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余陸
(咸寧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咸寧 437100)
伴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快速發展,大學生的就業機會也逐漸增多?!盎瘜W”作為高職院校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具有較強的應用性與實踐性,能幫助大學生畢業后快速適應多變的就業環境[1-2]。然而,當前多數高職院校普遍存在“化學”教學環境差、設備落后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學生學習“化學”課程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傳統的“化學”教學方式下,學生無法真正參與到化學課堂中,降低了“化學”學習的效率與知識的獲取程度。在該種情況下,難以達到“化學”教學應有的效果,教學質量也無法得到提升?;诖?,高職院校應提高對于“化學”課程的重視程度。尤其是在大數據背景下,教師能夠擁有更多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案,并根據大數據對于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制定更加精準的“化學”教學方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這樣學生在獲取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之后,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增強就業信心[3-4]。
(1)“化學”課程教材層面?,F階段,高職院?!盎瘜W”課和采用的教材,大多存在實用性、趣味性與適用性交叉的問題。部分高職院?!盎瘜W”教材的理論知識內容參考本科教材理論內容較多,不僅晦澀難懂,而且不適合高職院校應用型技能人才的培養。部分“化學”教材還存在內容過時的問題,無法適應當前大數據時代下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這就導致高職院校所使用的“化學”教材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加上內容理解難度大,極易打擊學生學習的熱情,降低化學課堂學習的效率。
(2)授課方式層面。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仍然沿用傳統的“化學”課程教學方式,與當前大數據要求的教學環境嚴重不符,降低了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例如部分教師仍通過板書的方式向學生傳達化學教材內容,遇到部分晦澀難懂的化學知識,學生就難以理解。這種簡單的講課方式,使得課堂上的教學效率嚴重下降,課堂枯燥乏味,學生也沒有學習興趣。
(3)實驗教學設計層面。高職院校開展“化學”教學時,多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忽視了對于學生的實踐教學。加上教學條件與設備落后的問題,部分高職院校更是直接將化學實驗環節進行大幅度的壓縮,大大減少了學生親身體驗化學實驗的機會,未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而出現學生對“化學”課程的興趣與積極性下降的趨勢。
首先,缺乏實踐能力。高職院校在開展“化學”教學的過程中,由于教學條件與設備的限制,學生難以獲得真正的實踐能力,難以匹配當前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要求。而且,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多以理論知識為主,使學生更加關注課本知識,忽視自身實踐能力的提升。因此,學生在進入企業之后,會受限于實踐能力,導致自身工作效率降低,難以跟上其他員工的進度。
其次,缺乏專業定位。多數高職院校學生認為化學專業就是未來就業的方向,認為自己找到專業對口工作才可以。這種思想限制了學生的眼界,無法找準自身真正的定位,認為自己只能專注于某件事。而且,部分學生常常會表現出不自信,對畢業充滿恐懼,害怕失業。這些問題不僅讓大學生失去了前進的動力,也成為今后找工作的阻礙。
最后,錯誤認識化學專業的發展前景。化學專業會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進步與更新。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的學生與時俱進,及時了解化學專業的動向。但是當前部分學生只看到了化學專業具有長遠的發展前景,忽視了化學專業也在發生變化,傳統觀念已經無法適應當下社會的要求。
改革現階段高職院?!盎瘜W”教學方式,通過大數據的分析與處理,實現現代“化學”精準教學的改革。高職院校對學生狀況進行分析之后,采用合理的教學管理方式,提升教學效率,促使“化學”教學更加精準。
教師可以通過問卷的方式,從學生心理、化學課程前認知、化學生活常識等角度進行相關調查,建立集心理測評、知識等模塊的學生檔案,從而更全面地了解所有學生,精準把握學生對于化學的認知。通過對學生知識結構、性格與學習風格等數據的采集與分析,形成基于學生群體的大數據,為每一個學生繪制較為直觀的“大學生專屬數據圖譜”。院校、教師與家長根據“大學生專屬數據圖譜”,聯合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發展規劃,發揮學生的優勢潛能,實現學生人格的獨立。根據前瞻性的數據,教師可以研討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簡化化學知識點,重點對學生難點與感興趣的知識點進行講解。
傳統教學教師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獲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各項數據,往往無法獲取較為精準的數據。伴隨著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高職院??梢酝ㄟ^智能閱卷平臺,掃描學生的作業與試卷,幫助教師收集與分析相關數據。教師根據這些數據,通過處理與解決對應的問題,制定更加精準的教學方案,使教學活動變得更加有效。通過檢測學生在每個教學環節的得分情況,了解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大數據的反饋,教師可以更直觀地了解學生的需求,調整教學目標。
基于大數據智能平臺,高職院校可以形成學生專屬的大數據。教師借助這些數據形成科學有效的“化學”作業與個性化錯題本,防止出現學生利用同一份作業完成任務的尷尬局面。這也可以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讓學生真正通過作業提高自身的化學水平。大數據不僅能夠幫助教師安排合理的化學作業,也可以讓學生通過真實有效且極具個性的大數據發現自身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既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也能夠優化學生的學習行為。借助大數據,學生可以發現自身在“化學”課程中的薄弱環節,得到教師更好的支持與指導,提高自身的學業成績。
高職院?!盎瘜W”教學在滿足學生基本學習需求的同時,還要從學生未來就業的角度出發,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展開深度“化學”教學。而且,教師可以從學生獨立與判斷思維的角度出發,不斷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與挑戰權威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整體化學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化學”教育在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夠讓大學生更好地適應企業、發展自我,進而找準自身的定位,在就業過程中取得優勢。精準的“化學”教學能夠讓大學生提前了解社會百態和社會需求,擴大學生就業范圍,提高就業的成功率。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與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激發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熱情。通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化學”課程的重要性,積極探索與“化學”課程相關的知識點,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盎瘜W”作為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課程,教師需要不斷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在“化學”課堂上的參與度。通過參與“化學”課堂的討論,學生可以多渠道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企業的需求。教師要經常與學生一起討論“化學”課程中會面臨的各種問題,反思所學化學知識,以更好地應對困難。教師還應該注重學生在化學實驗中的合作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化學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現階段,多數高職院校學生自身化學知識水平較為落后,因而院校實施分層教學,對于更好地開展“化學”教學具有極大的幫助。根據學生的入學成績與摸底考試成績,將同一專業同年級不同層次的學生分開,開展分班教學,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求。在現實教學中,部分學生的化學基礎較差,該種情況下,教師要為學生適當地復習中學化學知識內容,為學生后期的化學知識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教師要適當放慢“化學”教學的步伐,增加與學生的互動和實踐教學交流,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自信心。針對化學基礎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入探究式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掌握化學學習規律,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因此,通過分層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創新力,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企業的各項需求。正是由于當下社會中的大學生普遍缺乏創新力,難以適應多元化的社會需求,高職院校開展分層次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化學基礎知識學習和創新能力,幫助大學生形成多樣化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