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冰
(山西三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長治 046000)
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建筑工程中已得到大面積的推廣和使用,對于混凝土內在質量方面的控制已經逐漸完善。鋼筋混凝土外觀質量對于建筑的質量是一個重要的體現部分,如果從鋼筋混凝土工程的外觀都可以看出明顯的質量問題,就說明此項目出現問題較大。對于工程鋼筋混凝土的質量,其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反映混凝土配合比以及鋼筋等問題,進一步判斷混凝土結構工程外觀質量,然而對于其項目的質量是否有一定的影響。經驗表明,實際施工中混凝土外觀質量總是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輕則使工程不能評為優良工程,嚴重可能會導致工程的失敗,使施工單位在經濟、信譽上付出沉重的代價,因此需要高度重視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外觀質量問題。
依據《水利水電基本建設工程質量等級評定標準)之類的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混凝土單元質量測評的準則和外表的質量標準含有:混凝土的表面是否嚴密,是否出現大面積細小孔洞,鋼筋外露,混凝土表面掉渣,混凝土出現裂縫能混凝土的不標準化的產生。混凝土構件是否和設計施工圖紙一致,保持軸線,尺寸等符合標準。混凝土的外觀質量是否能夠符合標準,主要的決定因素在于有沒有選擇好的模板,混凝土的外表由模板來決定,而混凝土是否符合標準澆筑,是否在適當的時間拆模以及后期的養護等也會從一定程度上影響鋼筋混凝土的外觀質量。根據文獻研究,其通常是與施工技術水平、施工人員的綜合能力、施工設備自動化程度、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質量、承包商管理能力等具有緊密聯系。
針對露筋現象,主要是指鋼筋裸露在外部而沒有被混凝土所包裹,主要由于在澆筑振搗混凝土過程中,保護層墊塊出現漏放或者移動,石子粒徑較大,在鋼筋密集部位被卡住導致水泥漿無法充滿鋼筋,振搗不到位或出現模板漏漿問題。對于該問題要求在混凝土澆筑前,仔細檢查混凝土的位置以及保護層厚度,檢查保護層墊塊的穩定性,通常每間隔1m需設置水泥砂漿墊塊,使用細石用于鋼筋密集不問,石子粒徑低于構件截面尺寸的1/4,明顯低于鋼筋凈距數值的3/4,在振搗過程中不能采用振搗棒,防止對鋼筋產生損害,需遵守相關的施工規范。及時清除暴露外面的鋼筋中的鐵銹和混凝土殘渣,用水浸潤,再使用1:2.4的水泥砂漿壓平,如果暴露鋼筋較深需使用較高級別的細石混凝土來搗實。對于蜂窩現象,是指由于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漿進而使石子外露。主要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或沒有準確計量石子、水泥等材料重量,攪拌不均勻導致石子和砂漿出現分離,沒有按照規范進行混凝土澆筑,下料不正確導致出現離析問題,混凝土振搗不夠或者出現模板漏漿問題。對于上述問題要求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設置,可利用電子天平準確稱量材料使混凝土拌和均勻,要求最短攪拌時間應符合相關規定,防止出現離析問題,要求自由下落高度水平構件低于2m,豎直構件應當低于3m,如果使用串筒時要求對截面高度較大構件可使用分層澆筑的方式,確保上下層混凝土實現良好結合,振搗棒需插入混凝土下層50mm。在振搗過程中嚴格按照振搗器規范進行操作。可采用清水清潔后用1:2.5水泥砂漿進行修補,如果屬于較大蜂窩可剔除松動的石子使其形成喇叭口,經過沖洗之后使用較高等級的細石混凝土進行填實。對于裂縫問題,通常縫隙會從混凝土表面延伸到混凝土內部,其問題主要在于混凝土結構設計過程中沒有針對裂縫控制采取有效措施。所選擇的材料和配合比不當,沒有充分拌和混凝土且攪拌時間較長或較短,鋼筋保護層較厚或者較薄以及支撐下沉,拆模時間不正確,硬化前承受較大載荷,后期養護不及時導致出現早期塑性開裂。對于上述問題,要求在混凝土結構設計過程中應當合理設縫或者畸形康裂縫鋼筋設置,嚴格控制石子、砂、水泥等材料質量,合理設置混凝土配合比,進一步提高骨料含量,使水膠比能夠控制在0.6范圍內,在混凝土拌和、運輸、澆筑以及振搗時需遵循有關流程,完成混凝土澆筑之后需按照施工方案采取有效的養護措施。
