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術山 任敏
摘 要:中國共產黨戰略思維力是黨和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等歷史時期不斷取得勝利的法寶,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過程中需要關注的重大時代課題。深入研究中國共產黨戰略思維力的價值品性具有深刻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本文以中國共產黨戰略思維力的內涵體系為邏輯起點,從歷史發展脈絡中進一步挖掘中國共產黨戰略思維力的多維價值意蘊。研究認為,中國共產黨戰略思維力是黨和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勝利的壓艙石、黨和人民成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南針、黨和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催化劑。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戰略思維力;價值;路徑
關注、研究戰略思維力是強化黨的建設、增強黨的領導的永恒話題。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接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面對經濟社會發展新情況新問題新任務,面對錯綜復雜、波詭云譎的國際發展環境,更加重視黨的戰略思維力,以確保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在此背景下,系統挖掘中國共產黨戰略思維力的價值品性,從而更加深入地厘清其邏輯理路與格局境界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一、中國共產黨戰略思維力的核心內涵及基本要求
戰略思維指的是在頭腦中運行的、強調整體、著眼全局、謀劃未來的深層次的意識活動范疇。戰略思維最早屬于軍事領域的概念范疇,某種程度上戰略思維等同于軍事戰略思維。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實踐的發展,“戰略”一詞及內涵也隨著其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展而變得越來越廣泛,但是強調整體、著眼全局、謀劃未來的核心要義卻是一致的。
戰略思維力是基于戰略思維而又超越戰略思維的意識與實踐相統一的范疇。戰略思維作為頭腦中的意識活動,內隱性特征凸顯。戰略思維力不僅僅蘊含頭腦中的意識活動過程,更加蘊含意識活動與現實直接接觸的實踐活動過程,外顯性、實踐性與革命性特征凸顯。戰略思維著重于在頭腦中解釋、預測事物發展的總體趨勢和方向,改造主觀意識世界。戰略思維力著重于在實踐中把握、推動事物朝著特定的趨勢和方向發展,改造客觀物質世界。中國共產黨戰略思維力基本內涵既體現強調整體、著眼全局、謀劃未來的核心要義,又呈現出高階段、高格局、高層次的發展要求,體現普遍性與特殊性統一的顯著特征。具體而言,中國共產黨戰略思維力包括價值維度的使命擔當的戰略責任感、理念維度的登高望遠的戰略眼界力、形成維度的見微知著的戰略判斷力、行動維度的貫徹執行的戰略堅定力。
戰略責任感凸顯強調整體、著眼全局、謀劃未來的思維過程、行為過程背后的價值邏輯,集中表現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使命和擔當。中國共產黨戰略思維力是與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密切相關的思維能力,理解中國共產黨的戰略思維力需要深刻把握貫穿其中的戰略責任感。這是理解中國共產黨戰略思維力的一條基本紅線。
登高望遠的戰略眼界力指的是中國共產黨始終站在戰略制高點觀察問題、制定戰略、實施戰略的能力,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干事創業的胸襟氣魄,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戰略思維力的格局境界。登高望遠的戰略眼界力具有三個方面的理解維度。第一,時間維度。登高望遠的戰略眼界力要求站在歷史的肩膀上觀照現實、眺望未來。第二,空間維度。登高望遠的戰略眼界力要求打破地域、區域乃至國別的限制,要求擁有國際視野、把握國際經驗。第三,引領維度。登高望遠的戰略眼界力要求在高維俯瞰的過程中洞察事物運動軌跡、發展趨勢,能夠發現爆發點,實現發展引領。
見微知著的戰略判斷力指的是中國共產黨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一以貫之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要有“林響知鹿過,葉落知秋到”的敏銳性,能夠根據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社會等領域的發展實際,發現阻礙當前發展的實際問題,挖掘影響未來進步的關鍵問題。具體而言,見微知著的戰略判斷力要求做到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準確判斷事物發展的總趨勢。第二,判斷事物發展過程的階段性。第三,判斷具體實踐發展的多種可能性。
貫徹執行的戰略堅定力指的是正確的戰略決策一旦形成,就要始終堅定戰略目標、戰略方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與“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沉著,將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落到實處。戰略堅定力既是一種冷靜睿智的戰略思維能力,也是一種堅定沉著的戰略行動能力,貫穿于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發展的實踐之中,影響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的實際效能。
二、中國共產黨戰略思維力是黨和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勝利的壓艙石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自覺承擔起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以及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歷史重任,展現出馬克思主義政黨使命擔當的高度自覺。但是受到馬克思主義政黨自身成長規律以及中國現實情況影響,中國共產黨的建設發展歷程呈現出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特點,展現為由不太成熟、領導力不夠強到走向成熟、彰顯強大領導力的歷史脈絡。戰略思維力是貫穿其中的核心要素,它既是中國共產黨逐漸走向成熟、彰顯強大領導力的具體體現,也是中國共產黨逐漸走向成熟、彰顯強大領導力的推動因素,是黨和人民取得革命以及建設勝利的“壓艙石”。
