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效廣
(山西紫金礦業有限公司,山西 忻州 034000)
采礦工程中采礦新技術的特點如下:①中國采礦企業已擁有一些先進技術,而且可以根據實際地形和采礦需求有針對性地選用,與礦區情況相結合,繼而凸顯采礦新技術的多元性。中國礦產資源相對豐富,同時環境因素也對開采有較為直接的影響,在應用采礦技術時需結合地質特征,這凸顯出采礦新技術的綜合性;②采礦工程分為地下和露天兩種形式,對采礦技術有極高的要求,這樣才能保證開采的安全性。采礦企業憑借先進理念,及時更新技術,緊跟時代前行的腳步,對各操作環節而言又有不同的規范和嚴格的標準,因而凸顯新技術的復雜性;③采礦新技術具有流動性特點。采礦企業可根據采礦需求進行技術改革。多種不同的技術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需要做好協調工作,這樣才能極大地提升采礦效率。
開展煤礦采礦作業的重要前提是具備先進的作業科技及相應的管理設備。目前,很多煤礦企業的采礦設施及采礦技術都有較大進步空間,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采礦作業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質量。同時,采礦工程的技術水平也直接影響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此外,一些小型煤礦企業擅自改變煤礦采礦工作的流程及標準,為獲取更高經濟效益也并未購買必要機器設備,嚴重阻礙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使采礦環節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自然條件是引發煤礦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科學、有效的安全防御系統能有效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害程度。目前,火災、瓦斯、煤屑塵土、水源等均可能造成嚴重災害。規模較大的企業會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安全防御系統,為安全生產奠定堅持基礎,能有效規避各類安全事故發生。但是仍有一些煤礦企業并未及時制定機電運輸、防火、防塵等方面的規范防御機制,甚至尚未建立有效的安全防御系統確保采礦工作的安全進行。
煤礦企業是危險系數比較高的行業,應在確保工程質量及效率的同時重視安全管理問題,確保采礦流程的規范性及合理有效性。過度追求經濟利益,只重視高產量,忽視采礦安全問題,導致安全管理工作只流于表面,尚未意識到其必要性及緊迫性,無法有效發揮其效用及功能,導致開采工程中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安全事故頻發。
數年的開采導致煤礦采礦條件急劇惡化,可能會面臨煤礦枯竭問題。處于開采階段的煤礦須不斷增加其礦井深度,開采難度逐漸提高。礦井中容易發生空氣流通受阻的現象,土壤穩定性低,滲水問題嚴重,可能會對采礦安全造成較大的安全威脅。另外,部分企業的開采設備出現陳舊、老化的現象,降低采礦工作效率,增加事故發生可能性,提高采礦工作難度,限制采礦行業的整體發展。
為發揮安全質量管理在礦山采礦工程中的積極作用,首先就要增強采礦人員及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意識,使其能夠自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首先,要求企業領導者充分了解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原因,制定具有針對性及科學性的安全管理細則,明確各個人員在安全管理中的責任,促使各個人員做好安全管理。同時,在發生安全事故的時候,可以及時找到安全事故的負責人,使其能夠及時做出正確的處理,按照制度的要求進行處罰。其次,從事安全管理和監督工作的人員必須要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提高對工程安全管理的認識,保持嚴謹、細致的心態做好各項工作,將安全檢查制度嚴格落實,從而保證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最后,需要深入了解工程安全管理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問題采取具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減少因安全工具佩戴不齊全、安全措施不到位等問題造成的安全事故,使采礦人員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科學完善的管理體制是促進工程安全管理順利進行的重要基礎,需要完善企業現行的安全管理體制,及時清除其中存在的漏洞,方便對礦山采礦工程進行全面的安全管理。