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嘉怡
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業,對我國教育行業的發展貢獻巨大。他提出的三大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深深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為我國的教育事業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持。其中,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影響最為深遠,是我國當代教育的指導方針之一。
陶行知認為,教育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日常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將其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可以發揮它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教育來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教學工作要朝著生活化的方向不斷邁進。尤其對于學前教育來說,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更容易被幼兒接受。幼兒教師要創設生活化的幼兒教學活動,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將理論知識學習與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進一步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
基于此,本文論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內涵及意義,探究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當代幼兒教學活動中的應用途徑。
(一)生活教育思想的內涵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強調生活即教育,教育、教學無法脫離現實生活。單獨開展幼兒教學活動,不利于充分發揮教學的引導作用。教師要將教育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讓幼兒學以致用、活學活用,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教育目標,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做到行中有知、以知促行。“行”是指行為、實踐,“知”是指認知、認識。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認為這二者必須同時進行、缺一不可。也就是說,在當代教育工作中,教育教學活動不能單獨出現,它依托于生活、來源于生活。教師要從生活中找尋教育教學的靈感和啟示,合理安排各種教學工作。
(二)生活教育思想的意義
生活教育思想符合我國人才興國的基本方針,可以滿足當代社會對人才教育的需求。特別是在素質教育不斷興起的今天,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能很好地滿足國家對素質教育提出的具體要求。教師要深入學習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開展生活化的幼教工作,組織幼兒進行生活化的游戲活動,鍛煉幼兒的手腦協調能力,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幼兒年齡小,理解能力差,缺乏社會經驗。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體驗生活,引導幼兒感知周圍的事物,讓幼兒在生活的點滴中增長見識,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幼兒完成各種學習任務。教師要從生活中學習,幼兒要從生活中成長。教師要將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融入幼兒教育,幫助幼兒獲取更多的經驗和知識,引導幼兒將所學內容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在生活化的教學場景中鍛煉幼兒的行為能力、手腦協調能力,從而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以及核心技能,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結合幼兒生活,開展幼兒活動
教師要深入挖掘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價值,讓幼兒園教學活動更加貼合幼兒的日常生活,從幼兒的角度出發,組織幼兒進行生活化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玩耍,從而使幼兒教育工作更加日常化、生活化,以更好地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具體來說,幼兒的一日生活包括飲食、衛生、游戲等互動環節,它們是幼兒豐富多彩的園內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幼兒教師進行生活化教育的探索途徑。一方面,教師要積極引導幼兒,培養幼兒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豐富幼兒教育的內容,優化幼兒課程的設計,引導幼兒在玩耍中學習、在玩耍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另一方面,教師要時刻觀察幼兒,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加強教學活動與幼兒生活之間的聯系,增加活動的生活性、趣味性、實用性、指導性,讓幼兒全身心地融入教學活動。
教師要靈活運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突出教育教學的生活化、日常化,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細化教學活動的設計方案,真正發揮生活教育的指導作用,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幫助幼兒形成健康的人格,為幼兒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我會自己系鞋帶”生活課程中,筆者著重培養了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向幼兒演示了系鞋帶的正確方法,并引導幼兒細心觀察,鼓勵幼兒之間相互幫助。這對于提升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同時,筆者還十分注意培養幼兒講文明、懂禮儀的意識。在幼兒入園環節中,筆者加強了對幼兒行為習慣的引導和對幼兒文明禮儀意識的培養。例如,在上下學的時間段,筆者要求幼兒使用文明用語,引導幼兒之間相互問好,鼓勵幼兒主動和同學打招呼、微笑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可以逐漸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這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運用的主要方向。
(二)遵循幼兒的身心特點,積極鼓勵幼兒參與游戲活動
教師要關注幼兒發育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身心特點,保護幼兒的好奇心,滿足幼兒的探索、求知欲望。在設計幼兒教育活動時,教師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引導幼兒積極地參與游戲活動。教師要創設生活化的教學場景,為幼兒營造一種生活化的學習氛圍,幫助幼兒更好地接受外界的知識、事物,引導幼兒建立學習和生活之間的聯系。教師作為幼兒成長的啟蒙者和引導者,要注重豐富幼兒的生活體驗,鍛煉幼兒的生活技能,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讓幼兒熟悉生活、感知生活、學習生活。

例如,筆者創設了“爸爸媽媽的一天”生活體驗學習課程,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回憶家長日常生活的細節,進行了角色模仿活動。有的幼兒模仿了媽媽在銀行柜臺的工作場景,有的幼兒模仿了爸爸指揮交通的片段,有的幼兒模仿了媽媽打掃衛生的過程。這讓幼兒了解到了父母工作的辛苦,引導幼兒更加體諒、理解父母,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豐富了幼兒的社會經驗,讓幼兒更為深入地了解了不同角色的不同責任,有助于幼兒樹立全面、正確的世界觀。
(三)創設生活化的教育環境,提供充足的教學支持
筆者發現,在現階段的幼兒教育工作中,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應用工作還面臨著環境創設困難、缺乏教學支持等問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考慮到幼兒園的課堂環境、校園環境、幼兒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等多重因素,還要做好與幼兒家長之間的溝通和協作工作,為生活教育提供充足的教學支持,借助家長的力量,為幼兒創設生活化的教育環境。教師要不斷擴充幼兒的實踐內容,為幼兒提供豐富的體驗機會,給予幼兒更多的成長空間,讓幼兒自主體會、自主實踐、自主決斷,鼓勵幼兒去嘗試、去探索。
不論是幼兒園課堂環境的創設,還是校園環境的創設,教師都要遵從平等、尊重的處事原則,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引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教材,堅持融合生活、開放自主的教學原則,豐富幼兒生活教育的內容。同時,教師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取得家長的支持和理解,為幼兒營造生活化的教學環境。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理解幼兒的性格特征,尊重幼兒的發展規律,促進幼兒的個性化成長,為每一名幼兒提供充足的學習空間,發展幼兒的綜合素質,不斷改善幼兒教育的質量。
綜上所述,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深入學習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以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幼兒的綜合素養,為幼兒提供科學的指導,促進幼兒的健康、快樂成長,提升幼兒教育的整體質量。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強調生活即教育,教育無法脫離生活。教師要將教育教學與現實生活相融合,解決幼兒教育中存在的現實問題,進一步探索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兒教學活動中的應用途徑。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尚城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