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摘 要:本文首先簡要闡述了農機管理現狀,進而分別從加強農機服務工作、強化信息技術應用、組織多元宣傳活動三個方面分析如何有效管理和推廣農機,規范農機管理體系,更好地推動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的展開。
關鍵詞:農機管理;農機推廣;信息技術
引言:
農業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將技術手段應用于農機生產中能夠促使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農業機械化設備能夠充分發揮自身作用,也離不開科學高效的農機管理,只有不斷加強農機管理,才能更好地促進農機推廣工作的展開,促使農業朝向高質量可持續方向發展。
一、農機管理現狀
現階段,農機管理正處于發展過程中,技術手段的應用能夠促使農業生產效率得到提升,農業生產也朝向現代化方向發展。但是,農機管理仍舊存在一些發展困境,需要積極采取創新措施,推動農機管理朝向系統化、智能化、高效化方向發展。
首先,農機主要是農戶操作使用的,農戶作為農機生產的主體,需要農業管理人員予以重視。但是現階段農機管理中對于農民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促使農機管理難以有效發揮效能。只有讓農戶認識到農機技術的應用優勢和應用方式,才能充分發揮農機設備的性能,形成良好的農業生產效果。其次,現有的農機閑置率高、利用率低。通常而言,農業機械作業時間短、農機閑置周期長,而每一臺農機設備的購買價格都十分高昂,這就使得農機使用效率有限,購買之后的大量時間都被浪費,并不利于農機的推廣[1]。再次,許多農機推廣部門對于后續服務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當農戶購買農機完成后,并沒有安排相應的服務人員和維修養護人員。
因此,想要實現科學管理農機、促進農機推廣,應當加強對現存問題的分析,有效應對不足,促使農機實現高效使用。
二、農機發展和推廣途徑
(一)重視農民主體地位,加強農機服務工作
想要通過農機管理,更好地將農機技術推廣給基層農戶,應當加強對農民的重視。需要明確的是,農戶才是農機技術的真正使用者,在向農民進行推廣時,也應當結合本地區農業生產情況和農民文化程度,推廣更適合農業生產的農機,為農戶予以全方位地服務,讓農戶體會到用戶第一的工作態度,實現經濟效益的提高。
一方面,農機推廣人員應當加強對各種農機設備的認識,了解不同農機的使用方式、應用特點、優勢和劣勢以及價格投入,向農戶推薦性價比更高的農機。農機推廣部門應當加強工作培訓,和農機生產廠家等部門展開合作,舉辦農機技術培訓班,通過大規模的技術培訓,讓農機操作人員更好地了解農機使用原則和維修保養方法。另一方面,農機推廣工作不僅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重視農戶的個人利益,還應當加強售后服務工作,為農戶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和物質保障。當農戶購買完農機后,農業技術人員應當開始跟進售后服務,為農戶做好技術組裝和農機認識,如果農戶在后續使用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技術人員也能夠及時修理農機,幫助農戶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此外,還可以在地方鄉鎮設立相應的農機維修服務部門,安排相應的技術人員專門負責農機維修工作,將售后服務納入到農機管理工作中。
(二)加強信息技術融入,提升農機推廣質效
伴隨著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各種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予以農業生活全新的轉變,想要更好地推進農機推廣工作,應當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制定更加完善的農機推廣方案,實現農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第一,信息技術的應用促使農機朝向智能化的發展方向,而通過智能農機推廣也能夠更好地推動農業行業建設。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機設備中,將會促使農機自身應用功能更加全面,農機應用和操作起來也更加簡單方便。基于互聯網平臺,包括地質結構、溫濕度等基本數據信息將會形成相應的區域示意圖,一鍵傳送給農業管理人員手中,實現農業生產的遠程管理[2]。智慧農機的核心作用便是農業管理人員的工作,促使農業生產工作朝向規范化、系統化方向進行。
第二,信息技術的應用促使農機監控更加方便,農業存放和使用也更加簡單。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現階段農業生產的普遍發展趨勢,技術應用能夠完成對農機設備的實時監控,生產過程中的各種運行數據也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收集和整理。與此同時,信息技術在農機管理過程中還可以實現導航定位功能,促使農機管理效能不斷提高,農業管理人員能夠隨時隨地了解農機使用情況,更好地應對農業生產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采取應對措施。農機上設定的自主定位功能也能夠幫助農機管理人員隨時確定農機位置,實現農機技術的高效應用和智能管理。
第三,農業管理人員通過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機管理工作中,搭建相應的農機管理平臺,可以實現對農業生產信息、農機使用情況的高效管理。通過信息技術的使用,農機運行過程中信息的收集、傳輸和存儲工作都能夠按照規定的作業流程展開工作,促使農機管理工作朝向高效化方向發展。工作人員也可以隨時應用管理平臺進行溝通交流,擴大農機的應用范圍,幫助農戶更好地掌握農業生產政策和氣候信息,優化農業管理工作。
第四,通過農機技術和交流平臺,工作人員可以發布農業市場情況、農業政策,引領農業人員加強對農機使用工作的認識,強化農機技術推廣效果。
因此,將技術手段引入到農業生產中,能夠促使農業生產朝向系統化、規模化、商業化的方向發展。
(三)積極開展宣傳工作,加快基層農機普及
農業作為我國重要的支柱型產業,能夠有效帶動社會經濟進步。想要更好地實現農機推廣,需要農業管理人員加強對農機設備的重視和研究,大力展開農機推廣工作,站在農民的角度思考問題,提高基層農機的普及率。現階段,我國正在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這就需要將農機推廣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積極引導農戶加強對農業知識的科學認識,也能夠在日常實踐活動中應用各種農業機械設備,實現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
首先,農業管理人員應當加強對各種政策文件的宣傳,將有利于農戶農業生活的政策文件進行解讀,以圖解、視頻等方式將支農與惠農政策進行講解,并將其上傳到當地政府部門官方APP、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媒體平臺,促使更多基層農戶能夠了解到惠農政策,更好地將政策和個人生活相結合,特別是各種農機補貼政策的出臺,農戶可以借此更好地實現經濟效益的提升[3]。
其次,農機管理人員可以通過走基層的方式,到達當地田間地頭進行宣傳,農戶對于農機的實際應用能力有限,很多時候即使想應用農機,但是實操能力有限,這個時候,農機管理人員專業的走訪、講解、應用教學能夠讓農戶學會如何使用農機、如何提高農機設備的利用率,實現農機設備在基層農戶的高效應用。
再次,開展更加多元化的農機推廣工作。借助農業主題演講、視頻講解等方式,向基層農戶進行農業生產知識宣傳,定期舉辦農機講解宣傳活動,并將本地農業生產情況和農機技術應用相結合,打造專屬的農機APP,能夠讓不同層級的農業人員都能有機會學習農業知識、掌握農機操作方法。
最后,為了更好地實現農機推廣工作,應當積極借助當地政府推出的農機推廣項目和現有資金資源,展開農機試驗,更好地推動農機科技推廣項目。此外,農業管理人員還應當加強和財政部門之間的聯系,為農戶爭取更多的資金補貼,調動農戶積極參與。
結論:
綜上所述,對農機管理進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想要通過農機管理實現農機推廣的目的,應當加強售后服務、應用信息技術、舉辦多元活動,促使我國農業生產形成規模效應,農戶能夠切實享受到技術手段帶來的福利,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趙曉輝.基層農機管理人員如何創新農機推廣工作[J].農家參謀,2021(06):62-63.
[2]蘇春水.農機管理與農機新技術推廣應用分析[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1(02):61-62.
[3]王建宏.做好基層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促進新農村建設[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