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一彤

本文對植入式廣告的含義與特點做出了簡要的闡述,分析了植入式廣告營銷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本文以國內影視劇為例,對影視劇中植入式廣告營銷存在的問題做出了細致的分析,并針對此類問題,著重探討了解決植入式廣告營銷問題的應對策略。以期通過本文的分析與研究,能夠為植入式廣告營銷策略的進一步完善,進而獲取到良好的廣告營銷效果,提供出可供參考與借鑒的內容。
在新媒體時代的今天,廣告傳播途徑與方式發生了重要的轉變。特別是在“碎片時間”被高度利用的當下,人們不僅對傳統的廣告形式缺少興趣,更對廣告的播放時間與大同小異的內容深感視覺疲憊。在此環境下,廣告商實施廣告策略的轉變成為必然趨勢。而植入式廣告的靈活性與隱蔽性特點,使其成了深受廣告商青睞的廣告形式之一。其作為具有代表性的植入式廣告營銷影視劇案例,仍存在著諸多植入式廣告營銷問題,而對其進行深入的探討與研究,便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與實踐意義。
一些植入式廣告所選擇的場景與劇情內容契合度偏低,導致營銷效果受到影響[1],通過活動場景與所布置的物品及海報等,進行廣告的隱蔽性植入,是影視劇中常見的廣告推送方式,也是植入式廣告營銷極為常見的應用方式。例如:廣告海報與劇情原本展現的是緊張的環境不符或違和感十足。此種場景與劇情契合度偏低的情況,就會導致觀眾對所植入的廣告產生反感的情緒,從而使得廣告營銷也難以取得應有的效果。
對白植入是利用演員之口,將所需要進行宣傳和營銷的產品,直接告知給觀眾,其中還會包含產品或服務的特征與效果等。這種直截了當的方式能夠很好地得到觀眾的認可,進而使觀眾由影視劇的觀看者轉變為消費者。但若對白植入過多或過于頻繁,給人的感覺就像是生怕觀眾不認識此款產品,且反復的介紹也會讓觀眾產生厭煩心理,進而導致植入式廣告在營銷效果上差強人意[2]。

圖1 植入式廣告
有人說,個別影視劇是植入式廣告大放異彩的經典電視劇,也有人將其解讀為品牌植入的“搬運工”[3]。這其中不乏植入式廣告營銷所取得的良好效果,但卻并非所有的植入式廣告都能帶來后續的營銷效果,對于某些極為關注劇情的觀眾而言,植入的廣告和品牌過多,不知道自己是在看電視劇還是在看一個以廣告為主的品牌聯播。過多的品牌植入,會給人一種連續看廣告的感覺,這也是植入式廣告難以形成良好營銷效果的方面。
對于植入式廣告而言,其特點就在于其所有的隱蔽性。而如何能夠不再植入式被觀眾一眼看出,將其當成傳統媒介廣告,就要做到品牌與劇情的深度融合。對此,不僅要媒介做出深入的策劃與組織,還要具有較強的敏銳性與企劃能力。由此才能確保品牌與內容之間達到更為深度的融合,也才能從廣告營銷角度做到市場取向與社會取向同步達成。
依照品牌產品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性,使其與劇情內容進行結合,并同時采用多種不同形式的植入方式,挑選與觀眾有著緊密關聯性的話題與日常習慣等,以遞進式植入方式來加強觀眾對產品和品牌的記憶性。如通過人格訴求來植入廣告,加深購買形象與記憶,就是極為典型的營銷案例之一。這種植入形式的多樣化展現,不僅使唯品會的廣告成為貼近觀眾生活的一部分,還同時展現出其所具有的品牌效應與高端特質[4]。
重視適度性與針對性,是解決影視劇中植入式廣告過多的有效途徑與方式。一方面,廣告商或品牌方應清晰的認識到,過度的廣告植入與品牌營銷,不僅不會起到良好的廣告營銷效果,甚至會使觀眾出現視覺與聽覺等方面的疲勞感,進而對影視劇中植入的廣告產生厭煩心理。另一方面,影視劇出品方也應盡量控制品牌產品在劇情中出現的次數與頻率。從廣告營銷角度分析,過度的宣傳與不合時宜的廣告植入,對品牌的營銷所起到的效果是逆向的[5]。因此,雖然個別影視劇中所涉及到的產品品牌眾多,所涵蓋的類別更是五花八門,但仍要高度重視植入式廣告的適度性與針對性。以特定的劇情內容或情境,結合與之相關的產品,才能有的放矢的形成廣告傳播與營銷的良性循環,也才能使其成為影視劇的助力。

圖2 植入式廣告
現階段,影視劇中植入式廣告在營銷推廣方面,存在諸多的問題。如場景植入契合度低、對白植入過于頻繁以及所植入品牌過多等。本文以國內影視劇為例,也分別分析出該影視劇中所存在的此類問題。針對此種情況,文中分別從品牌與劇情的深度融合、植入形式多樣化以及重視適度性與針對性等方面,對影視劇中植入式廣告所出現的問題,做出了基于廣告營銷方面的策略研究。通過此方面的應對措施研究,不僅能夠有效解決影視劇中植入式廣告的營銷傳播問題,更能進一步加深觀眾對植入式廣告的了解與認可程度,使其從觀眾逐步轉變為消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