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永紅
(廣東華坤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廣東東莞 523000)
裝配式建筑無論是施工經濟性,還是施工效率性和安全性等都較傳統建筑物高很多。因此,其已成為當前我國建筑領域中必然發展的一種趨勢之一。但該建筑施工模式在我國起步較晚,相應的施工技術體系尚未完全成熟,所以在實際施工時,仍會面臨一些質量影響因素,這樣就會給其整體施工效果帶來較大的影響,進而影響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因此,要想改善現狀就要有效識別這些影響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科學合理的控制措施,這樣才能切實保證裝配式建筑的施工質量,促進我國建筑業的全面發展。
所謂裝配式建筑,是指由各種現場預制件所組成的新式建筑物。在施工之前,必須根據建筑項目設計要求在專業工廠中對各預制件進行生產制作,然后再運輸到施工現場進行組裝,這樣才能確保建筑的穩定性。從應用優勢來看,該建筑物與傳統建筑物相比,有很大的應用優勢,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體現:①裝配式建筑符合當前大眾審美需求,有多樣化的建筑施工方案;②裝配式建筑具有一定的恒溫優勢,可以極大地減少暖通空調的使用,進而在節能降耗的基礎上,避免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③裝配式建筑的施工周期較短,可以最大化提高工程施工效率;④裝配式建筑主體施工模式主要分為主體建造和裝配建造兩大部分,其施工質量的好壞與樓板結構的穩定性以及整個施工過程的安全性和規范性等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必須采取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對其整個施工全過程加大管控力度,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施工效果[1]。
首先,從思想角度來識別,一些施工技術人員自身思想觀念保守,所以對于裝配式建筑的認知和理解也是不能做到全面深入,再加上缺少對新技術的學習意識,所以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就會因為人為操作不得當而無法確保裝配式建筑的整體施工質量;其次,從技術角度來識別,部分施工人員由于自身專業技術水平不足,缺少預制件安裝施工經驗,再加上在施工期間對于預制件質量并未做到全面有效地控制,所以就會經常導致預制件在安裝完畢后,出現尺寸規格達不到相關技術要求的情況;最后,從管理角度來識別,一些施工單位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并未嚴格按照裝配式建筑的施工設計標準來開展相關管理工作,由于缺乏健全完善的質量監督體系,再加上現場施工人員的質量控制意識不足等原因所致,從而使最終的施工效果大打折扣。
由于裝配式建筑在我國起步較晚,其相關輔助設施的應用性能也是尚未完善。例如,在預制件生產過程中,若相應質量控制工具較為缺乏,就會給其預制件的質量檢測工作帶來很大影響,使之無法將存在的質量問題挖掘出來,尤其是那些大體積和高質量的預制件,一旦制作質量不合格,必定會給整個裝配式建筑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很大影響。若在開展注漿施工工作時,相應的灌漿設備出現故障,就會影響注漿質量和注漿厚度,進而使整體裝配式建筑建造質量無法達到相關測試標準要求[2]。
在裝配式建筑實際建造過程中,大部分預制件都是由專門的工廠加工制作而成,所以預制件出廠質量的控制尤為重要。但若是在質量管理過程中,相關檢查人員出現疏忽情況,勢必會導致不合格的預制件被運送到施工現場使用,這樣就會大大影響整體建筑物的建造質量,給其后期運營使用埋下較大的安全隱患。另外,一些預制件在運送到施工現場后,若相關施工人員不能全面掌握對其儲存方法和要求等,也會給預制件的正常使用造成很大影響,進而不僅會拖延裝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降低其施工質量,而且也會增加其整體建設成本。因此,為了有效規避上述問題的發生,相關施工單位就要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對預制件質量加大管理力度,不僅要保證預制件制造商的專業生產資質和市場信譽度,而且還要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對預制件運輸質量進行全面的控制,這樣才能確保預制件的正常使用,提高裝配式建筑的建造質量。
