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產教融合是提高職業教育水平的關鍵和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生產性實訓基地是產教融合的重要平臺。本文對產教融合背景下智能制造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進行了研究,通過校企合作,共建共管,并賦予生產性實訓基地社會服務功能,實現深度產教融合。
關鍵詞: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與實踐
深化產教融合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的改革任務。2017年12月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明確了發揮政府統籌規劃、企業重要主體、人才培養改革主線、社會組織等供需對接作用“四位一體”的架構。2019年1月國務院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職業院校應當根據自身特點和人才培養需要,主動與具備條件的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開展合作,形成校企命運共同體。要培育數以萬計的產教融合型企業,打造一批優秀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推動建設300個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1.產教融合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基礎
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積極響應國家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戰略,探索、實踐新型校企合作模式,于2019年6月與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并成立了“遼寧交專—新松機器人技術應用學院”。校企雙方充分發揮雙方在各自領域的優勢,以共建“遼寧交?!滤蓹C器人技術應用學院”為依托,充分發揮與融合校企資源優勢,協同探索與實踐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努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培育產業化項目,促進新一代智能制造技術與人才培養、產學研、文化傳承與創新、社會服務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和創新應用,為協同培養適應智能制造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供實踐支撐。
2.產教融合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主要目標
2.1合作共建智能制造專業群
校企雙方以學校現有裝備制造類專業為基礎,重點加強工業機器人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和數控技術等專業合作共建,建設一批順應科技變革潮流、符合產業升級需求、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智能制造產專業群。雙方依據國家關于高校專業建設有關要求和產業發展對人才培養需求,協同編制專業建設中長期規劃,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開發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特色化教材等教學資源。同時利用社會服務基地搭建畢業生與企業交流、溝通平臺,并與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共同實施相關專業學生的聯合培養,改革傳統校園就業模式,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
2.2合作共建“雙師型”師資隊伍
新松機器人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師資培養的資源優勢,為學校提供師資培訓、考證、赴企業實踐等服務;學校優先選派師資參加新松機器人公司組織的實戰技能培訓,培養教師的項目操作能力;新松機器人公司定期選派教學專家來學校交流,同時教師可以承擔新松機器人公司開展的相關社會服務,最終打造區域知名度高、省內一流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2.3合作共建智能制造產業實訓基地
立足智能制造產業鏈,借助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領域技術、服務和設計優勢,雙方在學校校園內合作共建智能制造產業實訓基地,重點承擔學校智能制造類專業方向的學生實訓、師資培訓以及新松機器人公司產品培訓和技術推廣等任務。
2.4共建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平臺。
依托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行業用戶實際應用項目,校企合作打造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平臺。將機器人弧焊、噴涂、打磨以及行業領先的機器人典型應用工藝導入實訓教學,實現工業機器人實訓教學與企業真實應用相融合。
3.產教融合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過途徑
3.1校企合作申報智能制造專業群相關專業
依托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智能制造領域的行業領先地位和技術優勢,校企合作對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行調研,明確各類企業的智能制造專業群崗位需求,對崗位、工作任務、職業能力進行綜合分析,為后續工作奠定基礎。依據智能制造專業群崗位調研分析結果,對學?,F有裝備制造類專業課程體系進行調整,適時申報智能制造專業群相關專業。
3.2校企合作開發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和新型教材
依據智能制造專業群崗位調研分析的結果,對學?,F有裝備制造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滿足智能制造專業群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需求。校企合作開發導入新松機器人公司在智能制造相關領域內卓越技術、工藝、標準、案例和經驗教學標準。校企合作開發導入新松機器人公司在智能制造相關領域內卓越技術、工藝、標準、案例和經驗教學標準的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
3.3校企合作協同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
探索多種形式的育人模式,包括現代學徒制、訂單班、校企共同組建專業技術團隊、企業定期選派優秀技術專家與師生進行學術交流,共同分享機器人技術發展前沿技術與工程應用案例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潛力。
3.4校企合作制定實訓基地建設方案
