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美育
(福建省安溪華僑職業中專學校,福建 泉州 362400)
“藥理學”是一門研究藥物和機體之間相互作用與藥物科學規律的學科,對于中職護理專業而言,這是一門重要的課程,也是護理生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1]?!八幚韺W”的教學長期以來一直采用傳統課堂模式,缺乏創新構建與拓展,導致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逐漸下滑,不符合教育發展的宏觀形勢。在這樣的背景下,基于項目驅動,構建信息化教學,成為“藥理學”教學的全新出路[2]。將項目驅動和信息化教學結合起來,可以發揮“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能夠推動“藥理學”課程教學在新時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項目驅動式教學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簡單來說,就是結合教學內容,設計綜合性實踐項目,讓學生以個體或小組為單位,完成綜合項目,在實踐過程中,對相關知識形成探究、學習、思考和運用[3]。從本質上來講,項目驅動式教學是一種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項目設計者、實踐指導者與項目評價者,主要的知識學習過程由學生自主完成。針對“藥理學”實施項目驅動式教學,能夠體現多方面的積極作用。第一,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參與性。擺脫傳統的教師主導課堂以后,在具體的學習項目中,能夠給學生創造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刺激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第二,可以轉化師生關系,重構教學體系。項目驅動式教學,打破了以往“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課堂模式,重新構建“學生主導、教師指導”的新模式。教學體系的創新讓“藥理學”教學邁入全新階段。第三,項目驅動式教學以具體的項目作為載體,將理論知識學習和知識實踐應用融為一體,達到了理實結合的教學效果,對提高“藥理學”教學的實效性具有顯著作用。
項目驅動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模式,而信息化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構建教學模式的具體方法。信息化教學,簡單來說就是利用信息技術或設備承載教學活動,將教學從傳統課堂中解放出來,依托信息化的技術手段和平臺,開創全新的教學空間[4]。比如借助多媒體教學、利用微課教學、構建線上學習平臺、利用新媒體輔助教學等,都屬于信息化教學的范疇。項目驅動式教學同樣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構建,針對中職“藥理學”的信息化教學,又可以體現出不同的作用。第一,信息化手段符合當前學生認知,更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當前的中職學生從小生活在信息化網絡時代,對各種信息設備或媒介耳濡目染。因此,教學活動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增強學生的親切感,也符合學生的興趣特點。第二,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更加直觀地展示“藥理學”知識。在“藥理學”專業課程中,不少知識都有很強的抽象性,難以通過單純的文字或圖形描述出來,比如某種藥物在人體發揮作用的具體過程和效果。如果依托信息化手段設計演示視頻,就能讓知識的呈現更加直觀。第三,信息化教學可以讓教學活動更加簡便。在傳統模式下,很多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花費不少時間,環節較為復雜。依靠信息化教學搭建信息化平臺,可以將很多傳統教學環節轉移到信息化平臺中,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以項目驅動為載體,設計“藥理學”的信息化教學,是一個全新的研究方向。結合“藥理學”課程,要確保基于項目渠道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取得理想效果,還需要把握其中的一些要點,并且要在實踐過程中執行。
