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俊,盧建龍,王 麗
(1.廣州市領航食品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1458;2.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663)
芒果是著名的熱帶水果之一,種植廣泛,全球有80 多個國家種植,年產量超過1 000 萬t,資源豐富。其果實含糖量較高,口味香甜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歡。
芒果同樣也是我國的主要水果之一,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以及四川等省區。我國每年產量約160 萬t,每年在芒果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數十萬噸皮核渣,大部分被當作邊角料來處理,嚴重污染環境。芒果皮核占鮮果重的44%~56%,含有芒果多糖、芒果苷、芒果多酚、芒果果膠、芒果纖維素、芒果沒食子酸、芒果核仁油和芒果黃酮等天然成分,此外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1-2],因此,全方位地開發芒果產品,對提高芒果深加工產業附加值具有深刻的意義。
目前,很少有文獻對芒果不同營養成分的提取技術進行綜合分析報道,因此本文收集整理了目前關于芒果不同營養成分的各種不同提取技術的相關資料,希望能為未來芒果的綜合開發利用提供理論幫助。
多糖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動植物和微生物的細胞壁中,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如調節免疫、抗腫瘤、抗病毒病菌、降血糖血脂和抗潰瘍等作用[1]。
王維民等人以芒果皮渣為原料,詳細研究了芒果多糖的提取工藝與影響因素。結果表明,在最佳提取條件下,芒果皮中的芒果多糖提取率高達3.5%[1]。
趙巧麗等人以芒果皮渣為原料,采用熱水浸提法,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通過響應面法優化芒果皮渣多糖的提取工藝,同時分析芒果皮渣多糖的最佳沉淀條件[2]。
孫延芳等人采用熱水浸提、乙醇沉淀法得到芒果多糖粗品。采用苯酚-硫酸法測其多糖含量為(46.3±1.75)mg·g-1。多糖是由鼠李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等單糖組成,其含量分別為(6.3±1.40)mg·g-1、(11.9±1.76)mg·g-1和(13.8±1.52)mg·g-1[3]。
趙仕花等人采用纖維素酶酶解法協助水提取法提取了芒果果皮中的多糖,并研究了其體外抗氧化活性。在最佳條件下芒果果皮多糖得率為5.17%,芒果果皮多糖具有較強的體外抗氧活性,對DPPH·和·OH清除的半數抑制濃度IC50分別為1.385 mg·mL-1、3.612 mg·mL-1,但與維生素C 比較,抗氧化活性較弱[4]。
朱瑩等人采用響應面法優化芒果多糖提取工藝,結果表明芒果多糖的最佳提取參數為液料比32∶1、超聲溫度33 ℃、提取次數3次,實際多糖提取率是3.58%[5]。
芒果苷不僅是芒果中特有的成分,同時還是知母等中藥材中的目標成分之一,其降血糖的活性尤為突出,但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生物利用度較低,僅為1.2%。
趙東興等人研究了芒果葉中芒果苷的提取條件,采用單因素法和正交設計對提取條件進行優化,結果表明超聲萃取法可以縮短提取時間,提高了效率,與浸漬提取法相比,超聲萃取提取芒果苷量增加21.60%~26.69%[6]。
鄧紅梅等人研究了芒果皮和葉中提取芒果苷的分離純化條件并對其進行鑒定[7]。結果表明,純化后芒果皮和葉的芒果苷含量分別為1.537 mg·mL-1、1.981 mg·mL-1,與純化前相比分別提高了1.43 倍、1.51 倍。
馬妍麗等人以芒果葉為原料,用乙醇-水溶劑提取芒果苷,分析了乙醇濃度、提取溫度和時間對芒果苷提取率的影響,確定最佳工藝條件。結果表明,選用60%乙醇、75 ℃下水浴加熱50 min 提取效果最好[8]。
植物多酚是一類廣泛存在于植物體內的多酚類物質,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木、根、皮、葉和果中,在含量僅次于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植物多酚具有止血、抑制微生物、抗過敏、抗突變、抗癌、抗腫瘤和抗衰老等多種生物活性[9]。
