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耀明
(遼河油田 供水公司,遼寧 盤錦 124010)
近年來,石油企業教育培訓工作不斷趨于正軌。雖然各類石油企業都在積極開展教育培訓,但是廣大職工的素質和技能的提升水平卻各有差異,尤其是基層崗位人員的能力和素質水平還差強人意。因此,需廣泛深入開展教育培訓工作,努力提高職工業務素質,增強操作人員技能,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提升綜合履職能力。
通過培訓,可以提高職工的業務能力和知識水平。培訓過程中,使員工的理論知識不斷積累,實踐能力不斷提升。合理有效的培訓,促進員工構建知識體系,并不斷滲透到崗位盡責、平穩運行、應急響應、避險自救的各個方面,有助于職工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提升工作業績,助推企業發展。隨著職工知識水平的不斷積累,在處理外界事物和突發事件時能夠經受考驗,較好地完成工作任務。同時,良好的知識水平為職工的各方面素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面對石油企業經營壓力不斷深入的新形勢下,優秀職工能夠挺身而出,勇于直面挑戰和未知業務,創新方式方法,為石油企業贏得口碑,也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培訓是員工最大的福利。企業實施培訓有一部分目的是出于完成既定任務,但是對于職工個人而言,能夠參加企業組織的培訓,是職工的榮譽,也是職工的一種福利。在進行培訓需求調查的時候,職工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和想法,結合自身的職業規劃,提出個人的需求項目,也可以給出個人的建議。在培訓課堂上,學員的脫產教育,置繁重工作任務于身外,鉆心學習,努力充電,利用工作時間,提升自我素質。在不斷的學習積累過程中,職工結合自學實踐,就會在各專業、各工種、各崗位上發出光和熱。無疑,積極參加企業組織的各類培訓,是職工群眾中有心之人提升自我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目前大部分石油企業進行的培訓,是其主管部門按照所謂的計劃自行組織實施的,是管理者從上到下施行的,是為了完成年初計劃而開展的。這種自上而下的培訓執行方式,違背了培訓的初衷。培訓工作的第一步,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環節就是對基層廣大職工開展普遍性的需求分析,從而確定重點,有的放矢。在進行培訓活動的時候,需要充分考慮培訓對象的需求、充分搜集職工群眾意見,如果脫離培訓對象需求而進行培訓,則使得培訓活動流于形式,永遠不可能滿足廣大職工的崗位任職要求。管理者或者上級部門沒有真正深入基層進行培訓需求調研、訪談、分析、傾聽等,忽略第一道關鍵程序,相關的后續工作都將收不到好的效果。
石油企業崗位之多,工種之多,不勝枚舉。基層崗位人員崗位不同、工種不同、任職要求不同、個人的特長和意愿不一等等,導致其自身發展中所需要的操作能力和業務素質也是不一樣的。現行培訓計劃在制定過程中,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各種群體和受眾的需求,沒有對他們的崗位發展需求和個人追求進行系統分析,導致培訓的針對性不強。對于基層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來說,在制定培訓計劃的時候,不僅要考慮企業的需求,還要結合職工自身的職業規劃、特長技能和興趣愛好。
隨著手提電腦、智能手機和無線投影儀的出現和普及,培訓講解更加方便快捷。但是,當前階段的培訓方式主要以灌輸為主,培訓教師主要依靠電子課件在臺上講解,下面的學員有的和老師互動,有的在臺下做一些別的動作。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需要培訓老師富有經驗和技巧,也對學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比較高的要求。由于培訓內容枯燥、方法單一、視野局限以及互動性差,培訓活動變成了完成工作任務,學員參加培訓變成了完成上級要求。在培訓實施過程中,學員并沒有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學員在課堂上心不在焉,對培訓失去興趣,其學習的主動性不言而喻。
考核階段還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試題內容在授課過程中透露,試卷保密不合規;卷面設置題型單一,只是選擇題與判斷題等等,缺少主觀理解發揮的題目,課堂檢測效果不強;學員在答題時開卷,或者交頭接耳,更甚者翻書翻手機,考試變成了形式;部分應到未到的學員,由他人代替答題,造成試卷雷同,嚴重不符合規定;試卷批改人員態度不端正,判分標準不統一,造成分數統計不夠客觀。培訓過程實施后,科學有效地培訓效果評價能夠客觀反映培訓的效果、學員的接受效果以及培訓的目的是否實現。培訓評價工作的缺失,導致培訓主管部門或管理機構不能夠了解學員對培訓項目認知程度、培訓內容的掌握程度、培訓的適用性、員工績效提升程度、培訓學員的收獲程度等等。
培訓需求分析宜采用以下方法。