在混凝土工程中材料作為其重要基礎工程,所選材料質量會從一定程度上決定整個工程的好壞,當前在開展建筑工程設計中所選材料質量以及材料入場前測試還面臨很多問題。而鋼筋和混凝土作為其中兩個重點,在工程施工中鋼筋是主要受力材料施工時,如果沒有合理使用或者誤用鋼筋,鋼筋存在腐蝕、污染均會影響整體工程質量,導致工程產生缺陷,進而使部分項目無法符合相關施工要求。對于混凝土材料來說,由于工作人員沒有嚴格按照進貨檢驗和實驗規程,對石頭添加劑、沙子、混凝土材料進行檢驗查收和隨機取樣測試,可能會導致后期在材料使用過程中存在質量問題,即施工原材料不符合工程施工要求。
骨料的搭配比例,使用不一樣大小的石頭和沙子按照一定比例使用,填充對方產生的空隙,就可以提升混凝土的密度,讓其性能得到進一步的優化。最好的混凝土配合比例會讓混凝土具有很好的密實性,符合一定的混凝土強度的同時,也可以滿足于混凝土使用時間長的特點,使用錯誤混凝土配合比會導致混凝土產生大面積細小孔洞或者混凝土表面不平整等缺陷。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不好,就會讓后續混凝土使用中出現各種問題,在混凝土攪拌時出現分布不均問題,在澆筑時也容易出現空隙,在運輸的路途中也會出現分層的現象,甚至在混凝土成型后,密實度不夠,未平整會從一定程度上影響混凝土使用周期和強度。
攪拌混凝土需要讓混凝土包裹住骨料,讓混凝土充分混合,一旦攪拌不均勻,就會出現密度不同、質地不一樣、承受壓力不一樣,進而使所配制的混凝土砂漿粒度不夠,很容易產生麻面或蜂窩狀結構。
經過攪拌均勻的混合料,不同固體之間質量不同,因此會受到重力影響導致混凝土澆筑不均勻,甚至出現離析現象,因此需采用合適的混凝土澆筑方法進而有效減少離析現象的發生。
在振搗混凝土過程中只有混凝土密實,才能滿足相應的施工要求,一旦施工時沒有對混凝土進行振搗,則會在相應位置出現空隙。比如對于鋼筋密集區域由于無法插入振搗器或者高窄位置振搗難度較高,或無規律振搗等均會導致部分位置出現漏診問題,或者由于高處振搗器長度不足,進而造成漏振等問題。通常由于漏振會使混凝土工程產生嚴重缺陷,甚至還會影響整體工程安全性。
沒有進行混凝土養護會導致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發速度較快,進一步影響整體混凝土強度,使其造成干縮裂縫、表面不平整、厚度不均勻且厚度不夠的情況。
在進行混凝土工程施工時期主要涉及不同材料混合預拌,材料級配,具體包括粗、細骨料、砂石、骨料成分,即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級配和配合比以及經拌制后的產品都會對工程質量造成的影響,因此對于上述內容需要做好嚴格的質量控制。
在工程竣工之后需開展對應的檢驗和實驗操作,由工程負責人按照預期編制的資料收集信息,并且整理設備、構件、材料等相關質量證書和材料實驗檢測資料、施工記錄等。由技術負責人組織項目各環節技術質量、生產,并在現場開展檢驗評定。由各方主體包括建設方、施工方參與竣工初期驗收等相關流程。
加強人員的素質管理。如果要讓混凝土的外觀得到保障,首先要提升工人的職業素養和素質。從最開始的模板相關的工作到混凝土的澆灌,都是由工人完成的,如果工人沒有足夠的技術水平,也會導致工程出現缺憾。
施工單位及時對混凝土供應廠商下發通知,針對混凝土坍落度不穩定、配合比申請單填寫不規范、混凝土拆掉模具之后出現顏色差異大的問題,對混凝土的外觀造成影響、供應時間不及時、影響施工進度等問題時商家負責后果,施工單位可以邀請監理工程師及時同混凝土供應廠商進行溝通,申明此項工程混凝土外觀質量的重要性,要求混凝土供應廠商協同解決出現的問題,并落實通知中的幾條要求。
針對試驗段澆筑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施工單位可以強化以下幾方面的預防措施:①預防混凝土顏色差異過大;②預防混凝土凹凸不平;③預防混凝土出現蜂窩時的措施。
當混凝土完成澆筑工作后,需及時開展混凝土養護,可在混凝土表面覆蓋塑料薄膜,通常養護時間不能少于7d。
經過采取以上措施,施工單位在隨后的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基本解決了上述混凝土外觀質量問題,在以前對于工程的施工中并不看重混凝土工程的外表,而只注重混凝土工程的實際質量,但是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向來不會停止追求,從以前的內在質量好到現在的內外兼修,在現在的鋼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外表是否符合標準也是進行質量檢測的一部分。本文針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混凝土外觀質量問題,提出可靠的解決辦法,對指導類似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參考價值。