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積極投身到中國革命實踐中,希望改變中國革命面貌。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總體來看失誤以及錯誤較多,未能達到良好的預期效果。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共產黨處于早期成長階段,不能很好地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摸不清中國革命實際情況,把握不住革命斗爭的整體局勢,難以謀劃中國革命未來發展戰略。在國民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達成第一次合作,推動北伐戰爭取得勝利。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比較重視政治動員和發動群眾,但是由于對中國革命對象、目標、前途等內容缺乏清醒的認識,中國共產黨基本沒有注意到革命領導權尤其是軍事領導權這一至關重要的戰略問題。最終,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反革命勢力利用手中的軍事力量,破壞國共合作關系,國民大革命以失敗告終。國民大革命之后,中國革命何去何從的問題一直縈繞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心頭。八七會議對國民大革命失敗的教訓進行總結,確立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理論,使中國共產黨在政治戰略、軍事戰略上進了一大步,中國革命從此開始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興起的歷史性轉變。
土地革命時期,以城市為中心的革命戰略屢遭失敗,中國革命事業遭受挫折,中國革命道路成了生死攸關的關鍵戰略問題。1928—1930年,毛澤東同志先后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及《反對本本主義》等一系列戰略著作,系統地提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戰略思想,找到了中國革命發展的正確道路。全面抗戰爆發以后,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文中深刻地預見抗日戰爭將經歷三個階段:戰略防御、戰略相持、戰略反攻。第二階段是整個戰爭的過渡階段,也將是最困難的時期。抗日戰爭實際發展趨勢與毛澤東同志的預測基本一致,中國共產黨也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指出,解放戰爭同樣會經過戰略防御、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最終,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開辟中國歷史新紀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既是中國共產黨重視、培育戰略思維,提升黨的戰略思維力、彰顯黨的領導力所結出的碩果,同時,也開啟提升黨的戰略思維力、彰顯黨的領導力的新征程。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立足實際、著眼全局,制定以“一化三改”為核心內容的新民主主義社會建設戰略,成功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為當代中國的進步發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三、中國共產黨戰略思維力是黨和人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南針
1966—1976年,社會主義各項事業遭到極為嚴重的破壞,處于近乎崩潰的地步,與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的局面形成鮮明對比。黨和全國各族人民迫切需要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戰略中的經驗、教訓,根據實際情況重新思考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戰略理論與實踐,探索適合現實情況的改革發展道路。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運用戰略思維智慧、領導智慧思考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際情況,著眼生產力發展、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全局,積極謀劃中國未來發展,開拓了一片新天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沖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批評“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做出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重大戰略決策,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這是在黨和國家面臨何去何從的重大歷史關頭召開的值得載入中華民族歷史、中國共產黨歷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的重大會議。從此,我國改革開放拉開了大幕,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推進改革開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指導思想,制定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是黨運用戰略思維智慧、領導智慧思考中國社會主義前途所取得的創造性、歷史性理論成果。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將黨的重大戰略部署、戰略安排落到實處,進一步提高黨的戰略思維力、彰顯黨的領導力,成為黨和人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南針。
一是統籌中國改革開放與“四項基本原則”的辯證統一關系。中國不是第一個實行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國家,但歷史和實踐雄辯地證明,中國是實行改革開放最成功的社會主義國家。其中一個關鍵性因素就是統籌改革開放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辯證統一關系。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充分運用戰略思維智慧、領導智慧思考事關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的重大問題,開創性地將改革開放與“四項基本原則”相結合,使中國改革開放這艘巨艦行穩致遠。