問卷調查法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通過精心設計問卷形式,給出職工培訓意向、需求內容、授課形式、時間安排、師資配備等主要條目,每一條下面設置若干對應的問題和三至四個選項,并在最后一個選項后面留出其他空白項(空白處調查對象自行補充)。在進行調查的時候,被調查者根據自己的意愿選項選擇與自己最相關的事項,并在問卷末尾給出意見建議。一份問卷由必答項和選答項組成,兩者各占一定比例,充分發揮職工的主動性和想象力。主管部門需要對問卷收回、匯總、分析。
主管部門針對問卷反饋內容可以對一部分典型人員進行座談。座談時先確定訪談人員,再制定訪談提綱,最后選擇輕松的時間、地點,讓受訪者保持心態輕松精神愉悅。會議氣氛以輕快為主,做到與會職工暢所欲言。座談會要有專人記錄,尤其是涉及到培訓項目的重點事項,要逐條落實,滿足職工意愿。
統籌學習內容。主管部門從學員強化意識、提升業務和提高技能的需要出發,結合生產實際和培訓需求,精心安排培訓內容。培訓內容不拘泥于業務方面,還要兼顧上級文件精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現場操作項目、新入廠工人和新轉崗人員的三級教育以及崗位必要的相關應知應會內容。
合理安排師資。培訓教師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員的聽課效果,直接影響培訓實效。企業要根據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培訓要求和培訓人群等的需求,聘用高素質的培訓教師。在實施培訓前,授課教師要熟悉培訓內容,做好充分備課,選擇合理的教具,制作適宜的課件,選擇易懂的方式,注重互動,注重效果。企業要培養合格高素質的的兼職教師隊伍,以保證培訓取得實質性效果。
靈活掌握時間。培訓實施要充分考慮學員的時間,考慮企業生產實際。不要在應急待命時期、突發事件響應期或者企業的特殊時期搞脫產培訓。此時,學員的注意力都在牽掛生產運行現場,難以完成培訓任務。培訓實施還要兼顧教師的時間,師資的安排應該是統籌式或年度式的,切不可年底為了完成年初任務突擊搞培訓。另外,培訓場所、現場、教室、交通等條件一并考慮周全。
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每個人都可以當講師。在工作過程中,每一名職工身上都或多或少發生過一些事件,每個職工都有一定的實際經驗,在課堂上互動宜采用經驗分享的形式進行。經驗分享就是根據課堂的內容,結合自身的案例和經驗,挖掘職工的潛力,鼓勵大家自己講故事,自己共享相關內容,讓大家的記憶更加深刻。此種方法,活躍了課堂氛圍,營造了積極環境,強化了個人印象,效果極好。
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知識從實踐中來,還要回到實踐中去。每一名培訓師都希望把自己掌握的常識全部講給員工,這是一種迫切的心態,而員工現場經驗豐富,會覺得老師實際知識不如自己,而是紙上談兵。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將培訓多元化滲透到現場中去,讓學員的印象更加深刻。沒有現場操作,理論實踐就像一層薄霧,風吹即散,站不住腳。經過實踐證明,才能真正檢驗培訓的認知性和接收程度,才能更加趨于達到培訓效果。
摒棄填鴨式教育。教育培訓需要講究方式方法。實施過程中,培訓師和職工要抱著謙虛的態度,互相配合,經驗共享,形成互動,靈活應變。在課堂上,培訓教師可以探索多種講授方式:小品小戲、分組討論、心得體會、即興演講、斷章評論等等,都可以促進學員參與,使培訓內容更易接受,更易深入腦海。
試題設計要合理。卷面內容多樣化,不僅包括選擇、判斷、填空等客觀題,還要設計若干主觀題目。主觀題目能夠直觀反映出學員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對問題的看法,對案例解決能力。考試題目不一定有標準答案,或者答案因工作崗位不同而不同,或者答案需要與實際工作結合,或者需要員工結合自身工種和崗位,或者答題需要聯系更多的業務知識。這種方式更具創新力,也更具挑戰性,讓學員眼前一亮,大展身手,充分發揮個人才華。
考試氣氛要嚴肅。培訓是培訓,課堂相對靈活,氣氛較為輕松。考試就是考試,就是為檢驗大家的學習成果,所以宜采用嚴肅公平的態度。大家在嚴肅的環境中,充分開動腦筋,發揮自己的智慧,展現課堂所學所想,才能體現出培訓的真正意義。另外,試卷批閱要標準統一,客觀公正。
評價要靈活真實。企業可以嘗試短期反饋評估的形式,利用學員當天培訓后記憶猶新的情況,及時獲得學員的反饋,以便第二天改變計劃,進行針對性的改進,這對于整個培訓都是極其有益的。如果整個員工培訓持續的時間是五天,那么在第三天發放反饋問卷,得到的反饋效果往往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參考意義。在企業培訓結束后,要對培訓的效果進行一次總結性評估檢查,以便了解培訓效果。
綜上所述,石油企業在培訓方面雖然取得一些成績,但是在實際操作執行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斷改進。在整個培訓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職工的需求和意愿,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在課堂講授過程,教師要掌握靈活創新的方法,充分發揮職工的積極性和互動性。在考核過程,要客觀公正嚴格,充分體現職工的所學所想。總結評估階段要真實反饋,可以探索新方法,形成培訓工作的閉環和改進管理。另外,各級領導人員要充分重視職工培訓工作,加強對教育培訓資金保證、時間保證和資源保證。企業職工整體水平的提升,是職工自身的美好愿望,也是石油企業長遠穩健發展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