(三)社區經費數額有限,財力支持不足
社區作為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它不同于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它的經費主要來源以下幾個途徑:省市區政府財政部門定期撥付給社區的專項工作經費;各級人民政府即有關部門表彰獎勵社區居委會的專用資金;有關部門或單位撥付社區“費隨事轉”的專項工作經費;社會贊助;社區自有設施的經營性收入。從現有經費來源上看,省市區政府財政部門定期撥付給社區的專項工作經費數額有限,相對緊張。各級人民政府即有關部門表彰獎勵社區居委會的專用資金數額有限,具有極大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社會贊助更是寥寥無幾。從總體上看,經濟發達地區社區經費保障水平較高,其他各地社區經費保障不足已經成為社區工作開展普遍存在的問題,社區干部工資待遇偏低、前途發展空間有限,直接影響社區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不利于社區工作的可持續開展。
三、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完善社區防控的對策分析
(一)適時推廣社區警務工作機制
社區作為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單元,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環節,從國內社區發展現狀來看,我國社區發展尚不成熟完善,其功能發揮不充分。筆者認為在條件成熟時,可以適時推廣社區干警下沉基層社區的常駐機制,不斷探索社區警務工作新模式。實踐中一些省市已經開展了大膽的嘗試與探索,如:2016年遼寧省本溪市平山公安分局東明派出所,立足于所轄區域范圍,依靠基層社區,大膽嘗試社區民警下沉基層社區,融入社區,實現社區民警與社區工作者在社區辦事大廳合署辦公的基層派出所社區警務工作模式創新。目前,東明派出所已經實現全部社區民警社區辦公常態化,真正做到了社區民警立足于社區,服務于社區的社區警務工作機制。隨著我國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不斷健全與完善,網絡平臺與實體平臺一體化,民警下沉社區的新型社區警務工作機制正是踐行群眾路線,打通社區群眾公共服務“最后一公里”的有益嘗試。
(二)定期開展崗位培訓
社區工作既包括上傳下達國家政策和政府指令,又要負責社區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細微瑣事,社區工作的順利開展更多的是要借助于與社區公眾的良好溝通,特別是調解、安撫、培訓等一般性工作,這些工作涉及社會學、心理學、法律等多學科領域知識,既需要社區工作人員豐富的社區工作經驗積累,更需要社區工作人員具有較高專業素養。因此,在今后社區人員選拔錄用時,可以廣泛引進社會學、心理學、法律等多學科領域的高學歷人才,以彌補當前社區人員學歷普遍偏低、專業性不強的缺失,把更多致力于公共服務,具有良好專業素養的高端人才充實到社區人員隊伍中來,以不斷提升社區服務的規范化、專業化水平。與此同時,大膽的“引進來、走出去”,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崗位考核培訓或鼓勵支持社區工作人員到北上廣等發達城市,到突出規范的社區進行實地調研參觀,學習他們的先進工作理念和成功做法,并運用到當地的社區服務中,不斷夯實社區服務本領。
(三)加大財政投入和廣泛吸收社會贊助
社區服務水平的高低是一個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關鍵環節,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社會滿意度和幸福指數。因此,政府應切實加強當前社區財政支持力度,逐步提升社區工作人員福利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力爭為社區群眾提供更多、更優的社區服務,讓群眾切切實實地從身邊的服務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黨和政府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指數。另一方面可以加大社區服務宣傳力度,廣泛吸收社會企業、愛心人士提供資金贊助和支持,社區也應自力更生,充分發揮工作積極性,開展一些風險等級較低的經營性活動,增加經營性收入,進而從多渠道、全方位充分保障社區工作經費。
參考文獻:
[1]柴玉冰.哈爾濱城市社區管理創新對策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商業大學,2015.
[2]王海濤.基層社區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應急處理的思考[N].民主與法制時報,2020-02-22.
[3]蔡偉,應華清,韓偉,侯威遠,王建.北京市海淀區區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現況調查[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8(5).
[4]王冬葉.張萬里,項少梅,許曉敏,方建梅.溫州市社區護士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