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雄輝


摘 要: 變頻壓縮機受力情況復雜,為了保證壓縮機的可靠性,壓縮彈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壓縮彈簧的工作特性,對滑片所受的最小彈簧力進行計算,根據相關參數對最大排量26cc壓縮機壓簧結構進行設計,并通過彈簧疲勞強度校核和壓縮機可靠性驗證,證明本設計可靠可行。
關鍵詞:壓縮彈簧;結構設計;疲勞強度校核;可靠性
1 問題的提出
泵彈簧是滾動轉子式壓縮機泵體的重要零件之一。由于轉子式壓縮機使用壓縮彈簧具有壽命長,成本低等優點,因此國內外許多壓縮機廠家都采用壓簧結構。尤其是對于變頻壓縮機,轉速在很大范圍內變化,彈簧的受力情況很惡劣,壓縮彈簧更具有不可替代的優越性。同時,泵彈簧的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壓縮機的可靠性。泵彈簧的失效原因有兩種情況:(1) 過載失效。由于設計缺陷,彈簧在高應力下工作,造成彈簧斷裂或松弛。(2)疲勞失效。由于設計不當和材料問題,如表面脫碳、裂紋、內部存在非金屬夾質物等因素造成彈簧早期疲勞斷裂,或在腐蝕介質中工作,使彈簧產生腐蝕疲勞失效。
根據壓縮機結構及壓縮彈簧的特點,在保證壓縮機可靠性、性能、噪聲振動等要求的前提下,擬在最大排量壓縮機上采用圓柱螺旋壓縮彈簧。
2 壓縮彈簧的工作特性分析
壓簧工作時有一最小長度Lmin和最大長度Lmax,壓并高度Hb=n+1.5d (其中d為彈簧絲直徑,n為彈簧有效圈數),彈簧自由長度為Lo,(Lmax-Lmin)/Lo越大,表明彈簧的工作情況越惡劣,為保證彈簧工作的可靠性,在現有泵體結構上設計彈簧將十分困難。首先Lmin不能太小,而且Lmin>Hb,如果Lo增加,則Hb也會增加,則Lo必須相應的增加以保證可靠性。而Lmin取決于滑片的高度H和滑片尾部彈簧槽的深度△H以及氣缸壁厚δ。對于我公司現有的壓縮機,滑片高度和氣缸內徑已限定,不可改變,這將導致對于一定工作容積(即氣缸的內徑Di和滾子的外徑do一定)的泵體,所需的彈簧的最大長度將越大,則彈簧槽的深度就越大,這樣氣缸彈簧孔的深度就越大。這勢必導致滑片兩側的密封面長度就越小,達到一定限度時,將會影響壓縮機的工作性能。同時,自由長度的增加將會增加Hb的增加,而d/Hb 值的大小也是壓縮彈簧設計時要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
根據壓縮機的結構特點,現有壓縮機容積改變是通過改變滾子外徑和曲軸偏心量來達到的,工作容積越大,則滾子外徑越小,由上述分析可知,對彈簧設計更加不利。如果通過改變氣缸的高度來改變壓縮機工作容積的大小,則對彈簧的設計更加有利,但這樣對生產線的改動較大,周期長,成本高,目前不宜采用。
綜上所述,對工作容積小的壓縮機設計壓簧要比工作容積大的壓縮機容易,而且可靠性高。因此,對工作容積最大26cc壓縮進行改進設計,使之適用于壓縮彈簧,并可以覆蓋小排量機型,達到提高壓縮機可靠性及降低成本的目的。
3 滑片所受的最小彈簧力計算
壓縮機在運動過程中,滑片受到橫向氣體力(垂直滑片運動方向)、縱向氣體力(沿滑片運動方向)、彈簧力及滑片自身的慣性力。
作用在滑片縱向的力有兩端的氣體力、彈簧力、滑片慣性力等。
壓縮機在運轉過程中,由于滑片兩側分別是吸氣腔和排氣腔,因此壓差很大。氣體從滑片與滾子之間的接觸面的泄漏將直接影響壓縮機的性能。因此,要保證滑片端部在滾子的任意轉角φ都必須緊貼于滾子的外表面,這就要求有足夠的彈簧力F作用,使滑片縱向壓向滾子外表面的力恒大于零,即∑F>0。
設滑片上部作用有氣體壓力Pd,下部因與滾子外圓接觸,假定接觸點在滑片厚度b的中央,即一半作用氣體壓力P1(吸氣腔壓力)、另一半作用氣體壓力P2(排氣腔壓力)。
也就是要保證在以下三種情況下(1)式成立:
(1) 壓縮機未運轉時,氣體力、慣性力均為0,式(1)為:彈簧力F>0
也就是說,壓縮機未運轉,只要彈簧在最長的工作狀況下,F>0 。即保證轉角
φ=180°時F>0即可,即彈簧初始力大于零。
(2) 壓縮機已開始運轉,但高低壓尚未形成,計算最小彈簧力Fmin 。
這時Pb、P2、P1均等于零
s1滿足式(2)要求。因此對于最大排量26cc壓縮機,圓柱螺旋泵彈簧均滿足疲勞強度的要求。
6壓縮機可靠性驗證
按以上設計方案,裝配壓縮彈簧結構的機型,進行性能測試及可靠性試驗。試驗結果均合格。
7 結論
通過以上設計計算及試驗驗證,最大排量26cc壓縮機采用壓縮彈簧結構滿足使用要求。
參考文獻
[1]《機械設計手冊》,化學工業出版社,成大先主編,1999.5
[2]《制冷壓縮機》,機械工業出版社,繆道平、吳業正主編,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