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虎
(六安八方建材有限公司,安徽六安 237000)
保證混凝土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合理的檢測手段。當前,得益于無損檢測技術的迅速發展,使測定構件的耐久性、結構質量狀況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特別是混凝土強度的檢測,在無須破壞主體結構的基礎上測得混凝土的強度,既保證數據的時效性又保證結構的完整性,同時配合破損檢測,進一步檢測混凝土的強度。
建筑材料的試驗檢測工作旨在運用專門檢測儀器與檢測技術手段,從而達到準確判斷與鑒定建筑材料性能的目標,對于表現為結構性能缺陷的混凝土材料禁止運用于建筑施工過程[1]。現階段的工程材料檢測試驗工作已經得到建筑施工企業以及工程質量監管部門重視,體現建筑材料檢測與試驗工作在保障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層面上的重要作用效果。混凝土材料構成現有建筑材料中的重要類型,混凝土材料能否確保滿足建筑材料的良好檢測性能標準要求,在根本上決定工程建設的總體質量效益,同時也關系到建筑物的安全穩定性能。由此能夠判斷得出,全面實施與開展建筑混凝土的材料安全性能測試工作具有顯著實踐意義。工程檢測人員運用現行技術標準來測試判斷混凝土性能,應當能夠達到保障建筑施工質量、合理控制建筑材料成本、降低建筑施工安全風險等級的重要目標,有效優化與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
首先,要對混凝土的穩定性進行檢測,最直觀的檢測就是看施工過程后混凝土是否存在漏水的現象,這需要在施工之前就對混凝土自身的防水滲透能力進行檢測,以確保建筑的穩定性。目前在實際檢測混凝土是否漏水的過程中,經常使用NEL 法以及直流電法,對混凝土的性能與密度進行檢測,當混凝土性能優良、密度較大時,混凝土在后期的防水滲透能力就會較強。其次,要對混凝土的穩定性進行檢測,還要從混凝土時候抗凍的性能方向進行檢測,再對攪拌好的混凝土進行冷凍、解凍的循環試驗,記錄混凝土的形狀以及自身的硬度參數,依據這些參數來判斷混凝土是否具有抗凍性。當混凝土原材料之間的空隙較小、密度較大時,混凝土體現出來的抗凍性能就越強。最后,混凝土原材料的抗腐蝕能力也是檢測混凝土是否具有穩定性的一個重要參考標準。利用鹽酸或者硫酸澆灌攪拌好的混凝土,在干燥然后再繼續澆灌,反復數次,進而檢測混凝土自身的抗腐蝕能力。
耐久性構成混凝土綜合性能判斷檢測中的核心技術標準,混凝土的工程建筑材料耐久性能重點表現在混凝土抗凍性、抗滲性與抗腐蝕性層面上。在此前提下,工程檢測人員目前可以重點考慮選擇NEL 檢測法或者直流電量檢測法,從而達到準確判斷測試混凝土各個層面綜合性能的目標。工程檢測人員針對材料抗腐蝕性能應當進行嚴格檢測,運用硫酸鹽浸泡混凝土試塊的方法來測試材料抗腐蝕性能,合理確定干濕循環的最大次數標準。例如近些年以來,工程檢測人員已經能夠熟練掌握與運用直流電量的混凝土試塊檢測操作方法。在直流電量檢測的基礎上,檢測人員就可以準確判斷混凝土試塊目前存在的材料滲透性、材料密實度與材料孔隙度,結合材料抗滲性能的判斷檢測工作實施標準來給出全面判斷結論。工程檢測人員還要運用親眼觀察的方式來判斷混凝土試塊是否存在表面結構離析的趨勢,據此判斷材料孔隙度能否達到最佳程度標準。混凝土的抗滲性能直接決定建筑安全等級與強度,因此材料抗滲性能與和易性必須要得到工程檢測部門的密切重視。
在對混凝土材料性能進行檢測時要有效規避其影響因素,確保混凝土材料的質量達到施工工程中所使用的標準。在對混凝土材料性能進行檢測工作之前,要制訂一套有針對性的性能檢測方案,比如,針對混凝土中的水泥硬度、黃沙含量以及石子的體積大小,分別制定相應的標準,讓監管人員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分別對混凝土的原材料進行檢測。除此之外,相關的檢測技術人員還要嚴格把控混凝土整體的配方及用量,以確保混凝土在施工使用過程中的質量。針對不同地區的施工場地,所運用的混凝土在材料配方以及用量上都是有差別的,因此企業在施工之前,就要派專業檢測人員對施工場地的土質、環境等進行檢測,確定混凝土所用的含量以及原材料組成的比例。在實際檢測混凝土原材料性能的檢測工作中,檢測人員要不斷發揮創新能力,利用先進的技術設備檢測技術,對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進行快速而準確的檢測,并且及時記錄混凝土原材料性能相關的檢測指標,為后期的檢測工作提供有效的數字資源。