校企雙方深入上汽大眾有限公司、一汽大眾發動機(大連)有限公司、山東臨沂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新松機器人”生態圈企業進行調研,對協作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進行實地觀摩、研討與分析,明確企業真實生產流程中機器人配置、核心崗位機器人功能需求與技術技能要求、未來發展趨勢與技術革新等關鍵環節與核心要素,為產教融合基地頂層設計、功能區域分布、核心教學設備配置及核心技能培養模塊的確定,提供實際生產案例和產教對接融合的根本遵循。
4.產教融合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條件保障
4.1機遇制度保障
2019年10月,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雙高計劃)學校,為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提供了契機。新松機器人公司高層領導和學校領導不定期開展互相拜訪交流活動,解決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為合作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
4.2合作協議保障
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與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滤蓹C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新松機器人東北地區產教融合示范基地”協議》等合作協議,引進新松機器人公司的先進技術和理念到智能制造專業群的教育教學中,攜手致力于培養智能制造方向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協議中對雙方的投入和合作內容作了詳細的說明。
4.3技術保障
學校建有依托遼寧省“雙高”建成的現代機電一體化實訓中心、工業機器人基礎應用實訓中心、1+X工業機器人技能等級證書實訓中心,能夠滿足工業機器人基礎技能教學。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會將最新技術導入新松機器人東北地區產教融合示范基地中,保證了基地的技術與現場要求的一致性,充分滿足實訓基地教學需求。
5.產教融合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成效
5.1校企合作成功申報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
2019年10月,校企合作申報設立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并獲遼寧省教育廳批準,2020年已招收第一屆學生。2020年11月,校企又合作申報設立智能控制技術專業并獲遼寧省教育廳批準,擬于2021年開始招生。包含機電一體化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智能控制技術、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等專業的智能制造技術專業群基本成形。
5.2校企合作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2020年,校企雙方合作對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沈陽恒大汽車有限公司、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進行了調研,組織專家多次對智能制造專業群崗位、工作任務、職業能力進行綜合分析并多次對學校裝備制造類人才培養進行分析,完成了2020級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
5.3師資隊伍建設雙向化,實現校企“雙進雙融”
學校定期選派專業教師深入企業參與生產實踐,學習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能和新技術新工藝。沈陽新松機器人公司適時選派有經驗的技術專家擔任學校兼職教師,參與實訓基地建設和實踐教學,指導專業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實踐,實現了校企互補共進,有效提高了專業教師機器人應用技能。學校智能制造技術教學創新團隊獲評遼寧省高?!包S大年式教學團隊”。
5.4 校企合作深入開展產教融合基地建設
2019年10月開始,校企雙方對合作共建“智能制造產業實訓基地”進行了多次交流,2020年10月完成了新松機器人學院“協作機器人智慧教室”建設項目,其中企業捐贈54.9萬元。2020年10月,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與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共建“新松機器人東北地區產教融合示范基地”協議,深入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基地建設。
6.結束語
開展符合我國國情校企合作模式,須充分發揮職業院校和企業的各自優勢,形成促進我國職業教育跨越式發展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合力。其次需要在育人模式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形成符合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要求的工學交替模式。第三各級政府在促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方面要積極發揮主導作用,制訂和完善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相關法規,為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提供法律保障。研究促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多元化經費保障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進入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領域,有效避免校企合作“作而難合”、產教融合“合而難融”。
參考文獻
[1]唐細語.高職教育校企合作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研究與實踐—以唐山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20,18(9):99-101.
[2]鄧成,等.產教融合模式下高職機電專業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云瀏覽,2020(11):100-102.
[3]許穎泉.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中校企合作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1):49-50.
作者簡介:
楊建軍(1968-),男,河北平泉人,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方向:實訓基地建設、工業機器人創新研究。
基金項目:
2020年度學校教學創新團隊教研項目(SSG-TD-1-3);遼寧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20-2021年度科研規劃立項課題(LZY20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