周麗明等人研究了從芒果核中提取芒果多酚的工藝條件,通過實驗確定了從芒果核中提取芒果多酚的最佳工藝條件為提取溫度60 ℃、提取時間1 h、乙醇濃度60%、料液比1∶10,在此工藝條件下多酚得率為7.16%,還研究了芒果多酚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性[9]。
楊鄭州等人研究了3 種芒果葉和芒果皮,采用超聲波輔助乙醇提取法提取芒果多酚,并測定其多酚含量,結果表明芒果皮多酚含量較高,且芒果皮和芒果葉提取液有較好的抗氧化效果,對于·OH 和DPPH 都有較強的清除作用[10]。
何麗芳等人為探明提取芒果多酚最佳工藝條件及芒果多酚的抑菌作用,采用微波萃取法對芒果核多酚進行提取,并用濾紙圓片法測定其粗提物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和傷寒桿菌的抑菌效果。結果顯示,芒果多酚具有一定的抑菌能力,可用于食品貯存與加工[11]。
果膠是一種結構比較繁瑣的天然植物多糖,具有降低人體血脂、膽固醇的作用,因其安全無毒,被認定是天然食品添加劑,作為膠凝劑、乳化劑、增稠劑而廣泛應用于醫藥、食品、化妝品等。據統計,果膠的需求量仍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長,而我國約有70%依靠進口[12]。
張影等人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研究了提取的各個條件,并以果膠得率為指標進行正交設計,得到了芒果皮果膠提取的最佳工藝參數[13]。結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酸解pH 值3,鹽析溫度40 ℃,鹽析pH 值5,酸解溫度95 ℃。
康文尚等人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以果膠得率為指標進行正交設計,確定芒果皮果膠提取的最佳工藝參數[14]。結果表明,最佳條件為果皮經過預處理后,水解用酸為鹽酸、料液比1∶15、提取時間2 h、提取溫度90 ℃、pH 值2.5、乙醇用量與提取液用量比為1∶1 時,果膠提取率高。
趙宏霞利用芒果皮提取果膠,制備芒果皮果膠—殼聚糖可食性膜[15]。實驗結果表明,當果膠含量40%、甘油2%時,制備的可食性膜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趙玉梅研究了不同冷藏處理對象牙芒果貯藏保鮮效果的影響,以及果膠及其相關酶活性的變化[16]。結果表明,保鮮劑A 處理在13 ℃條件下貯藏效果顯著優于保鮮劑B 和對照,而且低溫(13 ℃)+保鮮劑A+氣調(MA)處理的效果最佳,可明顯抑制酶的活性,延長芒果的貯藏保鮮期。
劉鳳霞等人研究了芒果漿黏度對加工過程中產品輸送阻力及產品口感的影響,以及高壓和熱處理后芒果漿粒度大小、果膠組成及含量對芒果漿黏度的影響,以期更好地指導芒果漿及相關復配產品的生產[17]。結果表明,高溫短時滅菌(HTST)處理后芒果漿粒度分布有增大的趨勢,可溶性果膠半乳糖醛酸含量增加,導致體系黏度增大。
膳食纖維作為一種功能性食品配料,具有明顯的生理功能,研究表明,膳食纖維具有清脂、減肥[18]、潤腸通便[19-21]、調節血糖濃度[21-22]、降血脂[23-24]、降低膽固醇[25]和預防心血管疾病以及預防結腸癌[26]等生理功能,因此被稱作人類第七大營養素[27]。
黃曉兵等人以芒果皮為原料,以1∶1 比例混合的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作為發酵菌種,以發酵時間、菌種接種量、發酵溫度對膳食纖維得率的影響為評價指標,通過正交設計研究了對發酵法制備芒果皮膳食纖維的工藝條件[28]。結果表明,發酵法的最佳工藝為:接種量3%,發酵溫度38 ℃,發酵時間3 h。在此條件下制備的膳食纖維得率為31.74%,其總膳食纖維含量為68.00%。
劉銘等采用單因素法及響應面法優化了提取芒果中可溶性膳食纖維(SDF)工藝條件,結果表明最佳提取條件為:纖維素酶量2.7 U·mL-1、料液比1∶27、提取時間2.5 h、提取溫度55 ℃、醇沉時間6 h,在此條件下提取芒果中可溶性膳食纖維得率為18.30%[29]。
張曉娟等采取超聲波輔助酶法提取青皮芒果皮中不溶性膳食纖維(IDF),采用正交試驗法優化提取工藝條件,研究結果表明,最佳條件下芒果皮的IDF提取率為32.06%[30]。