在混凝土原材料的應用過程中,要做好原材料的實際管理工作,不但要加大材料進場的管控力度,還要加強保存的管理。首先,在材料進場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技術標準,采用嚴謹的進場管理制度,針對原材料的質量型號、應用類型和工作環節進行反復調查,采取多樣化的監控手段,及時做好工作記錄。其次,要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保存管理工作,避免在戶外環境中隨意堆放。水泥屬于需要干燥保存的建設材料,遇水會出現反應,造成硬化現象,也容易受到戶外天氣的影響。砂石堆積在戶外環境中,也會造成質量變化,因此,要根據原材料的保存要求,避免戶外因素造成原材料的質量發生變化,確保建設材料處于最佳的應用狀態。
為了提升混凝土檢測技術和施工質量檢測標準,需要對技術創新問題給予高度重視,全面優化檢測技術。目前所使用的檢查技術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如果使用鉆芯法和回彈法將對已固化的混凝土部件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壞,影響部件的完整性與美觀性。因此施工人員需要等待檢測工作結束之后,對該部件進行二次澆注,一方面提升施工成本,另一方面還影響施工進度。而使用超聲波檢測法檢查混凝土部件質量時,盡管不會對混凝土部件造成物理損傷,但是這種檢測方式的檢測結果會受到混凝土原料質量以及鋼筋質量的影響,因此無法大范圍應用。在這種背景下,施工單位想要提升混凝土檢測技術水平,就需要對目前常用的檢測方式進行改進,令檢測人員可以在各種環境下開展混凝土檢測工作。同時要加大研發力度并積極引進國際上混凝土檢測先進技術設備,讓檢測人員可以在不破壞混凝土部件結構的基礎上進行質量檢測,同時提升檢測技術對于外部因素的抵抗能力,提升混凝土檢測技術。
材料試驗檢測人員對于自身具備的業務能力素養必須要積極進行提高,認真遵守目前通用的混凝土測試性能標準,確保材料檢測人員能夠深刻認識混凝土性能測試工作的重要保障作用。材料檢測人員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積累寶貴經驗,運用科學手段與方法來應對混凝土檢測工作。現階段的材料檢測人員還要積極學習與嘗試智能化檢測儀器的操作使用過程,運用智能化儀器手段來取代人工檢測手段。建筑施工材料應當能夠通過專業性的工程材料性能檢測工作,充分確保建筑施工材料本身不帶有毒害性,不會威脅或傷害建筑使用人員的人身健康安全。此外,建筑施工企業還要積極使用并且引進環保節能型的全新建筑材料,重點針對建筑物的外墻保溫結構、建筑室內門窗結構等部位運用環保綠色建材。建筑施工企業有必要重點考慮選擇綠色環保的混凝土材料,重點涉及清水混凝土等。建筑混凝土的施工工藝手段必須要得到建筑施工單位重視,結合建筑整體結構安全與堅固的基本施工目標與需求來進行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合理選擇使用。
混凝土質量關系到結構的安全以及耐久性,是關乎人生安全的大事,其中混凝土強度的檢測及計算分析是混凝土質量控制的重點,在利用檢測手段對混凝土強度加以控制同時,有效的混凝土質量控制措施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后期的混凝土質量控制研究也將變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混凝土質量控制的檢測與分析介紹,以此達到為各大施工項目的混凝土質量控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