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菁麗
摘 要:給排水工程具有明顯的復雜性、系統性特點。大量的分析和研究數據顯示,許多城市的給排水管網系統在實際運行中并不能保持較高的處理效率,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故障隱患,因此人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合理的優化與管理措施,保證給排水管網能夠保持高效可靠的運行狀態。
關鍵詞:市政給排水;管網的優化配置
引言
目前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日趨完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不斷增長。但目前城市供水系統仍存在諸多問題。城市供水網絡的優化與完善是城市居民的迫切需要。城鎮供水、排水系統發生故障時,不僅影響到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阻礙整個城市的正常運行。市政給水排水管網的合理配置不僅能滿足人民的需要,而且能促進整個城市的發展和進步。
一、市政給排水管網配置優化原理
市政給排水管網設計的科學合理與否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排水的效果,管道圖紙需要將管道的深度、位置、坡度、材質以及管徑和設施位置清晰且正確地標注出來,對于管道施工變更操作也需要體現在圖紙中。通常使用減緩坡度的形式使新建污水管道經過原建的管線,那么就會使得坡度變小,出現流速過低的情況,在坡度的減低不能使污水通過時,一般使用增設交叉井的形式。如果未沉淀處理污水而是直接將污水排入城市排水主干管道中,容易導致管道被淤泥堵塞。所以就需要優化配置排水管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管網運行維護的成本投入,進而能夠進一步地提升管網系統可靠性以及穩定性,并起到節約能耗的效果。對于變形管線地基而言,可以使用全方位注水管法加強管基的形式或是開挖局部變形劇烈的位置,再采用混凝土對其固定。
二、城市市政給排水管網存在的問題
2.1材料變化及材料優化問題
城市供水和排水管道材料一般以鍍鋅鋼管和灰口鑄鐵居多。深埋在地下的管道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會出現材料性能下降、增大腐蝕風險的問題,在后期的保養和維護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困難。管道的泄漏、老化、破損等問題會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浪費,增加系統管網運營管理的成本。此外,目前相關設計標準中要求供水主管道的覆土厚度應大于1.2m,然而隨著城市的規劃和發展,管道發生會結構裂縫和損壞。現階段,還有很多城市的給排水管道設施是幾十年前建造的,在使用壽命上已經接近極限,管道材料的優化和創新力度不足,已經無法很好地滿足當前的實際需要。
2.2應急能力不足
市政給排水管網系統需要負責整個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用水和污水排放,而且考慮輸水距離、供水高度等,在管網運行過程中,需要管理部門依照實際情況做好管道壓力的合理調節和控制,若管道壓力過小,一些高層用戶會陷入無水可用的困境,管道壓力過大則容易出現爆管的問題。雨季或夏季短時間內降水量較大時,排水管網應能夠對雨水進行迅速排除,因此,對市政給排水管網的應急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結合實際情況,多數城市的給排水管網在應對突發事件時,依然存在很多弊端,并不能保證應急的效果。
2.3排水管道嚴重漏失
考慮到市政府排水建設具有特殊性的特點,當前已有的排水管道系統基本上是基于過去管網系統展開擴建而實現的,我國不少城市中的主管網運行時間較長,所以管線破損嚴重、管材老化以及對管線附屬設施的管理不到位,而且因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而加劇了給排水管網的嚴重漏失。
三、市政給排水管網的優化配置與管理措施
3.1優化和改進系統布局
給排水管網系統布局的優化和改進工作需要綜合考慮城市當前和未來兩方面的發展情況。具體來講,要從城市地理位置、交通設施、沉淀池及水泵等多方面進行分析和研究,加強對舊管網的擴建,同時做好新管網的創新和應用,管網的鋪設和對接應保持均勻性與合理性,以此保證系統布局優化和改進效果。與此同時,借助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和設備,能夠有效提升市政給排水管網系統的建設質量,同時也使其變得更加規范。在鋪設給排水管道時,需要提前對現場環境進行考察和了解,并在規劃方案的指導下完成建設工作,確保給排水管網能夠發揮正常作用。與此同時,保證給排水管網系統建設的合理性,能夠有效提高城市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并為污水排放和處理工作提供便利條件。在建設給排水管網設施中,應對未來的供水排水發展空間進行充分的考慮和分析,進而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服務,保證生活質量。
3.2加強市政給排水管網應急能力
加強對城市給排水系統的監測,及時處理管道故障、漏水、污染等突發事件,使損失降到最低。網絡管理部門的重視程度、調查數據、專項投資水平等信息都要及時更新。為了及時提供網絡信息,必須對歷史數據進行修正,借助科技手段,將網絡信息輸入計算機,并利用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管理,使人們更容易獲取信息。工程項目的施工階段,要提前了解管網狀況,做好保護準備。使用高級交通監控,如對給排水子系統、排水管網和排水管道安裝情況的監測、流量報告等,可起到及時預警的作用,并可隨時獲取管道內流量、液位等信息。當管道出現緊急情況時,監測設備的有關參數應立即改變,并及時向搶修中心報告事故情況。
3.3注重BIM技術的高效利用
BIM技術在建筑建設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具有模擬性強、可視化等特點,潛在應用價值大。因此,在開展給排水管網設計工作的過程中,應注重BIM技術的高效利用,在技術層面上為其設計水平的提升提供科學保障。(1)充分發揮BIM技術的應用優勢,實現對給排水管網設計過程的可視化分析,構建符合實際要求的參考模型,全面了解設計方案的可行性,為這類管網設計水平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2)基于BIM技術的給排水管網設計,可在三維空間中對其設計方案形成過程進行動態模擬分析,滿足管網設計質量可靠性要求,逐漸提升技術水平。
3.4健全給排水系統功能
要使檢測水平能夠得到提升,就需要處理好爆管的問題,需要及時更新給排水管道的數據信息,加強技術與資金的投入,同時將歷史信息數據輸入進計算機網絡系統里展開合理管理。開展工程施工時,需要根據管網的有關信息展開防護工作。對于區域中的環境因素也是需要考慮的對象,特別是夏季降水數據方面,要展開相應的測算工作,健全雨污分流工作,并對該地區的降水量、各類經濟因素以及市政管網自身排水情況進行全面考慮,合理調整排水系統有關系數,進而強化雨水分流工作。對于管網污染問題,要將管網污染的防范和監控工作落實到位,設置健全的監測系統于城市管網的關鍵位置中,并將有關數據資料進行記錄,再展開相應的分析,善于發現并能夠及時處理好問題,尋找出導致滲漏的原因以及位置,將污染預防工作落到實處。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現代城市規劃建設中,給排水管網系統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城市的正常運轉意義重大。而考慮城市用水及排水需求,在對市政工程給排水管網進行建設的過程中,應做好科學的規劃設計和施工管理,確保整個給排水管網系統能夠處于穩定的運行狀態,對于一些突發事件也可以很好地進行應對,為城市居民提供穩定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顧曉林.城市市政給排水管網的優化配置與管理初探[J].居舍,2020(11):114.
[2]周洪濤.城市市政給排水管網的優化配置與管理探討[J].建材與裝飾,2020(11):73-74.
[3]王杰峰,張欣蓓.市政給排水管網優化配置與管理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20,47(05):86-87.
[4]張永鋒.城市市政給排水管網的優化配置與管理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04):187-188.
[5]李箕華.城市市政給排水管網的優化配置與管理探討[J].居舍,2019(3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