二是創造性地提出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辯證統一的發展戰略。生產力問題是社會主義建設必須考慮的關鍵問題,直接影響甚至決定社會主義建設效果。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對生產力問題的戰略判斷出現了偏差與錯誤。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片面重視發展生產力,忽視解放生產力的問題,出現不符合中國實際情況以及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一系列錯誤。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在總結教訓的基礎上,認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就從社會主義發展戰略的高度指明了社會主義社會不僅有發展生產力的問題,也有解放生產力的問題,推進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要實現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辯證統一。因此,一切戰略部署、戰略安排、戰略選擇都要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基本著眼點。這就使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從傳統僵化的困境中脫離出來,實現自身提檔升級、超越革新,為開創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是創造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制定“三步走”發展戰略。正確把握社會主義發展階段,需要綜合考慮歷史、現實、未來等多種因素,切實做到強調整體、著眼全局、謀劃未來有機統一。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發揮卓越的戰略思維智慧、領導智慧,創造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黨的十二大提出“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黨的十三大全面闡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深刻指明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初級階段,必須全面把握社會主義和初級階段這兩方面的含義。同時黨的十三大制定“三步走”發展戰略,為未來中國社會發展謀篇布局。
四、戰略思維力是黨和人民接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催化劑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斷增強黨的戰略思維力、彰顯黨的領導力,一以貫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中國共產黨需要承擔的偉大使命。在這個過程中,戰略思維力成為黨和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催化劑。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進行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艱苦探索,運用中國共產黨的戰略智慧、領導智慧,著重探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應該建設什么樣的黨以及如何建設黨這一重大戰略問題,積累了治黨治國新的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預見了加強黨的建設之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極端重要性,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的強大理論武器,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根據新的發展要求繼續進行艱苦探索,運用中國共產黨的戰略智慧、領導智慧,深刻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作為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大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長期堅持的戰略指導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運用戰略思維重新審視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進一步提升黨的戰略思維力、彰顯黨的領導力。立足于中國實踐發展整體以及世界發展的高度,深刻洞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機遇與挑戰、藍圖與規劃、任務與重點,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思路,制定一系列新方針新政策新部署,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取得了全方位的、開創性的歷史成就,實現了深層次的、根本性的歷史變革。在實踐與理論辯證統一中,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擘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藍圖與基本方略,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規劃出明確的時間表。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既需要不斷提升黨的戰略思維力,做到高瞻遠矚、蹄疾步穩,同時也拓寬了黨的戰略思維力建設的時間、空間體系,使黨的戰略思維力建設邁上新臺階。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秋季學期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中重點指出,領導干部必須要弘揚斗爭精神、強化斗爭本領。這是因為,提升領導干部戰略思維力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既要做到著眼整體、統籌兼顧,又要善于掌控局部、重點推進。從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的角度來看,領導干部群體的戰略堅定力已經成為其提升戰略思維力的關鍵要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木桶短板”。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增強領導干部的斗爭精神、斗爭本領,很大程度上就是著眼于抓關鍵、強弱項、補短板,以提升戰略堅定力帶動戰略思維力,進而不斷提升戰略思維力的實踐價值,更好地催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21.
[2]趙磊.領導干部必備的三大思維能力: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1:83.
[3]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 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 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而頑強奮斗[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