對于安全管理體制的完善,需要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充分掌握各種安全事故的產生原因,了解生產與安全之間的矛盾,以合理的方法進行處理,使礦山采礦人員能夠處于更加安全的作業環境,在完成生產目標的同時,獲取最大化的經濟效益。由于礦山采礦工程的安全管理具有較大的復雜性,需要各個人員相互配合,及時解決工程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具體來講,安全管理人員要加強與采礦人員的溝通,根據采礦工作的情況進行員工培訓,確保采礦人員能夠掌握相關的安全知識及防護措施,而采礦人員需要及時將工程中的安全風險上報給管理人員,促使管理人員能夠及時排除安全風險,有效保障礦山采礦工程安全。
大部分安全事故都體現出較強的偶發性,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就必定會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甚至威脅采礦人員的生命安全。基于這一情況,需要嚴格做好生產過程的監督工作,做到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從而促進礦山采礦工作的安全進行。為促進安全監督工作的開展,可以將激勵機制融入其中,調動所有人員在安全監督工作中的積極性,使其能夠自覺做好安全檢查,及時處理安全隱患。具體來講,在開展礦山采礦工作的時候,需要對采礦工作的現場進行定期的監督檢查,還可以適當進行不定期的監督檢查,確保采礦人員的行為規范,一旦發現違反規定的操作行為,則需要及時進行警告,促使各個采礦人員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同時,需要及時找出采礦工作中存在的各種隱患,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處理,尤其要檢查采礦設備的運行安全,減少因設備故障造成的安全事故,為礦山采礦工作提供更加安全穩定的作業環境。
隨著礦山采礦行業的不斷發展,要求采礦人員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以便改變傳統的工作方法,在提高采礦效率及采礦質量的同時,使采礦過程的人員安全得到保障。因此,需要加強對采礦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確保采礦人員能夠熟練掌握有關采礦安全的技術技能,將其靈活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不斷提高采礦工程的安全性,減少采礦安全事故的發生。由于礦山采礦工作的復雜性較大,采礦人員無法直接采用自身掌握的技術方法對安全問題進行處理,這就需要培養采礦人員的應變能力,使其能夠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優化技術方法或組合技術方法來解決問題,使礦山采礦中的各種安全隱患得到及時處理,促進礦山采礦工作的安全進行。其次,需要加強采礦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通過定期的工作會議對采礦工作中的常見問題、重難點問題進行討論,提出更具有合理性及有效性的解決辦法,從而提高礦山采礦的安全性,為礦山采礦工程的安全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首先,針對礦井下的防水工作,可以按時進行巷道、作業面部位的防水檢查,有效預防水害情況發生。作業人員須在采礦作業中嚴格遵守相應工作要求及標準,深入探測礦層含水量,嚴格按照掘金工作規范施工,實時監測礦井內的排水系統,確保其良好的工作特性。為確保工作面回采環節的安全性,須嚴格遵循疏水、評價、探測等工作標準流程進行管理。其次,針對礦井下的粉塵,可以科學規劃防塵管道,做好安全防護,并實現對防塵管道的按時修整管理,以維護煤礦開采人員的身體健康。另外,為防止礦井下的各類粉塵飛揚,必須科學進行作業面的灑水工作,或者運用防水幕布,以控制粉塵來源,及時清除井下粉塵。最后,當井下密閉空間的瓦斯含量較高或開采范圍及深度較大時,容易造成煤礦滑坡泄露或火災隱患。煤礦企業需要及時評估煤礦坍塌風險程度,及時提供穩定堅固的支撐設備,及時監測井下瓦斯濃度。當此濃度高于正常值時,可以科學采用抽采技術,降低采空區瓦瓦斯的極限含量值,有效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
在采礦工作的開展中,安全管理凸顯出其重要價值,使采礦的整體進度得到極大程度的保障,也使煤炭質量達到較高的標準,滿足社會多樣化的需求。實踐中,采礦企業應反思新技術的應用成效,并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選用最適合開采區域的新技術,同時重視社會保障,增強全員對風險的抵御能力,使采礦企業朝著大型化和產業化的方向穩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