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云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對于孩子的成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結合游戲活動開展教學,能促使孩子深入理解知識與技巧。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思維能力尚在發展中,教師應結合教育實際,踐行游戲化教學的理念,增添教學活動的吸引力。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筆者將多彩游戲運用于音樂課堂的教育實踐,利用優質的音樂游戲激發小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提升了小學生的音樂素養,使其音樂鑒賞水平獲得了顯著的提高。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小學音樂教育經驗,針對小學音樂課堂中趣味游戲的巧妙運用進行分析,以期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實踐提供參考。
無論是古代典雅的音樂,還是現代新潮的音樂,都有一個共性的特點,即節奏鮮明。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握音樂作品的節奏,將提升學生音樂節奏感作為音樂教學的重要任務。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發展水平不高,很難理解節奏這一抽象的概念。為了達到預期中的教學效果,教師不能僅僅采用語言講解的方式開展教學,還要采取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將有關音樂節奏的知識巧妙融入趣味性的節奏游戲,以更好地解決這一教學難題。
在一次小學音樂課上,筆者帶領學生玩了一次有趣的節奏游戲“節奏敲敲樂”,游戲道具為四個圓形紙盤,前三個圓形紙盤里不放任何東西,第四個圓形紙盤里放一本書。第一局時,筆者手拿塑料制作的錘子和著音樂聲敲擊紙盤,敲擊前三個紙盤時不真正落下去,輪到第四個紙盤時就拿塑料錘在書上輕輕敲打一下;第二局時,筆者在第二個圓形紙盤上放了一本書,拿塑料錘在第二個和第四個紙盤上敲打,但不真正落下去;第三局時,筆者在第三個圓形紙盤上擺了兩本書,手拿塑料錘分別敲打四個紙盤,但在敲打第一個和第三個圓形紙盤時不真正落下去,且敲擊第三個圓形紙盤的次數為兩下。筆者和著音樂聲不斷改變圓形紙盤中書目的數量,并進行敲打。這一過程非常有趣,很快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通過觀察筆者的演示,學生很快就掌握了節奏游戲的玩法,踴躍參與進來。通過“節奏敲敲樂”游戲,音樂課堂變得輕松有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體會了音樂的節奏感。

《單簧管波爾卡》是一首深受學生喜愛的單簧管獨奏曲,節奏鮮明,曲調活潑流暢,給人以一氣呵成之感。筆者在一次小學音樂課堂上以《單簧管波爾卡》這首歌曲為背景,帶領學生進行了相關的節奏游戲。在游戲中,學生需要和著《單簧管波爾卡》做出相應的拍打動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十分積極,和同伴相互合作,輪流進行游戲,不知不覺地提升了音樂的節奏感,充分享受了音樂游戲的樂趣。
總而言之,小學音樂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教學場景融入多種形式的節奏游戲,以提升學生對抽象的音樂節奏知識的認知,推動學生的成長。
音樂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的藝術,能表達創作者內心細膩的情感,彰顯其對現實社會的關注與思考。小學音樂教師不能止步于教授學生學唱音樂歌曲,學習音樂專業知識,還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挖掘音樂作品的情感內涵,以加深學生對音樂曲目的認知與理解。與此同時,教師要少用成人化的視角分析、講解音樂知識,這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師可以巧妙轉換思路,組織學生進行角色表演,促使學生進入音樂情境。
例如,在教學《小貓釣魚》這一音樂曲目時,筆者邀請班上幾名性格活潑外向的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表演小貓的角色。在表演過程中,不同學生有不同的演繹方式,但他們都將小貓釣魚時那種三心二意的神態生動地展現了出來。通過角色表演,學生很容易就明白了《小貓釣魚》這一音樂曲目的情感主旨:要想做好一件事就必須一心一意。在此后的教學中,筆者觀察到,很多學生會將歌曲中的小貓作為反面教材,時刻提醒自己以端正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這有益于他們的長期發展。
《蝸牛和黃鸝鳥》是一首節奏簡單歡快、語言親切質樸的音樂曲目,深受學生的喜愛。為了促使學生深入理解這首歌曲的情感內涵,筆者邀請班上兩名學生分別扮演蝸牛和黃鸝的角色。這兩名學生一來一往,你對我答,進行了生動而靈活的演繹。通過欣賞他們的表演以及聆聽筆者的講解,學生很快就理解了蝸牛鍥而不舍、堅持不懈的精神。
小學音樂教師在音樂教育中巧妙融入角色扮演游戲,讓學生扮演曲目中的不同角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和熱情,使得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感知與把握音樂曲目的情感內涵,從而促進小學音樂教學目標的落實。
音樂是一項富有創造性的審美藝術活動,無論是音樂作品的創作,還是音樂作品的欣賞,都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音樂素養。對此,教師應該在教育實踐中提高對小學生音樂水平培養的重視,讓學生學會感知音樂,并嘗試創造音樂,促進小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發展。
為了更好地達到這一教育目標,筆者在小學音樂教育實踐中有意識地融入一些趣味游戲,讓學生在創編的過程中提升音樂創造水平,并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在教授《春天》這一音樂曲目時,筆者鼓勵學生根據歌詞以及歌曲“×××|×××|×××××|×××|×××××|×××|××××|×××|”的節奏嘗試創編,調動了全班學生的參與興趣與積極性,學生積極思考、認真分析,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和音樂知識認真構思,整個班級的音樂學習氛圍空前高漲,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收獲滿滿。有的學生創編的歌詞為“夏天到,荷花笑,綠綠的荷葉,水上漂。大大的葉子,像把傘,告訴我們,雨來到”。有的學生創編的歌詞為“冬天到,孩子鬧,片片的雪花,天上掉。堆起的雪人,站立著,告訴我們,冬天好”。創編游戲使學生進一步強化了對《春天》這一音樂曲目節奏的認知,也鍛煉了他們自身的音樂創編能力,提升了他們的音樂創造力。
魯迅曾說:“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高爾基也曾說:“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他們生活在這個世界里,并負有改造它的使命。”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缺乏生活經驗,游戲對于他們來講具有重要意義,是他們認知事物的重要手段。為此,在小學音樂教育實踐中,筆者將進一步探索融合游戲與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方法,切實提升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穩步提升。
(作者單位: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豐田華僑學校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