基于裝配式建筑的特征,要想確保其整體建造質量達到相應的規范標準要求,相關施工單位首要任務就是要立足于實際需求,構建健全的建筑質量管理體系,以便可以對建筑施工期間的各個環節質量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確保其各項操作都能處在可控范圍之內,有利于提升建筑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另外,還要提加強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通過定期組織培訓教育,進一步提升現場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技術水平,使其能夠正確認知裝配式建筑施工模式的重要性,更好地掌握相關施工操作標準和流程,確保現場施工的規范性與合理性,進而在保質保量的基礎上,有效規避因人為操作不當而引發的各類質量問題的發生。
(1)在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之前,相關施工單位應根據項目設計要求以及現場情況等,對整個工程的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研判,以便可以在此基礎上通過公開招投標的方式,與具有一定專業生產資質的生產廠家合作,確保預制件的制作質量。另外,還要全面檢查現場施工涉及的材料、設備質量,并建立相關預案機制,以免因材料、設備質量不合格而引發各類施工安全問題。
(2)要加強施工期間的質量管理工作。相關管理人員一方面要根據相關施工方案要求,對所有工作和施工資源等進行合理調配,以便確保各環節施工的有序性。另一方面還要結合裝配式建筑具體施工內容,制定相應的規范設計標準要求,以便根據該要求來對預制件的組裝質量和模塊化生產質量進行全方位的控制。尤其是在進行鋼套筒灌漿施工時,為了確保灌漿質量能夠滿足整體裝配式建筑結構安全控制要求,必須在灌漿前對其鋼套筒質量進行全面檢測,確保其沒有碎屑。并且還要保證套筒孔徑的合理性,這樣鋼筋從中穿過后才能實現相鄰預制件的緊密連接,避免后續安裝時出現錯位問題。同時,還要注重對灌漿材料的檢測,盡可能采用先進、性能可靠的灌漿設備制作多組樣品,并且要嚴格控制灌漿比例,盡量在養護28d 后對其砂漿強度進行科學測試,確保完全符合裝配式建筑設計要求后才能進行投入使用,能避免局部接縫出現問題,從根本上提高裝配式建筑的整體安全性和穩定性[3]。
(1)在預制件生產完畢后,必須及時對其生產加工質量進行抽樣檢測,以便確保其型號、規格、尺寸等都能滿足項目安裝和驗收標準要求。
(2)在預制件運輸過程中,必須根據具體運輸距離以及當地天氣情況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進行質量控制,以免遇到暴雨或大風天氣等,影響預制件的順利運輸。
(3)在預制件到達現場后,還要根據其實際特征采取科學的儲存方法對其進行整體質量控制,并做好日常維護與管理工作,這樣才能提高預制件的應用性能,滿足項目的施工設計要求。
(4)要根據預制件吊裝質量控制要求對相關施工技術人員進行統一的培訓,以便使其掌握預制件的吊裝流程和規范制度等,以便做到精確定位、連接方法可靠,盡量在吊裝過程中保持垂直緩慢運行,在保證現場施工安全的基礎上,提高預制件的安裝質量。
信息時代背景下,要想最大化提升裝配式建筑的建造質量,就要在實際施工時,積極采取各類信息技術來開展相應的質量控制工作。
(1)要合理利用BIM 技術構建完整的建筑信息模型,以便幫助相關管理人員通過可視化功能及時將建筑中存在的風險因素挖掘出來,并制定科學合理的控制措施,更好地確保項目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
(2)相關施工單位應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構建專門的數據庫,以便實現對整個建筑施工相關信息資料的收集與分析,進而在此基礎上通過歸納總結,有效識別出其中存在的質量影響因素,并制定針對性的質量控制計劃,進一步提高裝配式建筑信息管理水平,保障其整體建造質量和施工效益。
綜上所述,裝配式建筑是基于生態理念下一種由各類預制件組裝而成的新式建筑形式。由于其經濟性、安全性、穩定性等優勢十分明顯,在當前建筑工程領域中的應用范圍也是十分寬泛。因此,要想使其整體建筑質量達到最大化,相關施工單位就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對其整個施工過程加大管理力度,不僅要構建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做好施工期間的質量控制工作和預制件質量控制工作。而且還要重視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達到理想的施工效果,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持久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