(1)分清主次,確定項目驅動和信息化教學的關系。根據這兩種教學理念的本質屬性,項目驅動屬于教學模式,信息化教學屬于方法手段。看似相同,實則不然。教學模式是課堂教學的框架。方法手段是構建這種模式或是打造教學框架的渠道路徑。所以,項目驅動是主體,信息化教學是客體。也就是通過信息化教學的方法手段,構建項目驅動式教學的模式,或者說是對項目驅動式教學進行信息化設計。明確這層關系之后,就可以確定:項目驅動是核心,信息化教學是輔助手段。
(2)明確目標,互相配合。項目驅動式教學和信息化教學在“藥理學”課程中的結合,除了明確主次關系之外,還需要確定基本的教學目標。教學活動需要以具體的目標作為導向,依托合理的手段,推動教學活動朝著具體的目標推進。因此,基于項目驅動設計信息化教學,也需要明確目標,那就是要依托信息化的學習項目,讓學生通過信息化渠道或手段,參與項目實踐,掌握“藥理學”課程的知識,并且有效實踐、取得理想效果。
(3)深度結合,體現項目驅動式教學的環節差異。項目驅動式教學包含多個不同的環節,比如設計項目、發布項目、學生參與項目實踐、項目檢查等。對于不同的環節,信息化教學設計應該形成深度結合,對每個環節都實現信息化的設計。不僅如此,還要體現不同環節的差異。具體來說,項目驅動式教學的不同環節起到的教學作用并不相同,參與主體也有區別。因此,進行信息化設計時,要結合各個環節的實際特點,實現差異化的設計,取得理想效果。
在明確項目驅動和信息化教學相互關系的基礎上,要結合中職“藥理學”教學,將項目驅動作為載體,運用信息化手段展開教學設計,推動“藥理學”課程的信息化與項目化教學構建。
項目驅動教學起初一般是通過線下任務紙面項目進行,也就是教師設計一些課題或是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基于這些課題或是問題,對教材課本進行理解分析,然后紙面設計解決項目任務的方案。當下,這種線下項目驅動形式已經過時,需要轉移到線上平臺,依托信息化的教學平臺,設計在線學習項目,讓學生在線開展綜合化的自主學習。因此,需要先設計對應的信息化學習平臺。目前,信息化學習平臺的設計有3條思路可以選擇:一是基于計算機端,設計計算機在線學習平臺,學生通過計算機登錄平臺參與項目學習。二是基于信息化媒介,比如微信、百度等,設計在線學習小程序,為學生提供在線項目驅動學習。三是開發專門的手機在線學習軟件,以手機App的形式,創造項目驅動的學習空間,讓中職學生可以利用手機完成自主在線項目的學習實踐。基于信息化的手段,設計在線學習平臺,給項目驅動教學提供實施空間,為“藥理學”項目驅動的信息化教學創設了優良條件。
構建學習平臺只是基礎環節,關鍵要點在于驅動項目的設計。在信息化教學視角下,“藥理學”實施項目驅動教學需要設計有效的學習項目。依托信息化技術,借助信息平臺和素材,設計信息化的驅動項目,指導“藥理學”教學的開展創新。比如,教授“藥效學”這一章內容時,學生要掌握的知識包含藥物效應的動力學、藥物的不良反應、激動藥、拮抗藥、第二信使等。對于這些具體的知識點,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設計學習任務,驅動學生學習。比如藥物的不良反應主要有副作用、毒性反應、后遺效應、停藥反應以及變態反應等類型。教師可以將其中一種作為研究對象,先制作具體的藥物不良反應視頻,呈現具體的不良反應癥狀。然后設計思維框圖,從中體現不良反應表現、原因分析、“藥理學”原理、解決措施等部分。依托信息化的視頻和思維導圖,形成一個驅動項目,將其發布到在線學習平臺上,學生就可以通過計算機或手機接收學習項目,然后展開自主學習,對“藥理學”的專業知識進行有效探究。
在項目驅動式教學中,教學評價是重要環節。以項目為載體開展學生自學,教師在學生學習環節的參與弱化,這就需要將重心轉移到項目評價上來。首先,要建立信息化評價系統,這就需要設定具體的評價指標,從項目完成度、項目結果、項目成果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打分。其次,基于信息化評價系統,對學生一對一反饋評價結果,并提出指導建議,進一步完善項目。最后,整合章節知識,設置復習、練習等學習項目,強化“藥理學”項目驅動教學的效果。
針對中職“藥理學”專業課程教學,立足項目驅動,展開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夠推動“藥理學”教學的信息化構建。這就需要立足學習平臺、學習項目和評價體系等方面,合理開展設計,囊括“藥理學”教學,形成信息化的項目驅動教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