陳多謀等人研究3 種芒果皮及果肉的膳食纖維(DF)組分,對制備得膳食纖維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進行了測定[30],并采用糖腈乙酰化衍生GC 分析膳食纖維的單糖組分,結果表明3 種芒果果皮及果肉中纖維素、半纖維素的含量在10%~20%,木質素含量在5%~13%。
沒食子酸是一種天然多酚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天然植物或中藥材中,如胡桃楸、五倍子、清茶、分心木和余甘子等[32-33]。沒食子酸具有抗病毒、抗菌、抗氧化和抗炎等多種生物活性,為肝纖維化、糖尿病和腫瘤等治療提供了廣泛的應用前景[34]。
吳春燕通過離子化萃取分離法提取了芒果樹葉中沒食子酸,采用單因素實驗和正交試驗,考察了浸提溫度、NaHCO3濃度、溶劑倍量和浸提時間對芒果葉中沒食子酸提取率的影響[35]。結果表明,提取沒食子酸的最佳工藝條件是:浸提溫度100 ℃、NaHCO3濃度0.16%、溶劑倍量90 mL·g-1、浸提時間60 min,在此條件下沒食子酸提取率為1.74%。
莫江敏等人采用HPLC 法測定芒果葉中沒食子酸的含量,并建立了測定芒果葉中沒食子酸含量的HPLC 定量分析方法[36]。
趙仕花等人研究了芒果果皮沒食子酸提取法的最佳工藝,最佳條件下沒食子酸提取率為2.42%[37]。
芒果核仁是芒果加工的副產物,其脂肪含量達9.1%~13.0%,核仁油是一種優質油脂,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及開發利用前景。
吳賢等人研究了響應面法實驗優化超聲輔助提取芒果核仁油的最佳提取條件[38]。結果表明,使用正己烷作有機溶劑,在料液比1∶25(g·mL-1)、超聲時間70 min、提取溫度65 ℃條件下,芒果核仁油提取工藝條件最佳,出油率可達8.01%。
涂行浩等人從芒果核仁油理化性質、脂質組成及開發利用等方面總結歸納近年來的科學研究進展,并與可可脂、類可可脂的甘油三酯組分進行對比分析,明確了芒果核仁油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合理建議[39]。
谷毅鵬等人以芒果核仁為原料,采用響應面優化法,得到了最佳的提取條件。結果表明在最佳提取條件下,提取率可達10.49%,提取的芒果核仁油中主要有6 種脂肪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油酸40.6%和硬脂酸41.8%[40]。
顏忠業研究了芒果核仁油的提取工藝和分提工藝,進一步分析了芒果核仁油的脂肪酸成分和固體脂肪含量,比較發現芒果核仁油具有替代可可脂的潛在優勢[41]。
芒果黃酮是芒果果肉中比較重要的功能性成分,含量豐富,屬于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衰老等作用[42-43]。
劉常凱等人建立芒果果肉中總黃酮及芒果苷含量的測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法測定總黃酮,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芒果苷。該方法簡便、準確度高、重復性良好,可用于芒果果肉中總黃酮及芒果苷的測定[44]。
白雪蓮等人采用微波輔助溶劑法從不同品種的芒果皮中提取具有生理活性的黃酮,結果表明澳洲芒果果皮中黃酮含量顯著高于海南凱特芒果和臺灣水仙芒果的果皮,達0.912 mg/100 g[45]。
羅群等人利用芒果葉、芒果皮、芒果核和芒果根等副產品,采用不同的溶劑萃取,獲得12 種萃取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萃取物中的總黃酮含量和1,1- 二苯基苦苯肼DPPH·自由基體系測定抗氧化活性[46]。
汪敏等人研究了芒果皮黃酮的免疫調節作用,結果表明果皮黃酮200 mg·kg-1能顯著增加正常小鼠脾臟重量;200 mg·kg-1·d-1、400 mg·kg-1·d-1劑量組可提高小鼠血液碳粒廓清速率;在體外能顯著增強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中性紅的能力(P<0.05),且具有劑量效應關系[47]。
芒果是廣大消費者喜愛的熱帶水果,在我國產量巨大,營養豐富。其營養成分在芒果各個部分均有不同,而針對不同營養成分的提取技術又相差巨大,所以在綜合開發利用芒果的各個部位時,應充分考慮不同提取技術的目標成分,做到有的放矢。本文針對芒果不同成分的提取技術進行匯總,有利于芒果行業的綜合開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