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娟
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呼吸科,河南 鄭州 450000
間質性肺炎主要以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為病理特征,肺泡發生炎癥,導致肺泡結構被破壞,最終促使肺部纖維化,引發進行性呼吸困難,如不及時治療,則會引發嚴重并發癥,危及生命[1]。目前,臨床并無特異性治療方案,主要通過免疫抑制劑、糖皮質激素等藥物緩解疾病,強的松、硫唑嘌呤對炎癥具有抑制作用,可減少肺纖維化,但對于晚期患者,治療存在一定局限性[2]。乙酰半胱氨酸在治療間質性肺炎方面療效較好,可保護肺泡彈性,抑制肺纖維化[3]。鑒于此,本研究探討強的松、硫唑嘌呤聯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療間質性肺炎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回顧性收集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接收的78例間質性肺炎患者臨床資料,將采用強的松聯合硫唑嘌呤治療的38例患者納入A組,將采用強的松、硫唑嘌呤聯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療的40例患者納入B組。A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為61~76歲,平均年齡為(68.68±5.14)歲;病程5月~2年,平均(1.21±0.42)年。B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為63~75歲,平均年齡為(68.93±5.52)歲;病程6月~2年,平均(1.25±0.45)年。對比兩組基線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納入標準:均符合間質性肺炎診斷標準[4];臨床資料完整;均經患者同意翻閱臨床資料。(2)排除標準:對治療藥物過敏;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合并惡性腫瘤疾病;合并血液系統疾病。
1.3.1 A組:采用強的松聯合硫唑嘌呤治療:強的松(規格:5 mg,樂普恒久遠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90115),0.5 mg/kg·d,口服,治療1個月后劑量減至0.25 mg/kg·d,治療2個月后逐漸減至0.1 mg/kg·d,后維持劑量;硫唑嘌呤(規格:50 mg,天方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90127),50 mg/d,口服,治療1個月后按照2 mg/kg·d劑量持續服用。連續治療6個月。
1.3.2 B組:在A組基礎上,聯合乙酰半胱氨酸(規格:0.6 g,海南贊邦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90106)治療:600mg/次,3次/d,口服,連續治療6個月。
(1)臨床療效[5]:咳嗽、呼吸困難、紫紺等癥狀明顯改善,肺功能指標顯著改善為顯效;咳嗽、呼吸困難、紫紺等癥狀有所好轉,肺功能指標有所改善為有效;上述癥狀、肺功能均無變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動脈血氣指標:于治療前、6個月后取兩組股動脈血5 m l,采用血氣分析儀(上海涵飛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cobas b 123)檢測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3)影像學指標:于治療前、6個月后采用CT掃描進行胸部造影,觀察兩組網格影、蜂窩影、磨玻璃影及小葉間隔增厚變化情況。(4)不良反應:比較兩組惡心嘔吐、血壓升高等發生情況。
B組臨床療效較A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治療后PaO2水平較治療前高,PaCO2水平較治療前低,且B組改善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比較兩組治療前網格影、蜂窩影、磨玻璃影及小葉間隔增厚占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網格影、蜂窩影、磨玻璃影及小葉間隔增厚占比均較治療前低,且B組較A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例(%)
表2 兩組動脈血氣分析指標對比(±s) mm Hg

表2 兩組動脈血氣分析指標對比(±s) mm Hg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aP<0.05
時間治療前組別B組(n=40)A組(n=38)tP治療后B組(n=40)A組(n=38)tP PaO2 53.28±6.41 53.61±6.42 0.227 0.821 73.17±9.84a 66.58±8.16a 3.211 0.002 PaCO2 45.84±9.45 45.29±9.34 0.258 0.797 31.54±4.28a 37.49±5.13a 5.573<0.001

表3 兩組影像學指標對比 例(%)
B組惡心嘔吐、血壓升高各發生2例、2例,總發生率為10.00%(4/40);A組惡心嘔吐、血壓升高各發生2例、1例,總發生率為7.89%(3/38),組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05,P=0.745)。
間質性肺炎是一種進行性下呼吸道疾病,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臨床研究表明,與免疫系統、病原體感染、肺部損傷等因素有關[6]。肺部間質組織發生炎癥,侵害支氣管肺泡壁,尤其是支氣管周圍小葉間與肺泡間隔的結締組織,使其呈壞死樣病變,導致肺纖維化,對機體循環系統、呼吸功能造成一定影響[7]。目前,臨床對于該病并沒有特效治療方案,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必要時給予氧療,以改善患者低氧血癥[8]。間質性肺炎初期癥狀較輕,但如不采取措施進行治療,病情進一步發展則會損傷肺部組織,導致通氣功能障礙,嚴重者可致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盡快緩解病情是目前臨床研究要點[9]。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B組臨床療效較A組高,PaO2水平較A組高,PaCO2水平較A組低,網格影、蜂窩影、磨玻璃影及小葉間隔增厚占比均較A組低,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無差異,可見強的松、硫唑嘌呤聯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療間質性肺炎效果較好,可有效提高肺通氣功能,改善動脈血氣分析指標指標,且安全性較好。分析其原因在于,強的松可通過循環系統到達肺部組織,可阻抑巨噬細胞、白細胞聚集在炎癥部位,從而有效減輕肺部炎癥反應;同時其可抑制結締組織增生,有效減輕肺部纖維化癥狀[10]。硫唑嘌呤能夠抑制機體免疫反應,從而有效抗纖維化;可通過對細胞因子釋放的抑制作用,減少肺纖維化過程中炎癥細胞浸潤。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種抗氧化劑,能夠直接對支氣管肺泡細胞發揮作用,提高對肺泡周圍細胞的抗炎作用,從而有效抑制肺纖維化,改善肺部功能;同時能夠溶解黏液,有效清除自由基,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其次,可對黏附分子、炎性細胞因子產生抑制作用,從而有效改善機體氧化-抗氧化失衡狀況;另一方面,其可稀釋痰液黏度,促進呼吸道清除殘留痰液作用,從而有效改善機體呼吸功能[11-12]。將三種藥物聯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緩解肺部炎癥,抑制肺纖維化,改善肺功能,同時藥物不良反應較少,可見其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強的松、硫唑嘌呤聯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療間質性肺炎效果較好,可有效提高肺通氣功能,改善肺纖維化,且不良反應較少,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